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攝影窮三代 教你萬元以內買全幅
攝影窮三代,這個老梗相信很多讀者都已經聽膩了,但不得不說,攝影確實是一門需要投入不少財力的愛好,無論機身還是鏡頭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對於普通玩家而言,全畫幅可以說是相機器材的終點,那麼我們為什麼需要一台全畫幅?如今哪款全幅機更值得入手?作為一個相機燒友,筆者想在本文中和大家分享些自己的看法——
第一個問題:為什麼要買全幅?要想弄明白這個問題,首先要知道「相機感測器」的具體概念。數碼時代,相機中負責成像的部件由傳統膠片轉變成了感光元件(通常也被稱作感測器),而正如膠片分為多種不同尺寸一樣,現有相機感測器也存在多種不同的規格,各位不妨看看下面這張感測器大小對比圖:
圖中橙色部分為全畫幅感測器尺寸,相比其他常見畫幅要大很多
毫無疑問,在大多數消費者所能接觸到的感測器類別中,全畫幅的尺寸是最大的。尺寸大有什麼好處呢?其實,相機感測器是由一個個微小的像素點組成的,這便是我們常說的「單個像素」。在單個像素麵積相同的前提下,感測器尺寸越大,其能容納的像素數自然就越多,因此全畫幅相比其他尺寸感測器而言能提供更高的像素水準,畫面細節相應的也更加豐富。
我們常見的相機感測器,其實是由很多個像素點組成的
或許有人會說:同像素不同尺寸的感測器,在畫質上會有區別嗎?答案當然是有,在像素數相同的前提下,大尺寸感測器的單個像素麵積要大得多,因此每個像素都有更多的感光面積,這就意味著在拍攝中能夠獲得更充足的感光量,實際成像中得以提供更好的畫面質感,同時在暗光拍攝時也有著更加出色的噪點抑制能力。
相比常見其他畫幅而言,全幅感測器在畫質、控噪上都有巨大優勢
相比其他常見畫幅而言,全幅在成像上的優勢非常明顯。另外,非全幅機型在搭配鏡頭時需要考慮轉換係數(例如APS-C畫幅是1.5、M43畫幅是2),而全幅機則沒有這個困擾,實際拍攝焦段與鏡頭上的標尺完全對等,如此簡單直接的使用體驗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
為全幅機身選配鏡頭時,我們無需考慮轉換係數的問題
說了這麼多,全畫幅的硬體優勢相信大家都已經看明白了,可如今市面上可選的全幅機非常多,想入全幅坑,第一台相機究竟該怎麼選?別著急,接下來筆者帶大家簡單梳理一下目前的全幅產品線,一步步解決各位讀者的購機難題。
※從i9-8950HK,聊聊筆記本散熱究竟難在哪
※關稅增加 iPhone能被憋回美國生產嗎?
TAG:ZOL科技早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