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慈誠羅珠堪布』生活中的六波羅蜜多:抱怨、仇恨?還是用愛回答?

『慈誠羅珠堪布』生活中的六波羅蜜多:抱怨、仇恨?還是用愛回答?


全文為筆記整理


若有疏漏

歡迎指正





生活中的六波羅蜜多


慈誠羅珠堪布






大家晚上好,現在開始講《生活中的六波羅蜜多》,其中持戒和布施已經講過了,現在繼續講忍辱。從大乘佛教講,如果沒有修好忍辱、控制好情緒,經常生氣、發怒,我們常做的善根立刻就會失毀,這在《入行論》中有詳細說明。大乘佛教認為,貪嗔痴所有的煩惱中,最嚴重的問題就是憤怒,因為一個人的心裡有憤怒,就做不到慈悲。內心沒有慈悲心自然也就無法有菩提心,二者是對立的,這是很大的阻礙,所以很嚴重。


 


從我們生活的角度來講,如果沒有把自己的情緒控制好,平時很容易生氣、發火、憤怒的話,家庭就不會和睦,社會就不和諧,同事、道友間的關係也會經常發生很多問題。所以從佛法和世俗角度來看,控制憤怒都至關重要。


 

世俗知識除了心理學有一點點,其他幾乎沒有一個有效的方法。但心理學很多都不治本,方法都很淺顯、簡單,只能控制一些表面問題。

心理學對於平時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的貪嗔痴,是沒有辦法的。世俗人認為貪嗔痴是我們的常態,因為認為這個不是精神疾病,就不去治療。


 


心理學是當心已經不健康的時候,才採取措施控制一下。平時的貪嗔痴不去管,世人覺得這是常態,不認為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尤其不認為這是心理疾病。所以心理學也不去治療,也治療不了。


 


我們唯一能從大乘佛教中尋找一些解決的方法,這非常重要。憤怒對我們的身體有很大傷害,對人際關係、工作、學習以及修行各個方面都有深遠影響。平時,情緒似乎非常不好控制,反而像身體、語言還稍微好糾正一點。我們在這方面從未做過系統訓練,因此很難。如果稍微努力的話,情緒是很容易控制的。只要有相關知識和方法以及適當投入,也許情緒的控制比身體、語言的控制還容易。不能控制,究其原因是方法不對。平時我們頂多知道點書本層面的道理,因此才在實際中發揮不了作用。


 


那麼怎麼樣能使情緒得以緩解呢?今天就昨天的話題繼續補充說明:


如有人侮辱我們的時候,我們應該保持什麼樣的心態?有人待我們以不公、抱怨和傷害,面臨這些抱怨、怨恨或危害時,應該如何調整自己呢?


 


世俗的方法是立即還手、還口,但小到家庭,大到人類歷史,這種方法從來都沒有解決過什麼問題,反而矛盾更加激烈。這並非成功、有效的方法,那到底有什麼有效辦法呢?


 


我們昨天講過了,學佛實際上就是讓我們學會懂得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不要老是鑽牛角尖,煩惱解決不了,嚴重的甚至會導致犯罪。從佛教的角度來講,就是犯戒或導致十不善。所以首先就是把情緒控制好。昨天講了五個重要的控制方法,這五個觀念都非常重要。







 


一是用慈悲心來控制。


人世間所遇到的所有人:認識的、不認識的、熟悉的、陌生的、對我們好的、或者是我們喜歡的、討厭的……如果我們自己的心態正確,用一個正面的心態去對待他們,那麼所有人對我們都有幫助。對我們好的對我們有幫助,對我們不好的,表面看上去是負面力量,但是讓我們快速成長,修行更上一層樓。因此這些我們陌生、熟悉、討厭,喜歡的所有人,對我們都有恩德和幫助。


 


如果從思維佛教「眾生如母」角度看,所有人都曾是我們的父母,如果不用這個思路,那麼我們也有另外的思考方法。從現實角度而言,這些人對我們仍然具有恩德。


 


通過他們的言行舉止讓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對人生和世界有全新認識。平時別人對我們的恩德,我們一般會認為,對我們說兩句好聽的,送點東西,需要的時候伸出援手,為我們付出的行為才叫「對我們好」,其他隱藏的推動與提升卻看不到。我們不要只看表面,深入思維我們會了解到,每個人的出現形式都有意義。


 


從佛教修行角度來講,佛菩薩、上師與眾生對我們的恩德等同。沒有眾生我們根本無法修行。沒有眾生,我們對誰發慈悲心呢?沒有眾生,修持布施、忍辱等六波羅密多怎樣進行?這些都需要眾生。有眾生我們才可以布施;有眾生我們可以去持戒;有眾生我才可以修忍辱... ...


