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古人如何作弊?

古人如何作弊?

科舉作為封建社會選拔人才的重要方式,被稱作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談到科舉考試,考場作弊絕不能不提。古人在考場作弊都有哪些方式呢?

藉助作弊工具,考生在科考中可以有非正常的表現。不過,整個過程還需要與監考官鬥智斗勇,這不僅要求作弊者要有發現監考漏洞的能力,還要求作弊者有毀滅作弊工具的應急措施,最重要的是在考試期間要有極其強大的內心,做到臉不紅心不跳。

雖然現代考生已經可以熟練利用物理學、網路、電子工具等進行作弊,但是翻看古人作弊的手段,想必你也會為之驚嘆。

概括起來,古代舞弊的手段(考生作弊方面)大概有如下幾種,結朋、行卷、懷藏(小抄)、代筆(替考)、授義(傳答案)、繼燭(依靠蠟燭作弊)、飛鴿傳書(場外答題)。

由於唐朝科舉主要是考試和薦舉相結合,所以結朋、行卷等在唐朝可行,但隨著科舉制度改革,這種舞弊手段並不通用,就不多介紹了。

首先說懷藏,顧名思義就是將小抄夾帶進考場。隨著反作弊的技術日益增長,這種作弊技藝也越發「爐火純青」。以前科舉由於可以攜帶吃食、蠟燭、餐具等入場,所以就有了把《四書》《五經》塞在饅頭裡、縫在衣服夾層以及塞在蠟燭里等比較「粗放」的作弊方法。

利用蠟燭作弊的操作方法是,先將蠟燭內部沿引線從底往上掏空,塞入紙條後再用蠟油將底部封平,然後帶入考場。當然,這些紙條能夠呈現的內容肯定沒有現代縮印來得方便具體,所以應該是作為提示使用。

至於作弊工具,舉《四書典倉》為例,全書長約八九厘米,寬約5厘米,書內濃縮了「四書」的精華內容,上、下兩冊共計11萬餘字。

書中的字用的是館閣體,寫字用的並非一般毛筆,而是用老鼠鬍鬚特製的「鼠毫」,作弊的技藝可謂高超,書寫的人也比較厲害。

對利用這種作弊工具的人,《清稗類鈔》中有一文記錄了處罰方式,文中說阮文做學政時搜出有考生的夾帶必仔細查閱,如果確實是考生親自抄寫,並且寫得有一些條理的即允許入內,如果是別人抄錄的則進行處罰。

另一種作弊工具也十分新奇,在唐代的時候,我國就已經發明了用烏賊汁作為秘密書寫的工具,這種方法當然也被應用在了考場作弊上。

作弊者用烏賊汁把需要夾帶的內容書寫在褲子的夾層上,然後塗上爛泥巴,入場之後爛泥巴幹了之後,把泥去掉,文字就出現了。

而且據說烏賊汁還有個特點,就是經過一段時間之後,不需要清洗,字跡就會自行消退。這種辦法既可以抄得文章,又可以毀滅證據。

古人如何作弊?

除了夾帶,替考也是科舉舞弊中比較多見的,這裡僅舉唐朝傳奇槍手溫庭筠一例。《北夢瑣言》中記載溫庭筠「多為鄰鋪假手,號曰救數人也」,就是講溫庭筠經常為鄰座的考生代作文章,人們送他外號「救數人」。

唐朝槍手作弊的比例還是比較高的,據說當時考場中冒名頂替者有一個專稱「非正身」,民間流傳有「入試非正身,十有三四」的說法。

溫庭筠是唐朝宰相溫彥博的後代,才華很高,但是人品卻不怎麼的,每次考試都會因為人品問題被刷下。被刷下來也就算了,他還在考場上為人替考,所以考官對他一直很有防範。

據新唐書記載,唐宣宗大中十二年的會試中,為了防範溫庭筠替考,特地將他的位置安排在主考官辦公的門口,當時他洋洋洒洒寫了篇一千多字的文章,提早退場,這讓考官心裡的石頭終於落地。但是事後才知道,就在這一次考試當中,溫庭筠竟然幫助8個人完成了考卷,「私占授者已八人」。



(作者:陳青。「十五言」授權看歷史轉載)

作者寫於2015-12-0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咳嗽藥中的可待因真能止咳嗎?
魚兒到底喝不喝水?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