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中國有厲行節約的皇帝嗎?他們的政績如何?

古代中國有厲行節約的皇帝嗎?他們的政績如何?

原標題:古代中國有厲行節約的皇帝嗎?他們的政績如何?


文/趙心放


(漢文帝劉恆)


據史料載,古代中國共計有495位皇帝。在漫長封建社會裡的眾多天子中,有厲行節約的嗎?表現在哪些方面?政績如何?請讀者諸君聽筆者一敘。

(一)晒晒古代中國比較著名的節約皇帝

沒人具體統計過古代中國有多少節約的皇帝,筆者在此舉四位在歷史上比較著名的。


——漢文帝劉恆

以前只有草鞋,漢文帝劉恆朝代有了布鞋後,草鞋嘛變成了大眾化的用品。北宋文學家吳坰所著《五總志》載,漢文帝劉恆穿著草鞋上朝辦公。他的龍袍破了,就讓皇后給他補一補再穿,並要求皇后和後宮嬪妃們穿著要樸素,不得在衣裙上刺繡。劉恆當皇帝二十三年,沒有花錢建宮殿、修園林和增添車輛儀仗。有年劉恆想在皇宮中造一個露台,用於宴會和遊玩,因為原有露檯面積小條件差。他詢問造價,工匠們說需「百金」。他說太奢侈了,現在國家貧窮,不造算啦。


他對自己的後事也本著節儉的原則安排。他在遺詔中要求: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銀銅錫為飾,不治墳,欲為省,毋煩民。節儉的美德使他身後也十分受益,二百多年後,造反的赤眉軍攻進長安,他不少前世後輩的陵墓被盜挖,唯獨不動他的墳塋,因為世人都知道裡面只是一些不值錢的瓦器,去盜挖是貼錢做賠本生意。



(宋仁宗趙禎)


——宋仁宗趙禎

宋仁宗趙禎在位期間,邊境較長時間內沒有大規模戰爭發生,社會穩定經濟繁榮,可以說當的是太平皇帝,但他不僅不講享樂,反而十分提倡節儉。一天有個官員送蛤蜊給他。他不向官員表示感謝,也不打聽用啥方法加工後好吃,只是詢問從哪裡運來的、價錢如何。官員回答從很遠的地方運來的,一隻要花28枚銅錢。趙禎搖著頭說:這麼貴,我吃不下去啊!


元代人帖木爾所著《東軒筆錄》中有這麼一個故事:宋仁宗語近臣曰:「昨夕因不寐而甚飢,思食燒羊。」侍臣曰:「何不降旨索取?」仁宗曰:「比聞禁中每有索取,外面遂以為例。誠恐自此逐夜宰殺,以備非時供應。則歲月之久,害物多矣。豈不可忍一夕之餒,而啟無窮之殺也。」左右皆呼萬歲,至有感泣者。按現代語言說:有天早上,宋仁宗起床後給近臣說,昨天晚上我睡不著感覺肚子餓,很想吃燒羊肉。近臣忙問,陛下為啥不下詔叫我們去取呢?宋仁宗說有了一次,以後就會每天殺羊作好準備,怎麼能因為偶爾餓了想吃,開始無止境的殺戮呢?多麼浪費人力物力啊!大家聽了十分感動,有的甚至哭了。



(梁武帝蕭衍)


——梁武帝蕭衍

梁武帝蕭衍字叔達,小字練兒。蘭陵中都里人。南梁政權的建立者,蕭衍是蘭陵蕭氏的世家子弟,為漢朝相國蕭何的二十五世孫。蕭衍在位時間長達四十八年,在南朝的皇帝中名列第一,在位前期在選撥人才、發展生產等方面頗有政績。


據史書載,他不講究吃穿,一頂帽子要戴三年,一床被子要用二年,吃的是蔬菜和豆類,而且每天只吃一餐,工作太忙時,就喝點粥充饑。



(清道光皇帝愛新覺羅?旻寧)

——清道光皇帝愛新覺羅?旻寧


道光皇帝登臨御座就下詔「二停」;一是停止各省包括水果土特產在內的各種對上進貢,因為運費貴損耗大;二是除了日常必要的維護,停止新建擴建皇室的亭台樓閣,因為經過前幾代的建造,皇室居所已經完全夠使用。穿著上嘛,要求「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道光皇帝除了以身作則,還加強教育工作,經常給大臣們宣傳厲行節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大家「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


