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忍無可忍,無須再忍?

忍無可忍,無須再忍?

無論是在家庭中,還是在職場中,只要有人和事的地方,難免會發生爭議與矛盾,一旦產生,你該如何應對?你是氣憤地高呼:忍無可忍,無須再忍,直接表達出自己的不爽與怨言,還是忍氣吞聲,默默接受?

在儒家文化的影響下,人們追求的中庸與克己,所以與西方社會強調自主性的展現並鼓勵以直接表達情緒的方式不同,華人社會卻對克己式的忍的情緒調控策略有較多的應用與讚揚。忍,是生活在儒家文化圈裡的人獨有的一種情緒表達與情緒調控方式。

何為忍?

提到忍的含義,人們往往會說,心字頭上一把刀,意思是「忍就好像在心上插了一把刀一樣痛苦」,但這種通俗的說法只道出了忍的一個方面的特性與影響;說它就是「克制」「容受」「堅韌」「退讓」的意思;也有人認為,忍是一種無奈的表現,也是一個暫時等待的方法。這些說法,對但不全面。

心理學認為,忍是一種策略性的情緒調控機制或歷程,在此機制或歷程中,當事人為了避免對自己、他人或公眾顯然不利之後果的發生,或為了預期對自己、他人或公眾顯然有利之後果的出現,不得不做己所不欲的事情或承受己所不欲的身心痛苦。這表明忍是一種情緒控制機制,起因是外界或自身出現了與自己的需求、願望或行為不一致的矛盾,目的是避免產生不利後果的出現,其造成的結果可能是內心的痛苦或者願望目的的達成。

這說明,忍既有的正面的影響,也有負面得影響。必須承認,忍本身具有自抑性,所以忍在剋制自我的前提下,也可能會伴隨產生苦痛與不悅感。比如當面對人際衝突時,一味地採用不合理的忍的方式進行應對,也許不僅無助於解決問題,而且還可能對個體心理健康可能產生負面影響。但同時,忍還有正面的作用,就像台灣大學心理學教授黃曉莉( 1999)分析諺語格言後指出,忍具有維持人際和諧、免於禍害、修身養性與超越人生等多重正向功能。李敏龍與楊國樞( 1998)也歸納出忍具有增進個人生活福祉、維持也都有正面的功效。可見,忍對個體的生活的質量和心理適應和心理健康有很大的關係。

忍的策略類型

忍無可忍,無須再忍?

在面對爭議與矛盾時,不同的人採用不同的忍的方式,不僅如此,每個人在不同的階段和情景下,也能採用不同的忍的方式。忍作為一種情緒調節策略,陳依芬等人通過大量調查,將人們通常使用的策略分為以下六種:

1.不忍:直接表達;

2.隱忍式忍:一味地自我壓抑與忍受;

3.轉移式忍:以不做反應或逃離現場等方式,達到忽視情緒或轉移注意力;

4.精神式忍:通過認知轉化,進行合理化,如吃虧是福,阿 Q 式自我提升的精神勝利法,達到自我平衡與安慰,在精神層面上獲得緩衝,從而獲得內心的平和;

5.同理式忍:嘗試換位思考去體會他人的立場,個體將會有更大的可能性將自我從壓抑的負向情緒中解脫,進而獲得較多的正向感受。通俗點說,就是別人也不易,這樣對我也情非得已。

6.修養式忍:把自我的視野跳脫問題本身,將忍的意義轉化成為一種修養的展現,最終期望達到天人合一的更高層次,重視個體的修養是否能與社會文化達到合一交融的境界。

後三種忍,即精神式忍、同理式及忍修養式忍,都是通過自我的思考與思維轉變來看待忍的對象,也就是通過認知的轉化,將對方的行為或自己的忍的行為合理化進而舒緩自己情緒的一個過程。人們使用上述策略的頻率從高到低依次是:「同理式忍」,「隱忍式忍」,「轉移式忍」,不忍,「修養式忍」,和「精神式忍」。但需要注意的是,個體對忍策略的運用並不僅只局限於單一方式,可能會采多種策略組合的形式,而且在忍的過程中這些心理機制並不單獨存在,可能會是同時存在或采序列式運用。

應用不同策略產生的不同結果

當單獨應用不同的忍的策略,會產生不同的心理適應結果:應用「隱忍式忍」(一味地自我壓抑與忍受;)和「轉移式忍」(逃離與否認)會導致個體內心鬱悶,情緒低落,心理適應非常差,其原因是未及時處理消極的情緒,導致了更多情緒干擾的危機,刻意壓抑情緒,導致負向情緒逐漸惡化。可見,運用「隱忍式忍」或「轉移式忍」策略之頻率越高,對個體之心理適應越不利。兩種忍方式均為不利適應的情緒調控策略。當面對一般人際衝突中產生的負向情緒感受,越採用「直接表達」策略進行應對的個體,雖然其心理適應情況也越佳,但人際關係越不好。

若採用組合策略的形式,傾向采「同理式忍」與「修養式忍」的「同理修養型」個,相較於傾向運用「隱忍式忍」與「轉移式忍」的「隱忍轉移型」個體,其主觀幸福感程度較高、適應情況較佳。

不同情景下策略的應用程序

忍無可忍,無須再忍?

對於不同的忍的策略,一個人可以通過學習獲得並掌握,也可以在不同的策略之間靈活地選擇與應用。那麼,我們如何進行靈活地選擇與應用呢?

首先在進行忍與不忍的決定時,除了要考慮外在社會情境態勢和事件的變化程度外,也要考慮採取忍時對自己情緒和身心和諧的影響程度,然後若不需要採取忍時,選擇以直接表達方式抒發情緒;如需要忍的話,我們要進行認知轉化,認知轉化是忍最顯著的一種調控策略,通過認知轉化後單獨採用「同理式忍」與「修養式忍」,或組合採用「同理修養型忍」,而認知轉化中,最關鍵的步驟在於「拉開距離,退一步想」。

無論在家庭中,還是在職場中,我們在不得不忍的同時,勢必也要為忍的自抑性與不快性提供從中化解的可能,使忍的負面影響能夠降到最低,進而幫助個體獲得較佳的適應狀態。選擇能夠有效緩解個人不適情緒的忍策略,這才是同時兼顧人際和諧與自我和諧的最合適的做法與行為在。如果接下來,筆者時間允許的話,後續地會細談 忍在職場和婚戀中的作用與應用。

參考資料:

【1】陳萍,中國人尚忍心態的心理學研究,碩士論文,2006年.

【2】陳依芬、黃金蘭、林以正,情緒調控策略與心理適應之關聯,《本土心理學研究》,2011(35):3-56.

作者寫於2015-12-14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碳酸飲料怎樣毀了你的牙齒?
吃素食就健康?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