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私家車將成為歷史?

私家車將成為歷史?

美國夢曾經意味著一份不錯的工作、郊區的住宅和雙車位的車庫。然而對生於21世紀的孩子而言,他們將要面臨的是全然不同的現實:更多的人們會居住在大城市,街上跑的是無人駕駛汽車,汽車共享而非私有將會成為常態——如果一切都能按計劃發展的話。

私家車將成為歷史?

麥肯錫近期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交通問題已經走到了一個轉捩點。倫敦、上海和紐約這樣的超大城市儼然車滿為患,如果放任下去,到2030年全世界的私家車數量將增長一倍。是時候做出改變了:車輛對大氣造成的嚴重污染導致全球每年億萬人早逝。忘了美國夢吧:解決車輛問題對全人類來說已迫在眉睫。

好在為時還不晚。

私家車將成為歷史?

「如果交通擁堵和污染已經出現,老辦法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在最近一次採訪中,麥肯錫高級合伙人斯蒂芬·克努佛如實說。「幸運的是,諸多新科技已嶄露頭角。」

克努佛道出了一個基本問題:在未來20年中,全球將湧現出更多的中產階級。這些人會想要買車,而這些車會讓城市更擁堵,污染更嚴重。在他看來,解決方式有四點:汽車共享、自動駕駛、電動化及車載通信。簡單來說,科技將讓私家車變成非必需品,因為搭他人的便車將越來越容易(想想Uber和Zipcar),新交通工具也將更智能化和環保。

汽車為地球帶來了嚴重的負擔。絕大部分時間,汽車都只是毫無用處地停在那裡。未來,路上的車會變少,車輛的使用效率會得到提高——想像一下,如果公車能夠實時接收交通數據,躲開擁堵路段,按需搭載乘客該是什麼樣。那麼,如果當你工作的時候把私家車短租給信得過的陌生人呢?如果計程車被隨叫隨到的無人駕駛汽車所取代呢?

私家車將成為歷史?

當然,如果普羅大眾對此興趣寥寥,這些設想也就只是紙上談兵而已。有些人就是想花錢買私家車,因為他們認為私家車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但麥肯錫的最新城市汽車報告表明這些新科技可以大大節省人們在汽車上的投資。

麥肯錫引用了來自《全美家庭出行調查報告》的數據。「在每年出行里程數的基礎上計算步行、騎自行車、開車、公交、電子打車(例如Uber)和共享汽車所花費的時間與開銷」,然後估算出一個人每年在舊金山市內交通上所花金額。

▎來看看吧:

私家車將成為歷史?

看起來有點複雜對吧?但是至少可以看出,一位每年出行數在5000英里的舊金山市民如果不開私家車,而是用上述的其他方法出行,將省出上萬美元——只要他願意多花30%的時間。

真正值得注意的是那條紅線。它代表了在舊金山使用無人駕駛汽車出行的人所需的花費。很明顯,這些數字只是理論上的,然而不論里程數多少——10000英里還是5000英里——自動駕駛汽車一年都會為消費者節省一大筆開支。

當然,麥肯錫報告也謹慎地指出,無人駕駛汽車想要得到普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例如,在航空領域,很多飛機在理論上都是可以實現無人飛行的。」報告稱,「只是因為常理要求必須有飛行員,使得人類的判斷力得以介入,才給每架飛機配置了飛行員。同理,只是因為涉及到可靠性等法律問題,無人駕駛汽車才沒有普及開來。」如果使用得當,無人駕駛汽車只會佔用比現在的汽車更少的資源。

「不過這一切也可能來個逆轉。如果你的車是自動駕駛的,它也就有可能在該停車的時候四處亂跑。還可能在你工作的時候偷偷溜出去購物。這可不妙。」克努佛說道。

私家車將成為歷史?

不論哪種情況,全球交通工具革命還只是初具雛形。城市居民連自行車道都恨不能取消,更遑論開闢顛覆現狀的無人駕駛車道了。然而交通工具和交通方式的升級已是大勢所趨。

沒人對Uber的誕生做出過規劃,現在Uber已遍地開花。至於要不要接受即將到來的那些讓世界更美好的改變——決定權就在你我手中。



文章來源:HuffPost Tech

文章作者:Damon Beres

編譯:未來論壇 商白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為 「未來論壇」微信賬號(ID:futureforum)

作者寫於2015-11-1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預簽流產屬違法行為?
「備降」還是「迫降」,傻傻分不清?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