 


因此無論從世俗還是佛教的角度,所有人都有一些正面的恩德。雖然這個人當下對我不公平,我認為不合理、不對,他侮辱了我。但無風不起浪,也許中間確實是他的錯,也許是我的錯,也許我們雙方都有錯,不管怎麼樣,這肯定是有很多很多的因緣,並非如我們想像的那麼的簡單。


 


我們可以進一步思考,為什麼他偏偏要侮辱我,而不是別人?我自己是不是也有問題?這些條件是不是也跟我自己有關係?


 


雖然現在他對我不好,但另一方面他也的確給我帶來很多正面的警醒。這樣思考後就達到一個自他身份的平等,從而產生正面的感情,削弱了敵對意識,自然就會讓我們的嗔恨心、憤怒得以控制。


 


唯法想。


 


平時我們不了解空性的時候,這句話我們有點不太能夠理解。比如說:明明有人侮辱我的人格,但是佛教說:沒關係,其實並沒有人來侮辱你的人格,而且你自己也不存在。從世俗層面來看,有點令人費解,明明都是存在的啊,為什麼佛教要跟我說什麼都不存在呢?


 


《入行論》中的解釋很重要,我們平時也要學會這些思維方式,這是除了佛教以外的其他學科、領域或知識當中找不到的。


 


唯法論。


 


我現在為什麼憤怒?因為現在對方侮辱我,說我的壞話、罵我,所以我現在很憤怒。


 


對方怎麼樣罵我們、侮辱我們的?比如說:對方叫帶有侮辱性的綽號,眼睛有問題的就說「瞎子」,腿有問題的就說「瘸子」等等。這些語言在佛教中叫「粗語」,別人粗語罵我,我肯定火冒三丈。


 


這時我們要靜下來想一想:我覺得他說了我的壞話,所謂的「壞話」、「綽號」是個什麼東西呢?


 


如果他是在說我的眼睛或者我的腿,但我的眼睛自己又不會生氣,我的腿被說成「瘸子」它不生氣,那麼誰生氣了?就是我的意識。意識現在不開心了、怒了。但問題是,別人並沒有說意識有問題。







 


我們的意識誰看得見呢?誰都看不見,對方肯定也看不見。對方罵你瞎子時,根本不是在罵你的意識,罵的只是肉體的,但為什麼意識要生氣?這個綽號是我肉體的綽號,不是我的意識的綽號。那麼為什麼現在我的意識就冒出來氣得一塌糊塗?就開始不高興了呢?


 


此時我們要與意識對話:「對方沒有罵你,罵的是眼睛。眼睛和意識毫無關係,完全是兩個不同物質。就像倒一杯水,意識是水,杯子是肉體,它們可能暫時在一起,但卻是不同的兩個東西。如果有人罵杯子,是不是在罵水呢?當然沒有罵水,他沒有說水不好,是說杯子不好。人家在那說杯子的時候,你水為什麼要生氣呢?」


 


同樣的道理,這時候要問問我的意識。人家說腿是「瘸子」,眼睛是「瞎子」,但是沒有說你意識任何的壞話,那麼你現在為什麼要生氣呢?這個時候我們的意識自然就會說「他侮辱我」,那麼我們進一步了解他怎麼侮辱你了?


 


「他不是說『瞎子』和『瘸子』嗎?」


 


「瞎子、瘸子跟你意識有什麼關係呢?你又不是瞎子、瘸子。為什麼就認為是侮辱你了呢?根本就沒有侮辱你。」


 


如此分析之後,我們自己也有點莫名其妙起來,都不知道為什麼要生氣了。因為意識和肉體二者是完全不同的物質。




「總之他說我的壞話了。」意識再庸人自擾。


「他沒有說你意識的任何的缺點,怎麼就說『你的』壞話了呢?」


「他說我的眼睛是『瞎子』、我的腿是『瘸子』,這不就在說我嗎?」


「腿和眼睛屬於肉體,是外在的物質。跟你意識的屬性都不一樣,就跟杯子和水的關係一樣,所以他根本沒有說你。」


 


那為什麼意識要生氣?這種憤怒是怎麼樣產生的呢?就是意識將肉體盲目當做了自己。比如說:水是沒有思維的,假設水有思維,就會把杯子當做自己,這肯定是一個錯誤理解。


 


水跟杯子過去沒有任何的關係,來自於不同的地方。現在也沒有什麼的關係,只不過兩個臨時在一起而已。未來水和杯子也不會有任何關係,各走各的,各自分開。如果水把杯子當做自己的話,那肯定是水的錯誤。


