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護衛艦又出事了!工匠精神蕩然無存,護衛艦市場被法國搶佔
德國的護衛艦又出事了。
一艘F-123型護衛艦「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號,在基爾附近的波羅的海上發生火災。此次火災造成了10餘名水兵受傷,其中一人被救生飛艇直接送走,七人被救護車送往醫院,只有兩人傷勢較輕,經過簡單的治療後可以繼續留在艦上。此地事故,是繼2018年6月一艘F-124型「薩克森」級護衛艦,在測試「標準-2」型導彈時失敗,引發了火災,艦橋和垂髮系統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傷。
兩次火災,表面看來F-123和F-124這兩型護衛艦發生額事故,與人員操作不當,引發了火災。再加上各方面的損管不及時,造成了軍艦和人員的損傷。但是,軍艦在設計、艦艇建造和零部件採購方面就真得天衣無縫嗎?估計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德國海軍已經用實際行動宣告了曾經盛極一時的「MEKO護衛艦」的神話現在破滅了。因為,一度號稱排水量最大的護衛艦——F-125型「巴登·符騰堡」級,不僅搖身一變成為了大號「巡邏艦」,更是被德國海軍毫不留情的拒絕接受。
曾幾何時,德國的「MEKO護衛艦」是很多國家採購的頂級海軍裝備。那還是上世紀70年代,德國布洛姆-福斯造船廠推出「多用途標準護衛艦概念」即德語Mehrzweck-Kombination,簡稱MEKO。這種以標準化和模塊化為核心的設計概念,可以針對不同的用戶需求,利用不同的模塊建造戰艦。這樣一來,不僅可以為用戶節約成本,還能夠讓不同的用戶獲得符合自己任務需求的艦艇。
於是,當1981年來之西非的奈及利亞海軍向德國求購了第一艘MEKO型護衛艦之後,德國人在長達20年的時間裡在中型艦艇市場上開始了「獨領風騷」的時代。迄今已為阿根廷、土耳其、葡萄牙、南非、波蘭、馬來西亞等眾多國家海軍設計了8個級別25艘軍艦。而且,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也憑藉MEKO200的模塊化造船技術,建造了「安扎克」級護衛艦。可以說,除了美國偶爾能把二手的「佩里」級和「諾克斯」級護衛艦,「援助」給自己的盟友外,也只有中國可以憑藉「老江湖」的價格優勢,偶爾爭奪一些訂單。而法國人精心打造的「拉菲特」級隱身護衛艦,卻被MEKO死死的壓制壓制,在國際市場上難有斬獲。
不過當模塊化和標準化,不再被德國人一家獨享。而其他國家又憑藉自身配套武器系統的優勢,可以為不同的客戶進行更加有針對性的「定製服務」。比如,法國的「阿基坦」護衛艦可以為不同的客戶配套「紫菀-15」或「紫菀-30」兩種不同型號的防空導彈;中國則可以為不同的客戶配套C-802或C-705不同的反艦導彈……德國雖然也可以選定諸如「標準」防空導彈、「海麻雀」防空導彈;「魚叉」反艦導彈、「飛魚」反艦導彈……但是,這又帶來一個新問題,那就是在維護保養方面,因為模塊化而採購德國MEKO護衛艦的國家,並不能享受模塊化帶來的便捷。
所以,進入新世紀以來,僅有南非採購了四艘MEKOA200SAN「勇猛」級護衛艦,北非土豪阿爾及利亞採購2艘MEKO-A200AN型"震懾"級護衛艦。除此之外,德國人的船廠再鮮有訂單,或者說的難聽點是大幅度「潰敗」。因為,在中型艦艇的高端市場,法國人開始憑藉「阿基坦」護衛艦和「追風」級護衛艦開始大規模的攻城略地,英國人也利用新研製的26型護衛艦上演了「王者歸來」的好戲。當然,除了這些「老牌海軍強國」的產品擠壓了德國人的市場之外,中國和韓國也在中高端護衛艦領域開始強勢崛起,更是讓德國人的市場份額進一步減少。
如今,德國在世界艦船市場上失去了魅力,而且自己現役艦艇也是問題層出不窮,或許這個曾經是「工匠精神」的國家似乎正在失去曾經的光環。
※伊朗40年前錯失萬噸巨艦:如今只能靠小艇在霍爾木茲支撐門面
TAG:老參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