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梵蒂岡天主教會陷性侵漩渦 教皇方濟各將如何重塑聲望?

梵蒂岡天主教會陷性侵漩渦 教皇方濟各將如何重塑聲望?

天主教最高領袖方濟各在掌管羅馬教廷的5年中,憑藉其親民幽默的個人魅力和積極有效的外交策略建立了良好的形象和聲望。但眼下,隨著德國等國接連爆出教會性侵醜聞,在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的信仰中心,方濟各及整個管理機構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

9月18日,德國《明鏡周刊》報道了一份涉及德國天主教會內部性侵的調查報告。報告由德國主教會議委託曼海姆大學、海德堡大學進行,涉及1946年到2014年間全德27個教區神職人員的38156份檔案。結果發現,共有1670名神職人員涉及性侵,受害兒童3677名。9月22日《明鏡周刊》進一步披露了更多具體信息。

冰山一角

完整報告尚未通過官方途徑披露,即將通過德國主教會議正式發表。但僅現有數據就足以震動整個德國社會。最左的餅圖為受害兒童年齡分布:51.6%當時不足14歲,25.8%超過14歲,剩下不可考。中間的餅圖描述了性侵發生的地點:52.8%在神職人員家中,45.8%在教堂內。最右餅圖則顯示,25.2%的事件發生在告解過程中,24.3%發生在教會的日課上(天主教的一種禮儀模式,主要內容為誦念或唱詠禱詞及聖詩)。

另外,這些案件有六分之一涉及強姦;性侵者的平均年齡是40歲;四分之三的受害者和性侵者事前就在教會中熟識。

這些已被披露的數據很可能只是冰山一角。由於教會保密協議的緣故,調查人員本身無法得到原始檔案,所有資料都由教會提供,因此無法保證資料的完整性和真實性。已有證據表明,涉及調查的至少兩個教區涉嫌故意篡改並銷毀檔案。

即使按已披露的1670名涉案神職人員來計算,性侵事件在神職人員中的發生比例也高得驚人。另外平均每25名神職人員中就有至少1人涉及性侵兒童。

事實上,不論是從確切的報道,還是多部根據臭名昭著事件而改編的影視資料都可以看出,關於全球天主教會性侵兒童的新聞都由來已久。然而如此大規模,涉及人數之多,卻是歐洲首次。2004年,由美國主教會議委託調查的《約翰·傑伊報告》顯示,1950年到2002年間發生了10667件性侵案,牽涉4392名神職人員,占同時期美國天主教會神職人員的4%。其中,調查波士頓天主教會性侵案件的紀錄片《聚焦》獲得了第88屆奧斯卡最佳影片。在澳大利亞,根據皇家調查委員會2017年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在1950年到2010年間,共有4440人聲稱是教會性侵的受害者,實際遭到指控的神職人員有1880人,相當於同時期天主教會神職人員的7%。

21世紀以來,幾乎所有主要國家都爆發過天主教會性侵的醜聞:阿根廷、愛爾蘭、比利時、菲律賓、肯亞……遍布五大洲。這些事件也導致前兩任教皇約翰·保羅二世和本篤十六世公開道歉,並譴責各個教區的不當處理。輿論猜測,本篤十六世之所以主動請辭,很大原因在於他自認無法妥善處理教會中層出不窮的孌童案件。

作為當今世界上人數最多、影響最廣的教會,天主教共有多達13億教徒,對比之下,新教僅有3億左右教徒,東正教徒不足2億。另一方面,由於基數大,天主教性侵案件比例也比其他教會高。在1987到2003年間,美國共發生838例新教性侵案件,而同時期天主教會類似案件卻超過3000例。

事實上,天主教會的傳統、組織形式以及戒律是性侵頻發的主要原因。教會傳統上選用少年擔任助祭,而一般助祭都會由教區神父從日課的學生中挑選。日課扮演著重要角色,它的存在也使得司祭神父和學生有了大量獨處時間。涉案的神職人員大多就任於教會學校、教會醫院等便於與少年接觸的機構。

教會學校普遍存在於歐美教育體制中。統計資料顯示,在德國的所有私立學校中,天主教會學校的比例佔到了46%,天主教會是德國最大的私立教育提供者。相比之下,新教學校在德國私立學校只佔18%。而在美國,天主教會學校也佔到了私立學校的42.5%,遠高於新教學校或其他宗教支持的學校。

