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街三寺廟」,「千年古樹伴古鎮」——黃龍溪
黃龍溪古名"赤水",據《仁壽縣誌》載:"赤水與錦江匯流,溪水褐,江水清,古人謂之黃龍溪清江,真龍內中藏",《隸讀》著錄《黃龍甘露碑》記雲"黃龍見武陽事,鑄一鼎,象龍形,沉水中┉故名曰黃龍溪"。建安24年(公元219),漢時武陽兼新津彭山之地,東縣(華縣)東南接壤,仁壽也象牙,黃龍所屬之地,昔屬武陽,今屬治境,故溪以是名矣,故名曰"黃龍溪"。(圖片來自東方IC)
1700多年的歷史變遷,古鎮至今保留完整,現有明清時代街坊七條,街面全由石板鋪成,兩旁廊柱排列有序,街面平均寬度3.44m。(圖片來自東方IC)
古鎮內有三座完好寺廟,古龍寺、鎮江寺、潮音寺,都位於黃龍溪正街形成一街三寺廟,街中有廟、廟中有街的景觀,鎮外還有2座大寺廟,建築宏偉,吸引眾多遊人。(圖片來自東方IC)
多為明清時期的建築,主街道由石板鋪就,兩旁是飛檐翹角桿欄式吊腳樓。現有明清民居76套,一樓一底,傍水而築,臨江「吊腳樓」體現了古蜀民居「干欄」文化特色。(圖片來自東方IC)
鎮內現有樹齡300年以上的古榕樹6株,盤根錯節的樹根和濃蔭蔽日的樹蓋,增添了古鎮的濃郁的古貌古趣,古鎮在鹿溪河畔鎮龍溝內還有一株外形酷似一條龍的千年古樹烏臼樹,外觀非常奇特,還有許多美麗的傳說。(圖片來自東方IC)
傳說蜀漢時,諸葛亮南征,曾派重兵把守於此。蜀漢政權在此萌芽催生;諸葛亮南征在此屯兵牧馬。(圖片來自東方IC)
河上攔河築堰引水灌溉的水利工程設施,黃龍溪萬畝良田至今由此灌溉,恰似一座小型"都江堰"。(圖片來自東方IC)
陳家水碾起於清朝嘉慶年,以一溪之水碾一村穀物,擔穀物用時少頃。閘起而作,閘謝而落,水流稀薄而力不可估也。現存川西保留的一座不沖古磨水碾-「陳家水碾」,碾橋之畔有筒車8輛,灌田800餘畝。陳家水碾是上起成都、下至樂山最有名的水碾,其興旺史截至於20世紀70年代。(圖片來自東方IC)
夜晚的黃龍溪,給人一種靜謐的感覺,這樣的安靜遠離了大都市,遠離了平日里的那些紛紛擾擾,於是整個心就在黃龍溪安靜了下來。月亮在古鎮的上方升起,勾勒出整個古鎮的輪廓。俯瞰夜晚的古鎮,恍如隔世。(圖片來自東方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