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較真:「餓不洗澡,飽不剃頭」,這些俗語可信嗎?

較真:「餓不洗澡,飽不剃頭」,這些俗語可信嗎?

中國的俗語不少,很多都跟健康有關。這些古人通過觀察生活總結出來的「規律」,可不可信呢?較真特意推出「俗語科學說」系列,從科學角度解讀民間俗語。今天是第三期。

1、「餓不洗澡,飽不剃頭」

較真妹:餓不洗澡有道理,飽不剃頭就過於誇張了

先說「餓不洗澡」。人在洗澡時,熱水和浴室的高溫會加速血液循環,消耗更多熱量。而在飢餓的時候,加速消耗能量有可能造成低血糖,嚴重的甚至可能暈倒。身體調節能力差的老年人尤其應該避免飢餓的時候洗澡。

「飽不剃頭」有好幾種解釋,第一種解釋是理髮坐著不動影響消化,第二種是飯後犯困容易受傷,第三是吃飽後身體血管舒張,頭部皮膚更容易被刮破或是抓傷。這些解釋倒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但發生的概率都極低,而且通常情況下也很少有人剛吃完飯就理髮,只要多加註意也不是什麼禁忌。

2、「夜裡磨牙,肚裡蟲爬」

較真妹:磨牙原因有很多,但不包括肚裡蛔蟲

磨牙的病因是不明確的。成人磨牙可能源自酗酒、抽煙、焦慮、生活工作壓力大等方面的共同影響;兒童磨牙可能是生長發育的正常現象,也有可能跟白天運動量過大,睡眠質量不好有關。

目前的科學研究並沒有表明磨牙跟人體寄生蟲之間有因果關係。如果懷疑體內有寄生蟲,一定要到正規醫院做檢查確認。

3、「枕頭選不對,越睡人越累」

較真妹:「落枕」有可能選擇合適枕頭很重要

人的脊柱自然狀態下是有生理彎曲的,平躺時,頸部像拱橋,床像水面,二者之間應該有一定空隙。夜裡睡覺時,枕頭用來填滿這個空隙,幫助頸部肌肉放鬆休息。

如果枕頭的高低或枕枕頭的位置不合適,一夜過後,就會造成頸部軟組織損傷,引起不適,感覺睡的很「累」,嚴重的情況,就是傳說中的「落枕」。從這個角度來看,「越睡人越累」有一定道理。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較真稿件,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歡迎個人轉發到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