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說他「為君死節」,張超因他被族滅,從此成人民的敵人
文/海魚舊館
獨家創作發表於騰訊內容平台,嚴禁轉載
也許人們了解在東漢時期,故吏同府主之間的具有的主從關係,以及當時所推崇的「為君死節」的社會風氣,許多現代人甚至《三國志》中都對臧洪有相當正面的評價,但是小編認為他的選擇與行動,除了自我滿足,以及對當時,以及後世持類似道德觀的人的「感動和滿足」之外,並沒有什麼積極的現實意義。
《三國志》
臧洪是東漢末年的群雄之一,在《三國志》中描寫他為人不但雄氣,而且擁有出色的軍事謀略,曾經同關東聯軍供伐董卓,並且深得百姓的愛戴。臧洪在中平末年棄官回到家鄉後,又結交在任的廣陵太守張超,並且被張超聘為功曹。功曹本就是郡太守重要的掾屬之一,張超又對臧洪尤其的信任,並且甚至是將一郡的政務都交給他處理。
然而當時董卓掌握朝政,臧洪也為此感覺到即將要天下大亂。後來,也正是在張超與張邈兄弟的支持下,結成了秘密討伐董卓的酸棗會盟。
臧洪
後來,臧洪又受張超的派遣,試圖聯絡當時的大司馬劉虞,然而卻遇幽、冀二州交戰,因此使命不達,而滯留在討董卓聯軍的主上袁紹那裡。袁紹十分看重臧洪,還讓他代替接任了青州刺史,臧洪從此便成為了袁紹的下屬。後來在兗州爭奪戰中,張超作為呂布手下的一員大將,在被曹操圍困時,臧洪已經轉到袁紹所控制的郡中,並且擔任東郡太守了。
【小編注】:張超在公元194年和他的兄弟張邈,以及陳宮、許汜、王楷等人一同背叛了曹操,並且迎呂布進入兗州。
袁紹
之後,張超派遣使節向臧洪求救,於是臧洪向袁紹請求兵馬,但袁紹並不答應。於是臧洪便想自己出兵援救張超,但還是不被允許。後來曹操攻陷了雍丘,張超一族被滅門。自此臧洪怨恨袁紹,以「袁氏無道,所圖不軌」的名分,臧洪也「絕不與通」,後來臧洪也並沒有成功,他終於「求仁得仁」,連帶城中七八千人全軍覆沒。
臧洪同張超之間的交情當然是十分的深厚。我們都知道東漢強調「故吏」對「府主」的依附關係,並且講究兩者之間要有「君臣之義」。在如此的社會環境中,臧洪接到張超求救後想要立馬前去營救,是十分合理的。但是他卻去求助曹操此時的盟友——袁紹,想讓袁紹出兵相救,而作為袁曹聯盟之敵,而且在呂布這一方的張超,這樣的舉動難道不顯得十分天真嗎?
雖然世人對臧洪有很高的評價,書中也說「袁氏無道,所圖不軌」,但是小編認為,臧洪明明早可以抽身離去,或者直接起兵反袁,又何必如此大費周章?由此可見,其主要原因還是在於袁紹不救張超。再退一步講,這是臧洪與張超之間的私事,又同闔城百姓何干?臧洪想要「為君死節」,大可以隻身赴難,直接前去刺殺袁紹,大不了與其同歸於盡。又為什麼要帶領七八千無辜的士兵,跟隨自己進行一場毫無勝算的反亂呢?真可謂「小義」的典型。
※清朝最大的一所監獄,後被日本人利用,裡面一張「逍遙自在床」讓女犯人汗毛倒豎
※斷袖癖算啥?這位皇帝為博一男性寵愛,竟下令誅滅獻美女之人九族
TAG:有閑者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