道光皇帝還在當太子時,有次奉病重的嘉慶皇帝之命外出辦事,回來時在京城城門外吃了一碗羊肉粉條,一直念念不忘那鮮美的味道。過了一段時間他叫太監去買。太監回來說找不到做這生意的人了,如叫御膳房做,需7萬兩銀子建灶和購買用具食材。道光皇帝十分節約,捨不得花這麼多銀子飽口福,但同時對此也產生了懷疑。經過調查是太監想從中渾水摸魚搞貪污。據說,為這事一下子處決了3個人。清朝歷代皇帝每頓飯的菜品有幾十道,慈禧太后更是多達上百道。而道光皇帝呢?他說「朕宮中用膳,每日不可超過四碗。」即如今我們常說的「四菜一湯」之意。



(漢文帝劉恆)

(二)作為一國之君,在謀政勤政的基礎上,厲行節約能為其從政錦上添花

漢文帝劉恆在謀政勤政上卓有成效。他注意發現和使用人才,善於根據國情搞好外交,為了提高農民耕種的積極性,他在春日親自下田扶犁耕地,以作表率。公元前167年,他下令免除農民的賦稅……他在古代中國算得上一個有所作為的皇帝。以後的漢武帝,能實現雄才大略,其物質基礎就是從史稱的「文景之治」開始打下的。如果僅靠厲行節約,劉恆能成為「文景之治」的開創者嗎?


宋仁宗也是個十分謀政勤政的皇帝,尤其表現在他納諫方面。據說包拯在擔任監察御史和諫官時,相當於當現在紀委書記和監察部長吧,屢屢犯言直諫,說得激動時唾沫星子都飛濺到宋仁宗臉上啦,但宋仁宗不惱不怒,邊用龍袍袖子擦臉,邊認真聽他述說,爾後誠懇修正自己的初步意見,絲毫不怪罪這個鐵面無私的人。 宋仁宗一朝還出現了范仲淹和歐陽修等千古流芳的人才,其慶曆初年實施的「慶曆新政」,為以後的王安石變法起到了先導作用。歷代史學家們讚譽他為「守成賢主」。



(宋仁宗)

(三)作為一國之君,如果不謀政勤政,無厘頭的搞節約,或把節約視同摳門,那就反而成了自己從政的敗筆

梁武帝蕭衍信佛之後,不近女色、不吃葷,不僅率先作出表率,還詔令全國的幹部群眾效法,甚至要求對神靈和冥間的祖先移風易俗,和塵世凡人一樣統統都吃素。他規定祭祀宗廟,不準用豬牛羊,一律用蔬菜代替。這個詔令下達後,全國的幹部群眾議論紛紛,全投反對票。蕭衍看到實在擱不平,只好允許用麵粉捏成牛羊的形狀來祭祀。以後老蕭越搞越不像話,濫建佛寺,任由奸臣掌權,造成朝政昏暗。自己幾次脫下龍袍換上僧衣出家當和尚。國家不可一日無君啊,朝廷只好給寺廟捐巨額香火錢將其贖回。最終國內發生動亂,老蕭被叛亂者囚禁,時年86歲的他,餓斃於台城。


「楚王愛細腰,宮中多餓死」。道光年間,後宮中那些穿破舊裙服素麵朝天的的嬪妃,好像一群僕婦;滿朝大臣個個穿著補丁落補丁的破舊袍褂上朝議事,宛若丐幫在開大會。以致有的大臣私下議論道:豈愈奢則愈豐,愈儉則愈吝耶?意思是說,為什麼乾隆朝揮金如土而國庫充盈,而今如此節儉卻民生凋敝?



(清道光皇帝愛新覺羅?旻寧)


儘管道光皇帝為大清王朝節省了一些經費,但由於自身謀政資質平庸,缺乏作為國家最高領導者的決策能力,無力挽救清王朝江河日下的局面。在嚴禁或緩禁鴉片煙上遲疑不決,當英國人打進了國門,在主戰或主和上搖擺不定。戰爭本來就要「燒錢」,據說他對開戰需大筆軍費開支感到肉痛,聽聞簽和約賠款可以少開支,還打起過賠款了事的主意。用這種無厘頭的辦法來搞所謂節約,真格成了歷史大笑話。


本文舉的這四個節約皇帝,後世人對他們政績的評價有正反兩方面,從而可以得出這麼一個結論,節約植根於謀政勤政的沃土中,能生根開花結果;反之就會成為無根花草,中看不中用。



(宋仁宗)


【作者簡介】趙心放,筆名趙式,曾從事多類工種和多種企業管理工作。重慶市南岸區作家協會會員。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寫乎 的精彩文章:

朱元璋問斬的第一個開國功臣是誰,為什麼拿他開刀?
《紅樓夢》里林黛玉說「哪門子的姥姥」這句話是對還是錯?

TAG:寫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