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精測電子:解開儀器儀錶行業ROE冠軍的發展之秘

精測電子:解開儀器儀錶行業ROE冠軍的發展之秘

來源: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金融界產業鏈價值圖譜觀察」系列之四精測電子

作者:魯臻

此前,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際產業鏈分工可以說已經非常清晰了。但當下,在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和逆全球化思潮不斷抬頭的風險籠罩下,全球產業鏈固有格局卻正面臨洗牌風險。中國是製造業大國,全球供應鏈的變動,勢必將對國內諸多產業行業帶來深遠影響。此次,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關注的對象,就是製造業中核心零部件領域的關鍵一環,儀器儀錶行業。

作為製造業的基礎技術和裝備核心,儀器儀錶行業的發展或也將受到當前環境的直接衝擊。相對於整個中國製造業體量,儀器儀錶行業體量不大,但是在整個消費電子產業,顯示面板、半導體、PCB這三大領域,都離不開檢測設備領域所代表的儀器儀錶行業,可見其重要性。

我國儀器儀錶行業起步比較晚,但是發展速度較快。近年來,得益於國家推進經濟結構調整、支持科技進步、關注民生等政策的推動,我國已成為常用儀器儀錶的生產大國。據中國儀器儀錶行業協會統計,2015年,儀器儀錶行業規模以上企業4,321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9,378億元,同比增幅6.2%。中國儀器儀錶行業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目前,我國儀器儀錶行業已連續多年保持高位運行態勢,行業發展穩健。

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致力於分析與評估當下貿易環境對儀器儀錶行業的影響,而為使研究更具實際市場意義,最終仍然聚焦在具體上市企業案例中。在這一過程,秉持更具廣泛代表性原則,研究的標的選擇了精測電子(300567.SZ)。

為什麼選擇精測電子?其與此前上市公司研究院分析的天線行業龍頭企業信維通信有諸多相似之處,如ROE水平都保持在行業領先水平等。此外,從年報數據還發現,2018年上半年,精測電子凈利同比增長123.7%,在向前看,2017年凈利同比增長也達到了69.07%。精測電子才上市不久,這幾年是如何實現爆發性成長的?在當前環境下,精測電子還開始向多行業產業布局與滲透,這是否與全球供應鏈格局風險有關?精測電子是未雨綢繆,還是看到了產業機遇,為未來創收做準備?下文將深入進行分析。

ROE&ROA行業領先規模快速增長

凡是致力於發現企業核心價值,篩選擁有長期投資價值標的的投資者,對凈資產收益率(ROE)指標肯定不陌生,ROE是判斷一家企業是否擁有穩健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從A股市場來看,2016年和2017年,ROE連續保持20%以上的企業共有155家,具體到儀器儀錶行業只有2家,其中就包括精測電子。

(製表: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數據來源:巨靈財經 )

從數據看,2015年至2018年上半年,精測電子的ROE和ROA均大幅領先行業平均水平。尤其是2015年至2018年上半年的ROE均是儀器儀錶細分領域第一。受全球貿易影響,去年以來,儀器儀錶行業ROE和ROA整體水平下降較快,相應的精測電子在加大對外投資力度,積極完善產業鏈布局的同時,ROE和ROA也都保持同速下降,但還是領先行業平均水平。

當然,持續的領先行業整體水平的ROE,必然伴隨著業績的高增長。

(製表: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數據來源:巨靈財經 )

從上圖來看,2015年至2018年上半年,精測電子的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均呈現持續上升趨勢。其中,2016年精測電子的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同比增長率有所下降主要系傳統優勢的模組檢測系統增長放緩及面板檢測系統、OLED檢測系統和TouchPanel檢測系統銷售收入下降所致。2017年和2018年上半年,精測電子針對市場特點,通過技術收購及自主研發相結合重點布局AOI領域進入收穫期。AOI光學檢測系統產品的收入大幅增加,帶來了精測電子整體營收和歸母凈利的高成長。

加強技術優勢降低生產成本

儀器儀錶行業是技術密集型行業,技術優勢決定了企業的未來空間。擁有行業領先技術的企業不僅可以獲得下游需求端企業的青睞,也可以發揮技術優勢提高生產工藝,降低成本,帶來盈利能力的提高。

精測電子在研發投入方面的比例也處在行業前沿。目前,在湖北武漢、江蘇蘇州、中國台灣,以及韓國和美國地區均設有研發中心,擁有1個國家級研發平台和個省級研發平台,這為精測電子鞏固現有技術優勢和探索新產品開發方向奠定了基礎。

(製表: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數據來源:巨靈財經 )

從數據來看,2015年至2018年上半年,精測電子的整體研發投入有所增加。其中,2018年上半年精測電子研發投入5,776.82萬元,占營業收入比為10.73%,較上年同期增加27.12%。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精測電子研發投入占營收比呈現連年下滑趨勢,但是綜合研發情況和營收體量來看,其研發投入所佔營收比均高於行業平均水平,由此可見,精測電子在研發方面更捨得花錢。而且通過分析年報數據發現,近年來投入比有所下滑也是因為精測電子加大對外投資,試圖布局多行業產業所致。對這類技術密集型企業來說,要想保持企業的行業地位和技術優勢,就需要不斷加大投入,尤其是精測電子新增對半導體測試領域和新能源測試領域的布局,更需要加強研發投入,才可快速提高市場份額。

