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頭上「長豆芽」為什麼會成為街頭新潮流?

頭上「長豆芽」為什麼會成為街頭新潮流?

新聞事件

「頭頂長豆芽」似乎一夜之間星火燎原,迅速蔓延,席捲了中國的大街小巷,大街上老的少的頭上都「長豆芽」了。這還只是開始,如果你們以為只有豆芽才可以「長」在頭上的話那你就太低估時尚達人的審美水平了!我都不忍心告訴你們更多,怕你腦洞開得太大。頭上「長」豆芽只是「標配」,有的甚至「長」出蘑菇、櫻桃、樹葉和鮮花,甚至還有各種蟲子……這看起來簡直「潮」昏了有木有。這一街頭新時尚甚至引起了美國媒體CNN的目光,但據其採訪結果,幾乎沒有人知道它的確切來源或出處。不過,這並不妨礙我們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它,那麼究竟有哪些心理因素對這股時尚「妖風」推波助瀾了呢?

心理解讀

複雜的人類行為是由多方面引起的,要探究這股「妖風」盛行的原因,我們應該不斷的思考人們目標行為在其自身環境中的功能,通俗的來講就是找出他們「目標行為的『目的』是什麼」。行為反應通常可以被劃分為四種結果控制當中的任一一種或者其組合,其中兩種便是迴避/逃避功能和社會關注功能。

給無聊加點料

「簡直萌翻了,誰知道哪裡有賣,下班趕緊買一個去。」「買這個純粹是為了開心。」「挺好玩的,真想伸手給拽下來。」有趣、好玩、夠獨特、萌萌噠是這些「潮人」對發卡的一致認識。他們當中有人表示,生活那麼無聊,我們要變著法子與眾不同。

其實,無聊是人類一種負性情緒體驗,指的是由於當前活動或環境與個體的內部標準不匹配所致,包括體驗到不滿足、焦躁不安、缺乏刺激、缺乏挑戰、無趣等。

無聊體驗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你是否有過這種經歷,對不感興趣的課,你總是身在曹營心在漢,神遊於幻燈片之外,覺得講台上的那位教授彷彿離你十萬八千里,不斷地和疲乏展開「拉鋸戰」。於是你可能選擇信手塗鴉,來調劑一下當前無聊的氣氛,多少個有趣的杜甫自畫像就是這麼被創作出來的啊。事實上,每個人都會偶爾覺得無聊。特別是在沉悶的環境中,無聊感會油然而生。

無聊會激發個體試圖避免或改變當前情境的動機或行為,以增加刺激性、挑戰性、趣味性和意義水平,這種行為便具有了迴避/逃避功能。我們可以通過改變引起情感的環境來控制情感。當既定行為(「頭戴豆芽花」)偶爾消除或減少相應的厭惡性刺激(無聊)的可能性越來越強時,負強化就發生了,也就是說這種行為出現的概率就會提高。正如新聞報道中被採訪對象說的那樣他買這個存粹是為了開心,並不在乎這個為什麼流行,也不知道戴上這個會不會有什麼特殊意義。

變相刷存在感

不得不感慨一句你們城裡人真會玩兒,但是,你們真的以為只是為了戴豆芽花而戴豆芽花么?然而並不是,其實那是在告訴你,看我,快看我。

在心理學上,人們很多時候的行為是為了得到他人的關注。特定的情境中的人們之所以會做出那些行為反應僅僅可能是因為那些反應曾經導致別人的行為變化,其行為受制於社會關注功能。

我們一起來用膝蓋試想一下,一個妙齡女子或賣萌少年在街頭偶然間發現了這一款「神器」,不但能賣萌,還能引得回頭率爆表,這對於愛賣萌的小可愛們來說必須是買買買啊。

正如新聞報道中提到的那樣,在封閉的地鐵車廂里,從黑壓壓的人群中忽然出現一根嫩綠色的小草,讓很多人都感到十分新奇。謝小姐說:「當時車廂很擁擠,那個高個子女孩頭頂一根纖細的青草格外引人注意,從外形上看,戴的應該是豌豆苗。她看上去非常淡定地站在人群中,看上去很拉風。」連路人都這樣,朋友間的互相調侃更是不在話下。這不就是他們想要的效果之一么。至於那些無端非議與聯想,對於現如今接納程度較高的青年朋友們來說更是意外收穫,因為這至少表明你關注我了啊。因此,追趕潮流的人並不想了解背後的含義,他們只想戴上「長草發卡」顯擺一下。

「頭上長草」也罷,反手摸肚臍也罷,甚至是鎖骨養金魚也好。我們都需要給一成不變的生活增加點調味料,找個有趣的話題與同伴親密互動增進友誼,至於它背後的那些都沒有定論的含義就讓人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資去吧。

參考資料

1. 張天宇(責編). 美媒關注中國青年「頭上長草」新時尚(組圖).2015年9月16日.(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5-09/16/c_128233269_7.htm)

2. 匡小穎(記者). 頭上長草?原是新款髮夾一夜之間走紅(圖).2015年9月8月24日.(中國新聞網:http://finance.chinanews.com/life/2015/08-24/7484570.shtml)

3. 詹莉莉. 鄭州現頭頂「長草」風潮網友:簡直萌翻了. 2015年8月28日.(新華網:http://www.ha.xinhuanet.com/hnxw/2015-08/28/c_1116398736.htm?t=1440770033332)

4. 劉勇,陳健芷,宋琳婷,趙宇,楊曉麗,張盼,周卉.無聊傾向量表(BPS):中文版的結構、信度及效度[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誌,2014,(第1期).

5. Iwata,Brian A. Negative reinforcement in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an emergingtechnology.[J].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1987, 20(4):361–378.

(內容來自中國科普博覽《新聞心解》欄目,轉載請註明出處。新聞心解為中國科普博覽與中科院心理所合作創辦的特色圖文專欄,我們力圖從心理學角度剖析社會熱點,透視生活萬象)

【有獎調研】如果百度知道各領域專家為您提供個性化服務,你會來體驗嗎?——點我拿獎品

作者寫於2015-09-23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普通網民怎樣在網路上獲得有用的知識?
一圖看懂個稅新政能省多少錢?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