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調理肺氣不足的食療

調理肺氣不足的食療

中醫認為「肺主皮毛」,肺氣不足,就會導致肌膚乾燥、面容憔悴等癥狀。很多女性都有這種困擾,調理是關鍵。那麼,調理肺氣不足的食療有哪些呢?

調理肺氣不足的食療

中醫認為人體的組成外有皮、脈、肉、筋、骨,內有五臟六腑,以及經絡、氣血的縱橫聯繫,形成了一個有機整體。因此皮膚與臟腑有密切的關係。尤其與肺的關係甚為密切。

「肺主皮毛」。人體通過肺氣的宣發和肅降,使氣血津液得以布散全身。若肺功能失常日久,則肌膚乾燥,面容憔悴而蒼白。肺虛的人,皮膚乾燥而沒有光澤、面容憔悴。此時若能做好養肺工作,就可以幫助皮膚活化,使皮膚光亮。建議吃以下的食療:

1

山藥紅棗粥

材料:粳米100克,薏米75克,山藥(干)50克,荸薺25克,棗(干)10克

做法:糯米、薏仁分別淘洗乾淨,用冷水浸泡,3小時後,撈出,瀝干水分;荸薺、山藥去皮,洗凈,分別搗成粉末;紅棗去核,洗凈備用;薏仁、糯米下入鍋內,加適量冷水,置旺火上煮至米粒開花;將紅棗下入鍋內,轉小火熬煮成粥;待糯米軟爛時,邊攪拌邊將山藥粉灑入鍋內,約煮20分鐘;將荸薺粉和白糖入鍋攪勻,即可盛起食用。

功效:具有氣血雙補、潤肺調養等功效。

2

銀貝雪梨湯

材料:銀耳(干)20克,梨200克,川貝母5克,冰糖30克。

做法:將水發銀耳揀去根蒂及雜質,洗凈,撕成小片。將雪梨洗凈削去皮,除去核與籽,切成小丁塊。川貝母洗凈。將處理好的銀耳、雪梨、川貝母一起放入燉盅內,加入糖和水1杯,上籠蒸約1小時,取出即成。

功效:銀耳功能滋陰補肺,潤燥生津;雪梨功能清熱生津,潤肺化痰;川貝母功能補肺清肺,化痰止咳。三品共用具有良好的清熱補肺,止咳化痰之功;尤其適用於老年人肺虛,肺氣腫,肺功能不佳所致胸悶氣短,乾咳無痰或咳痰咯血等症。

3

百合參耳湯

材料:百合15克,銀耳 12克,太子參15克,冰糖適量。

做法:先將銀耳用清水泡發,去雜質洗凈,與洗凈的百合、太子參一同放入砂鍋內,加水適量,先用武火煮沸,再轉用文火燉至銀耳熟爛,加冰糖調味,分2次溫服,日服1劑。

功效:具有滋陰益氣的功效。適用於肺胃氣陰不足所致的咳嗽、少氣、口乾等。

4

高麗參蛤蚧鷓鴣湯

材料:蛤蚧200克,鷓鴣250克,高麗參12克,陳皮5克,鹽4克,姜4克。

做法:鷓鴣刮洗凈,去毛,去內臟,切成塊狀。蛤蚧去頭,去爪,去鱗,用水洗凈,切成塊狀。高麗參、陳皮分別用清水洗凈。高麗參去蘆頭,切成片狀。瓦煲內加入適量水,用猛火煲滾。放入材料,改用中火煲3小時。放入細鹽調味,即可飲用。

功效:此湯補益肺腎、化痰理氣、平喘止咳。對於肺腎氣虛、咳嗽痰多、氣逆喘促、動則氣促、精神疲乏、懶言、倦怠、中氣不足等症有幫助。

肺氣不足吃什麼好?

1

燕窩

燕窩性平,味甘,為清補肺虛之上品,有養陰潤肺、益氣補虛的功效。《本草從新》說得極為公允:燕窩大養肺陰,化痰止嗽,補而能清,為調理虛損癆瘵之聖葯,一切病之由於肺虛,用此皆可治之。凡肺虛之人,不分肺氣虛或肺陰虛,食之最宜。

2

白木耳

白木耳性平,味甘淡,具有潤肺、滋陰、養胃、益氣的作用,無論肺氣虛或肺陰虛者皆宜,實為補肺佳品。如《本草再新》就有銀耳潤肺滋陰的記載。《飲片新參》亦云:白木耳清補肺陰,滋液,治勞咳。《增訂偽藥條辨》中還說:白木耳治肺熱肺燥,乾咳痰嗽,衄血,咯血,痰中帶血。所以,對肺陰虛者更為適宜。

3

百合

百合有補肺潤肺的功用。《醫學入門》說它能治肺痿肺癰。清代醫家吳儀洛曾經指出:久嗽之人,肺氣必虛,虛則宜斂,百合之甘斂,甚於五味之酸收也。尤其是肺虛乾咳久咳,或痰中帶血之人,最宜服食。

4

花生

花生性平,味甘,善補肺氣,又能潤肺,適宜肺虛久咳之人食用。《滇南本草圖說》認為:花生補中益氣,鹽水煮食養肺。《本草備要》說它補脾潤肺。《藥性考》還說:生研用下痰,乾咳者宜餐,滋燥降火。所以,凡肺虛之人,不分肺氣虛或肺陰虛,都適宜用花生水煮服食,不可炒後食用。

5

白果

白果又稱銀杏。能溫肺益氣,是一種止咳平喘的食品,有滋養、固腎、補肺之功。明·李時珍曾說:銀杏,其氣薄味厚,性澀而收,益肺氣,定喘嗽,縮小便。適宜肺虛咳嗽和老人肺氣虛弱體質的哮喘。如用生菜油浸泡白果,還適宜患有肺結核病的肺虛之人服食。由於白果有小毒,故宜炒熟或煮熟後食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醫之家 的精彩文章:

一年中養生黃金40天!十大食療方,一次性除了冬病的根!
拐彎

TAG:道醫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