事實上,研發投入的結果最直觀反映在公司所獲得專利數量上。截至2018年6月30日,精測電子已取得356項專利,其中145項發明專利,138項實用新型專利,73項外觀設計,成為行業內少數基於機器視覺的光學檢測、自動化控制,和基於電訊技術的信號檢測等方面均具有較高技術水平的企業,形成了「光、機、電、算、軟」技術一體化的優勢。

對於企業管理層來說,技術的提高是手段,而盈利能力的提高才是結果。精測電子通過加強技術優勢,優化了公司的生產工藝,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帶來了盈利能力的提高。

(製表: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數據來源:巨靈財經 )

從上圖可以得知,2015年至2018年上半年,精測電子的成本控制較好,單位成本帶來的利潤不斷提高。其中,銷售期間費用率逐年降低,而成本費用利潤率和銷售凈利率逐年提高。由此可見,精測電子的員工平均產值已經成長至行業領先水平。隨著規模的擴大,成本優勢將會體現的越明顯。

擴大下游需求端降低客戶集中風險

從產業鏈角度來看,儀器儀錶的上遊行業主要包括集成晶元、電子元器件、金屬材料、機電配件等行業。由於供給充分,上遊行業波動對本行業的影響不大。

而精測電子下遊客戶已涵蓋國內各主要面板、模組廠商,如京東方、華星光電、惠科電子等,以及在國內建有生產基地的韓國、日本、台灣地區的面板、模組廠商,如富士康、友達、群創光電等巨頭。

由於下遊行業企業產能高度集中,也造成了精測電子的客戶高度集中。根據Displaysearch資料,全球前7名面板廠商LG、三星、富士康、明基友達、夏普、京東方、華星光電的產能合計佔比接近90%,而其中6家面板廠商都是精測電子的客戶。

根據年報數據顯示,2017年,精測電子第一大客戶京東方的銷售額占年度銷售額的61.08%,而前5名客戶的合計銷售金額占年度銷售總額比例達到了90.4%。隨著京東方、華星光電、中電熊貓等國內幾家面板廠商的大規模投資,如京東方、華星光電在內的多家面板廠商在建或2018年年底前開工的產線達15條,國內幾家大型面板廠商的面板產能佔國內面板產能比例將更加集中。可以預見,其將為精測電子帶來豐厚訂單,而這也將進一步加重精測電子的客戶集中風險。

針對此情況,精測電子在鞏固現有平板顯示客戶之外,還積極向模組面板的上下游廠商拓展新的客戶,以減少未來的客戶集中風險。其中比較重要的新擴展客戶是蘋果公司,精測電子於2017年8月28日,獲得蘋果公司供應商代碼,被正式納入蘋果的供應商體系。

多行業產業布局推動業績穩定發展

(製表: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數據來源:巨靈財經 )

今年以來,精測電子在繼續鞏固現有業務板塊的同時,也在擴展多行業產業布局,新增布局半導體測試領域和新能源測試領域。其中,半導體檢測領域,精測電子設立武漢精鴻電子、上海精測半導體,通過自主構建研發團隊及海外併購引入國產化等手段,實現半導體測試、製程設備的技術突破及產業化。新能源測試領域,精測電子設立武漢精能電子,推進功率電源和大功率電池的檢測技術研發和市場開拓。

根據SEMI預測,2020年全球半導體設備銷售額有望超160億美元,而根據機構調研,檢測設備在半導體設備投資額當中的佔比大致為15%,因此,估計到2020年中國半導體測試設備市場空間有望達25億美元,在此歷史機遇中,具備技術、渠道、經驗優勢的國產化檢測設備龍頭將率先受益。而在新能源檢測領域,隨著國家對環保的重視,巨大的市場空間將為精測電子帶來新的盈利增長點。

客觀來看,今年以來精測電子積極對外投資,以市場為導向,配合公司發展戰略,通過新設,注資收購等方式完成了對8家子公司的投資,其不僅有利於精測電子完善全產業鏈和多行業布局,而且有利於進一步鞏固行業優勢,提升企業未來的經營業績。

總體來看,精測電子現有業務板塊有充足的下游需求,未來板塊的布局也有可觀的成長空間。隨著多行業產業的不斷整合和滲透,精測電子的未來也充滿了多種可能。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將在產業視角下保持對精測電子未來成長空間和儀器儀錶行業價值變遷的持續關注。

風險提示:

1、消費電子下游出貨量、創新不及預期;

2、半導體領域拓展不達預期;

3、面板廠投資放緩風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融界 的精彩文章:

海瀾轉債今日上市 定位分析一覽
手機里的錢一夜被轉走 到底發生了什麼?

TAG:金融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