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揭秘洋務運動失敗的三大原因,張之洞的一個決定讓人恨鐵不成鋼

揭秘洋務運動失敗的三大原因,張之洞的一個決定讓人恨鐵不成鋼

洋務運動是建立在兩次鴉片戰爭的失敗和太平天國農民起義的打擊之後,清政府的一些官員開始認識到西方軍火大炮的厲害洋務運動是一場自強運動和自救運動,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學習西方的長處為己所用。政府監督造工廠,以身作則開始發展經濟。地主階級眼見著政府都在帶頭搞經濟,自然也不能落後,一時間中國的經濟呈現出了短暫的繁榮。

但是洋務運動還是走向了失敗。洋務運動的失敗總結起來大概有三點:一:封建性。封建性指的是:洋務運動的掌權人是政府人員。政府部門有政府部門的規矩,但是用政府管理的那一套管理企業的話,隔行如隔山,用政府之間的管理方式,管理一個企業,很顯然是行不通的,企業講究的是利益,如何利用最小的成本創造出最大的價值。而官僚之間講究的是,層層委派,官官相護,閑坐著空指揮的多,做事的人少,這種經營方式下企業不可能發展。

二:依賴性:洋務運動時期,軍事上依靠進口,技術上依靠外國的支持,大大提高了成本,且沒有討價還價的權利,若是一旦兩國之間有了衝突,外國就會停止供應。洋務運動軍事上最大的賣點就是建立了「北洋水師」,而北洋海軍的建造大部分的技術都是從國外引進,這就體現出中國當時的技術上落後程度。

三:腐朽性:洋務運動是政府監督管理,清政府官僚制度的腐敗才導致了清王朝的衰亡,而洋務運動也是政府發起,政府掌權。它的腐朽性如何體現?舉個例子,企業採買一批鋼材,一塊鋼材的成本價是五毛,一層上報就是五塊,二層上報就是七塊,以此類推,這樣的制度下,企業能夠發展的興興向榮才是奇怪。而當時張之洞想在華東建立鍊鋼廠,引進英國人才指導,英方人員表示需要了解煤炭和鐵礦的參數,張之洞只是大手一揮道:「中華地大物博,要什麼都有。」

結果煤炭沒有,鐵礦也沒有。涉及到鍊鋼廠在海邊比較方便流通,張之洞道:「我想在我的府衙就能看到鍊鋼廠的大煙筒。」如此,鍊鋼廠生生往內地挪了五十公里,大大加重了鍊鋼成本。如此經營企業,如此愚昧的人掌權,洋務運動如何不走向失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史合參 的精彩文章:

清朝末代皇妃撞臉當代網紅,實在是太像了,你能看出來是誰嗎
晚清的這個王爺機關算盡,打仗時不給清軍發炮彈,反而給外國兵送水果

TAG:經史合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