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的鑒賞與收藏,是帝王品味的最高表現
廣陵散
高山流水
純音樂
00:00/03:26
《石渠寶笈》中的徐渭
——張建華論文連載之一
一、作為徐渭書畫收藏的乾隆
在歷代的歷史文獻中,費正清先生主編的《劍橋中國史》、白壽彝先生主編的《中國通史》、《清史稿》、《清實錄》、清《起居注》、《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檔案》、《陳設檔》檔案、《活計檔》檔案、故宮學人李文儒先生《皇帝品味》從書序、閻崇年著《清朝十二帝》、吳十洲先生《乾隆一日》、王子林先生《在乾隆的星空下---乾隆皇帝的精神境界》、《正誼明道》、戴逸《乾隆傳》、人民大學郭成康先生《乾隆正傳》、新清史歐立德先生《乾隆帝》等等各種史料都對乾隆有大量的記載與描述,以及乾隆下令編撰的《四庫全書》、《石渠寶笈》、《秘殿珠林》、《西清古鑒》等等都是乾隆的豐功偉績。乾隆在歷史中,首先有康乾盛世之說,文治武功,自封「十全老人」,又是「文化巨人」,可謂輝煌之極。文治武功說康乾,「十全老人」武江山。學者皇帝治天下,正誼明道舞翩翩。名揚天下話盛世,《四庫全書》是文治。學術詩人藝術家,精神境界至極致。本文更多是從文化的角度,綜合上述文獻,概括地闡釋乾隆的偉大形象,以及與徐渭在精神上碰撞,來反映這兩個本不想乾的人在家國天下,人文情懷的生命真性。下面從五個方面分說之:
張建華畫瓷
(一)學者皇帝
乾隆是一個典型的中國學者。從小熟讀並爛熟先秦諸子,歷代先賢詩集文集,研讀佛學,領悟老莊,通蒙、滿、回、藏等五六種民族語言,又研讀宋明理學。正如他公開宣稱:「即以漢人文學而論,朕所學所知,即在通儒未肯多讓,此漢人所共知。」
張建華畫瓷
乾隆又是一個極富個性的中國學者。他有書卷氣,強調知行合一,做到了「理不可不日窮,書不可不日讀」。在他的一生中,總共有幾百個書屋。當然作為皇帝,他也要向天下臣民顯示,他並非僅僅因為血統高貴,即使以漢文化的修養而論,他也是當之無愧的。
張建華畫瓷
(二)書畫家形象
乾隆一生中從事過各種藝術創作,其中書法、繪畫、詩歌最為突出。這些活動,既能讓他消遣娛樂,又能修身養性。
書法方面,他喜歡王羲之、米芾與董其昌,並把養心殿西暖閣書齋命名為『三希堂』,收藏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王獻之《中秋帖》、王珣《伯遠帖》,並經常拿出欣賞題詩,現在我們能看到已在書軸上題字賦詩73處,並把宮中收藏的70多種發帖製作成《三希堂法帖》。乾隆也喜歡經常臨寫,下面我們以《陳設檔》檔案陳設列舉一些實例。
張建華畫瓷
乾清宮西暖閣陳設:入圭式案抽屜,上函內盛《御臨蘇軾榿木帖》一卷、《御臨董其昌書十八羅漢頌》一卷、《御臨董其昌天馬賦》一卷、《御臨董其昌牡丹賦》一卷、《御臨董其昌畸墅詩帖》一卷、《御臨王羲之帖》一冊、《御臨王羲之九帖》一冊、《御臨王帖》一冊、《御臨王羲之樂毅論》一冊、《御臨王羲之書洛神賦》一冊、《御臨王獻之帖》一冊、《御臨宋四家帖》一冊、下函內盛《御臨董其昌摹蘇軾詩帖》一軸、《御臨孫虔禮書譜》一冊、《御臨董其昌雜書》一卷、《御筆唐太宗帖》一卷、《御臨米芾詩帖》一卷、《御臨王帖》一冊、《御臨王羲之帖》一冊、《御臨董摹蘭亭序》一冊。比如臨《王羲之貼》圖為證。乾隆以生遊歷大江南北,到處都有其墨跡留下。
張建華畫瓷
繪畫方面,乾隆從小就喜歡花鳥畫,也喜歡文人常畫的『梅蘭竹菊』等。乾隆元年,剛御臨天下的他就給其生母---崇慶皇太后畫了題為「松竹梅」、「桂菊」、「牡丹」、「梨花白燕」、「梔子花」、「風仙石竹」六福花鳥彩圖。乾隆雖然政務繁忙,但閑下來總有繪事,大多都是一些「逸筆草草,不求形似」的水墨畫而已。如下圖乾隆寫生小景四種。分別為蘭梅竹松,這都是文人經常化的題材,又分別題字為:幽人、高士、君子、介翁,從這些題字上不難看出文人畫家的雅趣。這四張畫又都是「逸筆草草,不求形似」,基本屬於簡筆畫。
張建華畫瓷
當然乾隆也畫了大量的水墨畫,乾清宮西暖閣陳設:上函內盛《御筆盆竹水仙》一卷、《御筆墨梅》一卷、《御臨書畫合卷》一卷、《御筆墨竹》一卷、《御臨惲壽平十香圖》一卷、《御筆香山寺圖》一卷。下函內盛《御筆山亭環翠》一卷、《御筆煙江雨意》一卷、《御筆五清圖》一卷、《御筆仿宋人瓜果圖》一卷。乾清宮東暖閣陳設:床上右邊設紅雕漆小櫃一件,內盛《御筆墨蘭》手卷一卷、《御筆蘭花》手卷一卷。