 


同理,我們的肉體和精神,過去也來自於不同地方,未來也會分開,各走各的路。只不過當下暫時聚集,並不是肉體變成了意識,意識變成了肉體。


 


暫時聚合的時候,意識錯把肉體當作了自己,人家說肉體的缺陷,肉體也沒有不高興,但是沒有任何關係的另一個物體(意識)就生氣了。但肉體怎麼可能是意識呢?過去你們來自於不同的地方,未來也會走向不同的地方,現在也是一個暫時的關係,實際上根本沒有其他的關係。但因為先天性的錯誤理解,把肉體當做了自己。所以人家說肉體的缺陷,意識就以為在說它,然後它就生氣了。


 


這樣深入分析的時候,我們發現,原來所有別人對我的語言上侮辱性的攻擊所導致的這些煩惱,都是從這個盲目的錯誤理解上產生的。這個錯誤的理解在佛教中別稱為「無明」,即愚昧無知。







 


愚昧、無知、無明導致了這樣的憤怒。實際上,分開來看,所謂人,除了內在的精神和外在的肉體之外,人不存在。別人說我壞話的時候,他說的是肉體的缺陷,除肉體以外,還有一個精神(意識)存在。這是意識的錯誤,肉體根本不是意識,所以根本沒有必要生氣。這種生氣,實際是意識錯誤的理解導致的。我們知道這一點,就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


 


唯法除了精神和物質之外沒有別的。不要以為還有一個「自我」存在,只有這兩個物質而已。除了這兩個事物,所謂的人和「我」,是意識在精神和物質之上創造出來的抽象概念,根本不是一個具體的東西,具體的東西只有肉體和精神。肉體和精神的組合體之外產生了另外一個抽象的概念,「自我」。


 


所以意識就盲目認為對方在說「我」,他說的「瞎子」、「瘸子」就是說我的。這是一個錯誤觀念導致的生氣,這叫做唯法。我們要深入思考唯法二字,這很重要。


 


另一方面,「語言的攻擊」,實際對方沒有說任何壞話,所有的聲音就在我們的大腦裡面。之前我們多次提到,連科學家都是這麼認為的。所謂的語言的溝通、好話、壞話,實際上聲音跟別人沒有任何關係。準確地說,這個世界上不存在聲音這種東西。那麼我們現在聽到的是什麼呢?科學家會說,是我們大腦裡面的產物。但佛教的解釋是:眼耳鼻舌身的耳識,也就是聽覺的一種感受而已。科學家跟佛教講的不同的名稱,實際是一個東西。


 


聲音說好話或說壞話都是不存在的。存在的是對方所謂說話,就是他的聲帶稍稍震動,嘴巴邊上產生了空氣壓力波,然後這個空氣壓力波最後通過空氣,傳到我們的耳邊,震動了我們的耳膜。除了這一點之外,什麼也沒有發生過。聲音就是因為震動了耳膜,然後在我們大腦裡面產生聲音。根本不存在一個他說我這件事。




此時我們不知道這個聲音是自己大腦當中的感受。我們認為這個聲音就是他說的,他在說我的壞話,所以我們就開始生氣了。這樣以後我們就應該認真地思考一下,深入思考我們發現問題沒那麼簡單:他說了「我」的壞話,我在哪裡?最終沒有找到我。他侮辱了我,被侮辱的我也沒有找到。




他說我的壞話就是通過聲音來侮辱我。那麼聲音在哪裡?它是什麼樣的東西?觀察發現這聲音又是一個錯覺。只是自己的大腦的畫面。


 


這兩個錯誤的理解導致了憤怒。所以,佛經講所有煩惱的根源就是無明。再準確一點,所有的煩惱本質都是錯誤的理解。因為錯誤的理解所以產生了這樣的煩惱。


 


唯法想需要我們深入地去思考。這個道理明白以後,我們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稍微

理解

了一點點空性

。空性的觀念有強大的力量,就像金剛鑽石可以劃破一切世俗最堅硬的物質,如玻璃、金屬等,它都可以穿透。同樣的,空性如激光,可以把所有東西穿透、破碎。空性稍微理解的時候,煩惱的根源就受到了破壞,這些煩惱也瓦解崩潰了。這個是非常好的方法,我們需要進一步地去思考。但我們不要等到生氣時才去用,那時候可以用,但平時我們需要一定的訓練,只有這樣才能用的上。







 


昨天的五個觀點中,還有一個苦想。


 


是從理解對方角度而言的。比如對方對我們不滿,確實做了一些不該做的事情或說了不應說的話,這個時候我們怎麼辦?幾乎所有人的一貫的做法都是,將所有責任和問題推給別人,從來都不去思考自己有沒有什麼問題。他為什麼要這樣子說我?為什麼以這樣子不公平的待遇對待我而不是其他人?是什麼原因呢?


