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談談書法產品題款

談談書法產品題款

談談書法產品題款

王羲之《蘭亭序》

書法是中華國粹,其產品質量與題款設置和題款內容等密切相關。書法產品是為滿足社會需求、達到一定功能而生產的。常見的需求有欣賞、宣傳、裝飾和收藏等方面,這些都是由作品的內容(寫什麼)和形式(怎麼寫)相結合產生的功能來提供和滿足的。其中內容包括兩方面,一是正文(書面語、主體),二是題款(款識),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正文和題款的內容又往往取自其他公共資源中的文化產品,如正文內容有文章、詩詞、格言和警句等,字數篇幅不限,少的一字,多可超萬字;題款內容有書者名號、書寫時間(紀年)、正文標題和作者姓名等,一般根據需要或正文長短來決定,少的僅一個名號(窮款)。通常把名號、紀年和標題稱為題款「三有」,其內容能向社會提供必要信息,方便時人後人等識讀和研究,否則便會造成困惑。

談談書法產品題款

漢 《西狹頌》

早期的書法產品正文前後並無題款,如著名的晉《蘭亭序》沒有題款,按現代話說,就是件無創作時間、作者名號、正文標題的「三無」產品。所幸該文篇首記敘有時間、地點等,在唐初被追認為353年,東晉王羲之在蘭亭集會時創作,標題亦是後人所加。導致現代還有關於該件產品到底是否王羲之原創的筆墨討論,留下一段無奈的趣談。因此說,題款可以凸顯產品的完整性,增加史學、美學和文學等價值,甚至比正文還重要,不可輕視和缺失。隨著時間推移,文明進步,在漢代初現題款端倪,《西狹頌》始有紀年「漢建寧四年」(171年)。南北朝以後,「書家都已經有了在幾乎所有的書跡(包括碑版)上署名的意識」(何學森《書法五千年》)。

談談書法產品題款

歐陽詢 千字文

書法產品正文前後出現題款,從「三無」到「三有」並趨於完善是和書法藝術發展進程相關的。萌芽在漢,完成在唐,完善定型在宋。此後歷經元、明、清和民國,直至現代,「三有」仍是題款的主體內容,這是主流主線。如三國吳《天發神讖碑》上有「天璽元年」(276年);北魏《鄭文公碑》上有「永平四年,歲在辛卯」(511年);《九成宮醴泉銘》卷首有「九成宮醴泉銘,魏徵撰,貞觀六年」(632年),卷末有「歐陽詢書」;宋代《千字文》,卷首有「千字文」、卷末「崇寧甲申歲」(1104年)的,為趙佶書,卷首有「千字文」、卷末「紹興二十三年歲次癸酉」(1153年)的,為趙構書;元代《洛神賦》,卷首有「洛神賦並序」,卷末「大德四年,子昂」(1300年),為趙孟頫書;明代《洛神賦十三行》卷首有「洛神賦十叄行補」,卷末「崇禎元年,其昌臨」(1628年),可知是董其昌所臨;清代《華山廟碑》拓片卷末「漢西嶽華山廟碑,雍正甲寅,金司農手識」(1734年)可知出自金農之手。

談談書法產品題款

金農 隸書

追溯歷史,由於唐初李世民對蘭亭序等書法產品的喜好、重視,並組織考證、認定《蘭亭序》等一系列活動,不僅解決了此前兩百多年留下的難題,更是啟發促成時人對書法產品「三有」的關注和建設。這是很了不起的創舉和成果,是產品標識建設上的里程碑,對完善書法產品質量功能意義非凡。筆者認為,建立健全題款「三有」是一大進步,有助於提升產品整體質量功能。「題款必須涉及文字內容。如果內容不好,行款、書法寫得再好,還是無補於過,內容總是主要的」(王伯敏《中國畫的構圖》)。

談談書法產品題款

董其昌序顏真卿大唐中興頌

書法產品是由書者對其他資源的利用通過書寫而形成,此類資源來自社會其他產品,具有可選擇性,它們直接影響書法作品質量。從題款紀年文字內容來說,目前有公元法、干支(農曆)法兩種產品供選用,能夠形成三種用法:1.獨用公元法;2.獨用干支法;3.公元加干支並用法。公元法屬法定紀年,是引進的國外先進文化產品,體系完整,紀年功能健全。干支法屬傳統紀年,是中華先祖創造、循環應用的一件文化產品、古文明的奇葩,已深入中國民俗民心。它以六十個年名來記錄千年百歲,未成體系,紀年功能缺陷,獨立使用會造成年名混亂。如大量書法作品題款中獨用誤導「癸巳」「甲午」一類紀年,年名全重複,令人困惑。公元加干支並用法,看似公元干支相媲美,滿足時人紀年需求,實是兩法並列,一優一次,干支的紀年功能相形見絀,美中不足。筆者認為有必要對干支法創新完善,消除年名重複現象,建立起科學自主、獨立適用的中華紀年體系。

( 來源: 中國書畫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聞是書畫 的精彩文章:

書法美學述要(上)

TAG:聞是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