周總理看戲(下)
原標題:周總理看戲(下)
本文共2623字丨閱讀全文需要2分鐘
1957年11月14日,周總理來到首都劇場看《帶槍的人》。《帶槍的人》 這齣戲是寫「十月革命」的,劇中出現了列寧和斯大林的形象,這也是新中國成立後,舞台上第一次出現列寧和斯大林的形象。當時正值赫魯曉夫全面否定斯大林,蘇聯那時在演出該劇時,將斯大林的戲刪掉了,而此時的北京人藝堅持按原劇本演,保留了斯大林的戲。演出結束後,周總理高興地走上舞台和大家握手合影。合影時,按照慣例大家要站成一排,總理站在中間,列寧和斯大林等主要人物的扮演者站在總理的身旁。但這次總理提出來:「我是他們的學生(指列寧和斯大林),怎麼能和他們平站在一起呢?我提議按照全劇結尾的場面,我和紅軍戰士站在一起聽列寧同志的講演。」於是周總理在導演歐陽山尊的陪同下走到舞台的左側,和紅軍戰士站在了一起,歷史就定格在這一瞬間。這個動人的場景也就成為北京人藝演劇史上最為精彩的一幅照片。1958年 12月14日,周總理剛剛參加了武昌會議 (中共八屆六中全會)回到北京,立刻就打開報紙尋找哪家劇院在演反映「大躍進」現實生活的戲。他發現北京人藝正在虎坊橋工人倶樂部演出《烈火紅心》,當晚就派人買票看戲。演出結束後,周總理隨便走進了一間化妝室和大家擠在一起長談起來。
《烈火紅心》反映的是浙江長興一群複員軍人白手起家辦耐火材料廠的故事。總理說:「今天剛從武昌回來, 想看個現代戲,打開報紙看到了這個戲,就想到是長興耐火材料廠的事,馬上就來了。這個戲是很好的,因為這個事情本身是很感人的。我在黨的八大二次會議上就跟別人說過,希望把這個事迹排成紀錄性故事片。今天搬上了舞台,也是一件喜事。」 「這個戲的不足之處,主要是沒有很好地反映"兩條腿走路』的精神。按照武昌會議的精神, 辦一切事都要講『兩條腿走路』,革命精神與科學態度相結合,政治與技術相結合,不能把辦工廠看得那麼簡單吆!你們應該派人下去,了解一下這個廠是怎麼克服技術上的困難的,把這個戲好好加工,作為你們劇院的保留劇目。」最後總理借用戲中的一句台詞說:「我把這個合同就訂在你們這兒了!」 10天後,總理又到首都劇場看這個戲,他對劇本的修改仍不滿意, 並再次指齣戲中存在的不尊重科學及如何對待知識分子的問題,還有關心群眾生活及民主管理的問題。從這裡我們不難看出,總理兩次來看戲都是來工作的,是為了宣傳貫徹黨中央指 示精神而來的。他給我們的啟示,遠不止一個劇本的修改問題。
1960年3月8日晚,北京人藝正在首都劇場上演《枯木逢春》。當周總理來看戲時,序幕已過,第一幕正在演出。總理和往常一樣,凡是因公務繁忙遲到時,從不中途進場影響觀眾看戲。 那怎麼辦呢?首都劇場觀眾席的最後面有一個「導演間」,經常有導演或工作人員在那裡工作或看戲,因為與觀眾席之間有一道隔音玻璃,所以可以談話, 或通過無線設備和內部電話與舞台各部門聯繫工作。總理有時來晚了,就主動地躲進「導演間」看戲。那裡的桌子上還配備有望遠鏡,由於不能開燈,屋裡很暗,有一次總理摸索著坐下來,陪同他的同志將望遠鏡遞給了他,不一會兒,有一個來劇院學習的外地同志也摸著進來了,他是個近視眼,看不真,心裡很著急,這時他發現身旁有人拿著望遠鏡,便信口說:「勞駕,給我看看。」總理順手就把望遠鏡遞給了他。 少頃,第一幕結束,場燈亮了,那位同志才發現身旁坐的是周總理!他騰地站起身來,很不好意思地說:「啊!總理,原來是您啊!」總理爽朗地笑了, 拍拍那位同志的肩膀說:「沒關係,我的眼睛要比你的好。」
