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僚說曾國藩無才能又愚笨,他卻一直高升,都是因為他的這套理念
同治七年(1868年)的一天,兩江總督曾國藩在日記里寫了這樣一段話:「念人生苦不知足,方望溪(方苞,清代散文家,號望溪)謂漢文帝之終身……大抵人常懷愧對之意,便是載福之器、入德之門……」意思是:人要常懷愧對之意。所謂愧對之意,是指一個人在各種利益面前要知足,懂得受之有愧,而不是到處伸手。這雖是曾國藩針對方苞的一個觀點而引申的讀後感,其實也是他自己做人的理念。
曾國藩與湘軍重要首領胡林翼關係極好,在書信、日記里提到他時多用「胡潤帥」(胡林翼字潤芝)這樣明顯有親熱意味的稱呼,還一遍遍跟家人、朋友述說胡林翼對自己的好,比如他怎樣為自己籌軍餉、如何替自己分憂、在皇上面前怎樣替自己美言。胡林翼不幸早逝後,曾國藩以2000兩白銀做奠儀—這筆錢可以輕而易舉在京城買一所房子,足見曾國藩對胡林翼的感恩。
然而,曾國藩從未向人講過自己對胡林翼的幫助和付出。胡林翼當年離開貴州歸入湘軍不久,朝廷責怪胡林翼沒及時赴鄂,讓曾國藩命令其迅速前進,而曾國藩在奏摺中極力為胡林翼辯護,還說「胡林翼之才勝臣十倍」「將來可倚以辦賊」。此後,只要胡林翼取得一點兒軍功,曾國藩一定會在奏摺中大力舉薦。胡林翼後來由正四品官員升為從二品的巡撫,曾國藩的推舉功不可沒。
李元度是曾國藩的老部下,打仗英勇,跟曾國藩的關係也非常好。曾國藩曾說:「次青(李元度的字)於我,情誼之厚,始終不渝……次青追隨賤軀,不離左右。出則嗚咽鳴憤,入則強顏相慰。」但李元度的優點金光四射,缺點也十分顯眼:比如說話頭頭是道,做事卻輕率敷衍、冒稟軍功。一次,李元度率部防守徽州(今安徽),致徽州失守。曾國藩不得已向朝廷參劾了他。然而,越到晚年,曾國藩越是想起李元度所做的那些好事,後悔自己的行為太激烈:「(李元度)雖治軍無效,而不失為賢者。」於是多次向皇上上奏,千方百計加以補救。
在曾國藩看來,一個人有愧對之意,便少有得失心,對個人利益不那麼在乎,你就會看到他人、社會對你的友好,也就願意向他人付出善意。
曾國藩主張人要常懷愧對之意,也有勉人上進的意思。願意對他人付出善意也好,在事業上追求精進、完美也罷,本質上都是對生命個體的一種超越,是對自身能量的一種激發。曾國藩智商平平,左宗棠評價他:「欠才略」「才太短」「才藝太缺」「兵機每苦鈍智」。他的學生李鴻章也當面說他「儒緩」,他自己更是毫不掩飾地說過:「余性魯鈍,他人目下二三行,余或疾讀不能終一行;他人頃刻立辦者,余或沉吟數時不能了。」
曾國藩因為時時有愧對之意,盡心儘力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因此做京官期間,十年七遷,連升十級,身兼五個部的副部長;只是受命幫辦團練,卻成為剿滅太平天國的主帥,晚年更是官居兩江總督、武英殿大學士、一等毅勇侯的高位。假若他沒有這種理念,會有如此成就嗎?
時懷愧對之意最終才能問心無愧,這也是生活呈示給人的一種悖論。
※一個落榜生逆襲封疆大吏,保住中國百萬公里國土,被魯迅諷為小丑
※號稱檢舉揭發專業戶,曾經黑過蘇東坡,做此事讓兩國百姓都感激
TAG:淘歷史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