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為什麼說「運動是良醫」?

為什麼說「運動是良醫」?

人是一台極其精密而複雜的機器,一台機器如果不去動,不加油,不做維護保養,幾年下來該銹也銹了,基本上也就報廢了。人也是一樣,長期靜坐少動就會導致一些功能障礙,逐漸發生疾病,身體在疾病狀態下功能會進一步下降,衰老的也快,這樣就更動不起來了,繼續靜坐少動下去,形成了惡性循環,身體也會越來越差;這時候,要是我們能打斷這種「靜坐少動」的狀態,讓身體能動起來,慢慢的增加體力活動,哪怕是一點點行動都會讓你嘗試到運動帶給你的好處,只要持續動起來,你一定會深深體會到「運動是良醫」!

為什麼說「運動是良醫」?

那麼運動到底會給我們身體帶來什麼?讓我們首先來羅列一下運動的好處吧

一、減肥塑形,維持健康體重!

減肥塑形似乎是愛美女士的專利,對於很多男士,並不把肥胖放在心上,覺得肥胖一點更有男子漢氣魄,那麼我們通過一些資料來看看,肥胖到底要不要「放在心上」?

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2013年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數據顯示:「超重」和「肥胖」的人群中有61.0%和76.5%的人「心血管代謝性危險因素『的聚集,男性為64.5%和80.5%,女性為56.1%和72.4%。肥胖組「心血管代謝性危險因素聚集」的比例均顯著高於正常體重組。體重在超重水平就可以明顯增加心腦血管病、腫瘤和糖尿病的發病率,肥胖者除了以上幾種疾病外,還易患關節病,脂肪肝,膽石症,痛風,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症,內分泌紊亂等多種疾病。從以上我們可以看出,超重和肥胖,對人體造成的危害還真的應該「放在心上」呢。

何為超重和肥胖呢,見下圖:

為什麼說「運動是良醫」?

如果你的體重是表格上的超重或肥胖,那麼趕緊運動起來,運動結合飲食,科學的控制總熱量,堅持下來,你不僅會贏回健康,還能通過運動塑造一副讓人羨慕的身材!

溫馨提示:肥胖者應以有氧運動為主,如快走、慢跑、散步、騎自行車、跳繩等都屬於有氧運動,有氧運動可以加速人體的新陳代謝,還能鍛煉肌肉、骨骼、關節。避免做一些長時間劇烈的運動損傷膝蓋,比如爬山、一次性爬8層以上樓梯等。

為什麼說「運動是良醫」?

二、維持糖尿病、高血壓患者的血糖和血壓的平穩。

運動真的可以降血糖、降血壓?答案是確定的,不信可以用數據說話,你中速走30-45分鐘去測血糖、血壓,立刻就能看到血糖、血壓降下來了。這是一個很簡單的理論,運動需要消耗能量,身體里的糖要去提供能量,必需消耗血糖,血糖自然就降下來了。另外,運動完以後外周血管擴張,血就到外周去了,血壓自然也就下來了。一般運動一次,血糖可能能保持2-3天,血壓能保持1-2天,但接下來不運動也就沒有作用了,運動只有堅持不斷才會長效。

溫馨提示:冠心病、糖尿病、骨質疏鬆、骨關節病嚴重的患者參加鍛煉前應先諮詢醫生。

為什麼說「運動是良醫」?

三、增強骨骼強度:

另外負重運動是增強骨骼健康的良好方式,不用刻意做一些運動員的負重運動,最簡單的負重運動就是背雙肩包走路,爬山等,可以多做一些跳躍性的運動,如:打球、跳繩、慢跑等。運動不僅能讓骨骼保持強度,還能使人動作敏捷、平衡協調能力好,以減少因摔跤而導致的骨損傷。

四、運動預防多種疾病

運動還可以減緩焦慮和抑鬱,改善認知功能,增強老年人的體質和獨立生活能力。有個指標叫做「心肺耐力CRF「,代表的是一個人的心肺功能,包括心血管和呼吸的功能。他測試出來的結果對應的是「最大攝氧量」,一個人是否能完成一項運動,可以完成到什麼程度,跟這個指標密切相關,很多研究證明了CRF跟心血管疾病、壽命和死亡成負相關。這個指標好就會長壽,各種疾病的發病率就會低,所以這是運動可以改善的一個核心指標,這個指標的運動干預效果非常好,特別是對於不常運動的人來說,加以運動馬上就會有好轉,但對於長期運動或運動水平較高的人來說有一個極限,到了一個高度就很難再上。只要這個指標在好的範圍內就不用擔心,在中等偏差的範圍就需要慢慢來改善了,這是代表你的心肺功能和有氧能力的核心指標,與疾病、壽命、死亡相關。

為什麼說「運動是良醫」?

綜上所述,運動不是萬能的,但是運動跟藥物和其他治療手段比有一個比較明顯的好處就是,它可以不花一分錢,同時解決多種問題,所以我們說「運動是良醫」。

參考文獻:

中國知網: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姜勇博士文章【我國成人超重肥胖流行現狀、變化趨勢及健康危害研究】

美國運動醫學學會 ACSM運動測試與運動處方指南(第九版)[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說明:

本文為原創文章,圖片來自於網路,歡迎交流學習,商業轉載請聯繫本人!

作者寫於2015-12-1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新衣服必須洗了再穿?
人死了,互聯網帳號怎麼辦?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