在鍾粹宮後殿,也同樣陳設歷代書畫、御筆書畫等。據1935年《故宮物品點查報告》第二篇《鍾粹宮物品目錄》對其殿內御筆書畫的記載整理如下:《御筆仿宋人歸去來兮辭》一卷。《御筆福康安和琳攻克黃瓜塞》一卷。
張建華畫瓷
有關乾隆親自參與繪畫創作的例子,我們可以拿乾隆宮廷內的一位耶穌會士的信件作比。
這位官員告訴王士誠,陛下想要畫一幅畫,內容為:一位韃靼貴族正在騎馬追趕一隻老虎,弓已拉開,箭在弦上,一觸即發;他還說,皇帝希望親自完成這幅畫。王士誠遂依皇帝旨意行事。次日,皇帝來到畫室。一個太監手捧皇帝在王士誠所繪略圖上親自繪製的韃靼騎馬追虎圖。皇帝向王士誠展示了這幅畫,並令王士誠対畫中騎手的姿態再加以潤色。在略微進行了修改之後,這幅畫又呈交給皇帝,皇帝還想再進行一些改進。但就在當天晚上,畫作再次交給王士誠,皇帝命令他完成這幅畫作。
乾隆喜歡畫畫,但不擅長人物,認真的態度可嘉。
乾隆作為正統一派的皇帝,他更喜歡「風雅頌」中的「雅頌」,他也欣賞同樣作為正統皇帝的宋徽宗趙佶的花鳥畫,這是帝王之風範與高度。比如在宋徽宗趙佶小寫意水墨畫《柳鴉蘆雁圖》中乾隆提拔為:「柳絲蘆葉粗粗繪,雅意雁姿細細摹。植物無情飛物有,寫真豈不在茲乎。本與花鳥擅傳神,近得寒江歸棹真。一例入微能契妙,其昌已解主和賓。柳合藏鴉蘆聚雁,天然位置信稱誰。蔡京王甫繼為相,何獨用人識乃乖。庚子仲夏御題」。對皇家正統品味的重視,當然也可從蓋印章也可見一二,早期有《重華宮鑒藏寶》,還有他最喜歡的作品用的幾枚章,《乾隆預覽之寶》,《石渠寶笈》《寶笈重編》,《八徵耄耋之寶》,《古希天子》,《乾隆鑒賞》,《乾》,《隆》名章,可見作為文人的帝王間行有靈犀。
乾隆的書畫作品,正如自己所說:「幾余之暇,寄情翰墨,聊以消遣風雅而已」。他的書法雖然遍及大江南北,但他的館閣體書法並不能讓他擠身於書法家行列。他的繪畫,大多畫一些花鳥、山水、枯樹、風景,並沒有一些宏偉巨制。象有些人評價他的書畫無任何妙處可言,其實不是,作為文人學者的皇帝,他還是有一定的品味的,只不過他不是一個專職畫家而已,「詩書畫印」表現形式,更是文人畫的典型特徵。
張建華畫瓷
(三)詩人
乾隆一生酷愛寫詩,而且成了一個積習難破的習慣。他多次自言:「伊余有結習,對時耽屬詠」,「笑予結習未忘詩」,平生結習最於詩「。
乾隆寫詩在阿哥時期已形成,《樂善堂全集》收錄1080首詩。在位60年,前後總共出版了《御制詩》初、二、三、四、五,合計41800首詩。太上皇三年《御制詩餘集》1080首。總計43630首。乾隆從生到死,平均每天寫兩首。難怪一個寫乾隆皇帝的傳記作家這樣描述:「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皇帝都沒有留下這麽多的詩作,乾隆也許可作為最偉大的皇帝》。
張建華畫瓷
乾隆寫詩也如同畫畫一樣,每日是作為政務之餘的消遣與娛樂,正如自己所說:「幾務之瑕,無他可娛,往往作為詩、古文、賦。文、賦不過數十篇,詩則拖興寄情,朝吟夕諷。其間天時農事之宜,蒞朝將事之典,以及時巡所至,山川名勝,風土淳漓,莫不形諸詠歌,紀其梗概。」乾隆的詩,雖然後人評價不高,但他的詩的價值有他的紀實性,起到「詩以証史」的作用,數以萬計的「御制詩」彌補了《清高宗實錄》的不足,換一種說法,可以說是18世紀的一部史詩。
《石渠寶笈》中的徐渭這篇論文,就有乾隆為徐渭題寫的二十首御制詩,而且徐渭從小就讀寫儒家經典,學禪入道,徐渭二十八歲,又拜師王陽明弟子季本季長沙為師,至少可以證明,作為文人的乾隆與徐渭有著共同的淵源與文人情結。因此,乾隆在看到徐渭作品之後,在精神上產生了生命真性上的共鳴,一口氣題寫了二十首詩,在生命的不同階段鈐蓋了數枚不同的印章。
張建華畫瓷
(四)收藏與鑒賞家
乾隆的鑒賞與收藏,是帝王品味的最高表現。雖然歷史上也有宋徽宗趙佶,明朝皇帝朱瞻基等。因為乾隆一生的收藏更為富有與全面,本文更多的從書畫的角度來分析。內庭收藏的歷代書畫目錄集,先後曾有《秘殿珠林》和《石渠寶笈》的初編、續編、三編。乾隆鑒賞後的藝術精品,往往加蓋「乾隆御賞之寶」、「三希堂精鑒璽」、「宜子孫」等章。養心殿西暖閣的「三希堂」,除了《三希堂法帖》以外,還有《蘭亭八柱冊》。《四庫全書》編撰,也是乾隆在人類文化歷史上最大的貢獻。
張建華畫瓷
書畫印諮詢平台
關注國創藝拍
TAG:書畫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