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短命」的皇后,在位半天便去世,此後帝國百餘年再無立後
原標題:史上最「短命」的皇后,在位半天便去世,此後帝國百餘年再無立後
文/格瓦拉同志
從漢高後呂雉開始,到清孝定景皇后葉赫那拉靜芬(隆裕太后)為止,史上出現過的皇后數目難以計算,其在位時間也長短不一,其中有一位最「短命」的皇后很容易被人忽略。此人,便是在位僅有半天的唐昭德皇后王氏。
史書中對王皇后的介紹很簡略,從新舊《唐書》的記載看來,她是秘書監王遇之女,在唐德宗李適還是奉節郡王的時候,便被納為王妃。進入王府沒多久,王氏便給李適產下長子李誦,即後來的唐順宗。正所謂母以子貴,等到李適承繼大寶後,便冊立王氏為淑妃,位居眾嬪妃之首,時在大曆十四年(779年)。
王淑妃雖無皇后之名,卻有皇后之實
從高宗到肅宗,唐朝的皇后們普遍喜歡干政,以至於牝雞司晨、國本動蕩的局面多次發生。有鑒於此,從唐代宗開始,便不再將在世的妃嬪冊立為皇后。唐德宗繼承傳統,儘管無比寵愛王氏,但依然不肯給她皇后的名分。不過,王淑妃雖然沒有皇后之名,卻有皇后之實,是後宮當仁不讓的女主。
其實,王淑妃之所以深得德宗寵愛,並不僅僅是因為她的髮妻身份、容貌秀美,並且生得頭胎兒子,更在於她的性格果敢堅毅、心細如髮,常常能匡救皇帝的過失,是一位難得的「賢內助」。王淑妃的這些性格,在「涇卒之變」中體現的尤為淋漓盡致。
德宗即位後銳意削藩,結果觸發六鎮節度使的叛亂(盧龍朱滔、成德王武俊、淄青李納、魏博田悅、山南梁崇義、淮西李希烈),而其中為患最深者,當屬李希烈。建中四年(783年),唐德宗徵發涇原軍鎮的士兵往征李希烈,由於沒有對他們進行任何賞賜,加上奉命犒勞軍隊的官員又用粗劣的飯菜來招待士兵,由此激起五千涇原軍卒的反叛。
唐德宗在倉皇逃亡時,竟遺落玉璽
叛軍攻佔防備空虛的長安,迫使唐德宗倉皇逃奔奉天,隨即又擁立賦閑在家的太尉朱泚為帝,史稱「涇卒之變」。唐德宗此次逃亡之旅異常狼狽,不僅「召禁兵以御賊,竟無一人至者」(見《資治通鑒·卷二百二十八》),就連傳國玉璽都沒來得及帶,便連滾帶爬地逃往奉天,大失天子顏面。
玉璽是至高權力的象徵,若沒有它,皇帝合法性便會大打折扣。所以等到德宗逃到奉天,發現玉璽找不到時,一時間呆若木雞。就在此時,王淑妃適時地出現,並將玉璽交給皇帝,才使後者解除燃眉之急。德宗經詢問方知,王淑妃見皇帝落下了玉璽,便在兵荒馬亂之中,竟然不顧生命安全,將其系在衣帶上帶出京城。
王淑妃痛失愛女,很快便卧床不起
德宗既高興又感動,對王淑妃的愛意由此更加深厚。在流亡奉天的十個月時間裡,城中糧食奇缺,就連德宗本人都要吃糠咽菜,包括王淑妃在內的其他人可想而知。但就是在這種朝不保夕的情況下,王淑妃竟然還給皇帝生下一個女兒,可惜沒幾天便夭折。小公主的早夭給王淑妃的打擊極大,所以沒多久便病倒在床。
興元元年(784年)七月,叛亂得以平定,德宗一行才得以重返長安。德宗回朝後,因為感激王淑妃,便準備封她為皇后,可由於後者的身體一直沒有康復,冊立之事就此耽擱下來。可在此後兩年的時間裡,王淑妃的病情非但沒有好轉,反而日日加重,終於到了無可醫治的程度。
王皇后在位僅半天,便撒手人寰
德宗既哀且愧,恨自己沒早一點立王淑妃為後,所以便抱著「沖喜」的心態,於貞元(786年)十一月,正式冊立王淑妃為皇后。重病中的王淑妃掙扎著來到現場,接受百官的朝賀,然而等到隆重繁瑣的典禮剛剛結束,王皇后便撒手人寰,使德宗精心準備的喜事,轉眼間便成了白事。
王皇后薨逝後,德宗哀慟不已,為表示對她的哀悼、愧疚之情,不僅破天荒的下令為皇后發哀三日,並且要求百官必須服喪三日,而他自己則是素服七日,更顯真誠。王皇后死後謚號昭德,初葬靖陵,待其子李誦即位後,又被遷葬崇陵,與德宗合葬一地。
貞元二年,妃病。十一月甲午,冊為皇后,是日崩於兩儀殿。臨畢,素服視事。既大殮成服,百僚服三日而釋,用晉文明後崩天下發哀三日止之義,上服凡七日而釋。謚曰昭德。見《舊唐書·卷五十二·列傳第二·后妃下》。
王皇后病逝後,唐德宗哀慟不已
王皇后薨逝後,德宗便再未冊立過皇后,之後諸帝遵照傳統,也全都未在妃嬪在世時冊立她們為皇后,這種局面持續百餘年時間,直到唐朝滅亡前十年(897年),唐昭宗才冊立何淑妃為皇后,此時距離王淑妃出任皇后,已經過去111年時間。
史料來源:《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鑒》
※漢末三國第一義士,比關羽更令人敬仰,備受史家讚許但卻鮮為人知
※極富傳奇的洋人,掌控晚清經濟命脈50年,還想當中國的海軍司令
TAG:文史磚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