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位老人曾借給八路軍1100萬,40年後持條要賬,政府還8萬

這位老人曾借給八路軍1100萬,40年後持條要賬,政府還8萬

原標題:這位老人曾借給八路軍1100萬,40年後持條要賬,政府還8萬


在抗日戰爭時期,我黨部隊堅守「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的方針,踐行了人民軍隊為人民的誓言。即使是在無比困難的時候,我軍也沒有強搶過百姓的糧食。因為真心抗日和秋毫無犯的作風,很多百姓還會送部隊一些給養。


但無論誰都有苦難的時候,雖然不願意但是也有不得不向他人借錢的時候。在最困難的時候,我軍部隊會向當地比較富裕的人家借糧食。我軍在借糧食時會以部隊的名義,寫上一張欠條,並承諾一定會還的。


八路軍是我軍在抗日戰爭時期的武裝力量之一,在長期的抗戰期間打下了不少欠條。出於對八路軍和我黨的信任,很多人都願意借錢財、借糧食給八路軍。在新中國成立後,八路軍就開展了全國範圍內的還錢活動。只要拿著借條的人,我軍都會在核查後,返還相應的物資或錢財。



這也體現出我人民軍隊的優良作風,說到做到絕不貪圖人民群眾的一針一線。但是因為通訊原因,很多地方的人們並沒有接收到這個消息。等到聽聞後,也許是很久以後的事情了。在改革開放初期,有一個名叫郭建英的老人,拿著欠條找到了當地政府。

當地政府非常重視,立刻開展了核查工作。這張欠條是當時的四十幾年前的事情,但是核查無誤後,政府依然進行了償還工作。老人當年是地方富商,借給了八路軍1100萬法幣。但是時隔多年後,家境落魄生活艱難。1985年的時候老人抱著試試看的想法,找到了地方政府。



法幣的出現是當時國民黨政府時期的貨幣,但後來法幣因為戰爭原因迅速貶值。1937年抗戰前夕,法幣的發行總額僅在14億上下,但是日本投降前發行量已經達到五千億元。1948年時法幣發行量達到660萬億,這意味著物價將上漲3492萬倍,出門買雞蛋都需要扛著錢去,法幣形同廢紙。


那麼政府是如何償還這個借條的呢?經過政府的反覆調查、取證認定借條是真的,然後財政部和中國銀行進行詳細測算。1986年,政府一次性償還郭建英老人,人民幣8萬元。在改革開放初期,八萬元那可是一筆巨款!那個時代普通人的人均月收入,僅有十幾元。


事實證明,中國是一個負責人、講誠信的國家,是值得人民群眾擁護和支持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古歷史 的精彩文章:

凌煙閣24功臣有多牛?1人當過皇上,1人成唐僧外公,3個半成神
皇太極在炕上猝死,讓孝庄皇后抹了黑,朝鮮史料道出了真正死因

TAG:千古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