演出結束後,周總理上台與大家合影時提議道:「今天是『三八』婦女節,請女同志坐在前面,我們男同志站在後面,好不好?」大家聽後,一片歡騰!這張女演員坐在前面,總理和男同胞們站在後面的合影,又成了北京人藝歷史上一幅珍貴的照片。合影后,當大家知道總理沒有看到序幕和第一幕的前半截兒時,一致要求再給總理演一遍。 總理笑著說:「那你們太累了吧? 」大家異口同聲地答道:「不累! 一點兒都不累!」就這樣大家精神飽滿地又給總理演了開頭的戲。台下只坐著一個聚精會神的觀眾,那就是我們共和國的總理——周恩來。
1962年7月,周總理前後三次來北京人藝看郭沫若的新作《武則天》。其中有一次也是因為工作忙來晚了,於是總理就跑到台上站在右側的第一道側幕條旁看戲,在他的身邊是音響效果工作台。一開始那位專心搞效果的同志沒發現總理就站在他的身旁,很快一個非常熟悉的聲音傳到他的耳邊,他扭頭一看,是總理!便慌忙站起身說:「總理,您坐這兒看吧。」總理微笑著輕輕地按按那位搞效果的年輕人的肩,壓低了聲音說:「你坐,你坐,你工作嘛」就這樣,總理站在側幕旁看完了第一幕,在幕間換景時,總理才坐到觀眾席繼續看戲。事後大家才從劇場經理那兒得知:周總理是臨時決定來看戲的,好的位置已經坐滿了觀眾,是劇場的負責同志與第六排的幾位觀眾協商後,才給總理調出一個座位,總理便和普通觀眾坐在一起認真看戲。不過我估計坐在總理身邊的所有觀眾可能看起戲來就不專一了。他們肯定要時不時地看總理對戲的反應是不是和自己一樣隨著劇情變化。我個人也有很多次和周總理在一個劇場看戲的經歷。記得是在1963年,周總理剛從莫斯科與前蘇聯領導人談判回來,應中央戲劇學院李伯釗院長的邀請趕到民族宮禮堂看「中戲」新疆民族班演出的話劇《草原上的年輕人》。我當時就坐在總理 的身後,結果激動得沒怎麼看戲,凈看總理了。
劇院的創始人之一、已故的歐陽山尊曾這樣回憶說:周總理到首都劇場看戲,都是花錢買票,不做專場演出,不設專座,也不在座位前空出幾排位子,而是和普通觀眾一起看戲。有時因公務來遲,戲正在進行,他就在後面站著或暫時坐在後面的空座上。如果觀眾發現總理也來看戲,必然會熱情鼓掌和過去搶著與他握手,這就容易影響劇場的秩序。有鑒於此,以後總理入場以前,我們就將場燈壓暗一點,使觀 眾不易發現他;如在夏季,他就從隨行人員手中接過一把扇子遮一下臉, 等到觀眾發現時,他已坐好,戲也開始了。總理就是這樣和我們配合維持劇場的良好秩序。他是一個普通的觀眾,又是一個模範的觀眾。」
「在三年困難時期,總理來看我們的戲,在休息時只喝白水不喝茶水。有一次我用自己攢下的茶葉沏了茶,經過說明,他仍沒喝,並殷切地對我們說:『在這種(困難)時候,毛主席都不吃肉了,我怎麼能喝茶呢!』從這幾句話中,我們體會到黨中央與全國人民同甘共苦的精神。總理的身體力行、以身作則,使大家深為感動,也深受教育。」
本文來自《人物》2010年4月。
※我的長征(下)
※漢武帝是否獨尊儒術? ——兼論思想方法諸問題只看(上)
TAG:新華文摘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