根據聖經馬太福音和科林斯書(哥林多書)中關於「神職人員不能因婚姻而沉湎於肉慾「的記載,天主教會神父嚴格遵從單身制。相比之下,新教牧師並沒有必須單身的規定,而東正教神職人員則在體制上區分獨身(黑神品)和結婚(白神品)不同系統,除了主教和牧首其他神職人員均可由已婚人士擔任。

系統性弊病

在天主教會,性侵不僅僅發生在基層。根據德國《時代》周刊的研究,僅就已有的德國天主教性侵嫌疑人員樣本,涉案神職人員中的1441名(86%)屬基層,剩餘14%擔任高級職務。而《明鏡周刊》的報告也顯示,德國5.1%的天主教教區神父、1%的天主教教區執事涉及性侵案件。同樣可以佐證這一結論的還有來自瑞士主教會議一份2010年到2016年教會內部報告(見下圖),報告中,有113件性侵案件涉及司祭神父,而涉及到普通執事的案件數量僅為前者的一半。有分析稱,這些數據背後的原因,或許與1957年教皇庇護十二世改革,宣布執事不再執行單身制不無關係。

教會性侵案件迷霧的另一重在於教會的包庇態度。根據《明鏡周刊》的報道,多數涉案人員都沒有被嚴肅處理。在收到舉報後,教會並不會第一時間報警,而是出於保密和自保的目的選擇對涉案人員進行心理治療和評估,最後的處理方式一般是低調地將涉事人員調離教區,而新教區並不會知曉其案底。舉報材料都會被鎖在原教區的檔案室中,只有教區主教才能查閱。同時,很多教區會避免在檔案中使用「強姦」等辭彙,而使用「親密的接觸」或者「撫摸」等說法。在1670名涉案神職人員中,僅有566人受到了教會處分,其中大部分僅被警告,然後被撤銷指控。更讓人憤慨的是,其中的164名(約佔9.5%)事後還得到了升職。

教會的勢力還體現在影響司法程序上。德國《時代》報道稱,被告為天主教神職人員的案件,司法中止率遠超過正常比例。原因往往是案件已過有效追溯期或者取證困難。在教會神職人員中,司法中止的比例為67.1%。而在性侵高發的學校或者體育組織中,該比例為20.5%。涉案神職人員最終被判刑的比例也低於平均值:30.9%,其他人群為67.9%。

不僅僅在德國,對於神職人員涉案事件,各國的教會和司法系統都更傾向於息事寧人。2002年《波士頓環球報》的「聚焦」報告顯示,波士頓教區對於250名涉案神職人員的處理方式僅僅是更換教區。《約翰·傑伊報告》顯示,1950年到2002年全美4392名被起訴的涉案神職人員中僅252人獲刑。

《約翰·傑伊報告》發布並引發關注後,《華盛頓郵報》統計了那之後十年美國天主教會性侵案件。結果顯示,儘管類似案件數量開始下降,但大部分涉案人員依然沒有得到處罰。美國教會共計支付了超過26億美元的賠償,其中75%用於庭外和解。2004年到2013年,因性侵指控而被剝奪教籍的神職人員不到30%。這個比例也與德國《明鏡周刊》披露的數字吻合。

隨著人類生活現代化和科學的進步,即使是在歐洲老牌天主教國家,保持虔誠宗教信仰的人數也逐年遞減。例如自兩德統一以來,天主教徒人數一直在減少,1990年全德共有2800萬信眾,佔總人口比例的34%,到了2017年,該數字降為2300萬人,佔總人口28%。儘管如此,教會依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政治精英層面,長期執政的基督教民主聯盟傳統上就是一個天主教、男性為主的政黨。而在普通教眾的日常生活中,周日的禮拜活動依舊是他們社交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環。

對於羅馬教廷而言,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就性侵醜聞對教會內部進行系統性改革,從制度和組織方式上減少性侵發生或許是刻不容緩的。就任教皇之前,方濟各曾是樞機中第一個站出來大聲譴責孌童醜聞的,如今面對籠罩在梵蒂岡上空的這層迷霧,他將如何帶領信眾尋得光明?

(本文作者陳英為界面新聞德國特約記者)





新聞報料



商務合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已致菲律賓28人遇難 強颱風「山竹」今將登陸廣東
胸懷宇宙即將拿下國防大單 世界首富卻搞不定人臉識別?

TAG:界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