 


這個肯定是有因有緣的,那麼這個因和緣會不會在我身上?這樣子我們要去思考,要去理解對方。這個時候想《入菩薩行論》當中講的非常的好,《入行論》中的安忍品希望大家反覆閱讀。很多人看書是一天一本或者是一個星期看兩本,這種快餐式閱讀方式用來閱讀佛經就沒有任何意義,用來看小說是可以的,知道個大概意思就行,感興趣的地方稍微多看一下,別的地過一下就完事了。但是對佛經不能這樣。


 


就像吃藥,首先我們把葯吞下去,然後胃去吸收,吸收以後要通過血液輸送到身體的各個部位,要把病菌殺掉我們才能康復,


 


吃藥是這樣,學習佛的智慧也如此,我們先要吸收,吸收後通過血液輸送到身體各個地方,吸收了智慧後,我們再運用到工作、生活上,然後才能夠發揮作用。所以大家平時就要去學、去修。


 


首先,我們嘗試理解對方時,不要只去分析表面上的誰對誰錯,對方為什麼不喜歡我、討厭我?為什麼這麼說、這麼做?一定是他內心有煩惱。如果我要生氣就不要對他生氣,而要對他的煩惱生氣。他攻擊我時,嘴巴身不由己,煩惱讓他失去控制,根本原因不是他的嘴巴和手,而是其內心的煩惱讓他失去了控制,然後說出這樣的話、做出這樣的事,實際上根本原因不是這個人的嘴巴和手。而是他內心的煩惱。


 


如果是有權利的人,那他煩惱時,就會產生巨大的能量毀掉很多東西,無權無勢的小人物就會毀掉自己。這不是人的問題,而是煩惱的問題。因此我們認識要到位,要針對煩惱而不是人。我們要想辦法消滅他的煩惱,他正常了就不會再傷害、侮辱別人,這樣的理解很重要,因此我們要把責任推到煩惱上,針對煩惱本身。


 


石頭沒有嘴,手也沒有嘴,他們身不由己,不是自願飛起來攻擊他人的,只是各種各樣的因緣,一個推動一個而導致了這樣的後果。如果按照「誰打我,我就恨誰」的邏輯,那石頭打你的,你應該恨石頭。


 


如果要找原因那就要找到底,不是找到一半就完了,這很不對。在世俗層面大家以為是常理,所謂常理往往是盲目的,沒有任何理由而產生的。但由於大家都這麼想,頻率多了大家就人云亦云,這種方式就成了「常規」。


 


發生事情要多理解他人,可能憤怒時他連自己都會毀掉,別說其他的了,煩惱來了誰都一樣,包括我自己,因此我現在要理解一下。千萬不要複製這個煩惱,憤怒對憤怒,那是很糟糕的。


 


以上的思維方式,除了佛教以外,在別的學科中是很難找到的,但這是真正的事實。







 


另外一個讓我們產生憤怒的原因是我們自己。


 


當沒有煩惱時,平時的生活中,我們挑剔、計較、不耐煩,這些都是直接產生憤怒的因素。為什麼人會越來越不耐煩呢?現代人生活壓力大、脾氣越發暴躁,久而久之人就難以承受。內心越來越浮躁、越來越不耐煩,這都是內心無法承受的標誌,長此以往就可能導致抑鬱症。而百分之八十的抑鬱症患者都想自殺,這是很嚴重的問題。


 


為什麼我們越來越不耐煩?這不是沒原因的。不耐煩會直接導致煩惱,於是別人說一兩句就開始憤怒。因此,我們日常中不要過於挑剔、完美主義。工作上的有些完美主義很好,但任何事情都要求完美是需要代價的,這個代價就是煩惱。煩惱將心變得越發挑剔、計較和不耐煩。即使對我們恩重如山的父母,我們也是如此,原因在於我們無法控制壓力。


 


我們需要調整。發現問題時,要看看是否需要做到所謂的完美。有些能盡量完美,有些就不能。很多客觀條件不允許,再不調整,心裡有很多壓力,這就導致非常多的煩惱。比如一個人本來能背一百斤的包袱,如果超重而非要背,肯定就是受不了。我們必須為生活而減負,把自己逼到牆角可能不是很好。


 


《入行論》是一千多年前的經典,但對現代人的心理分析卻非常透徹。現在我們學到的都是外在的自然規律,對內在的自然規律我們卻一無所知,甚至連科學家也不明白。科學了解一點意識,實際根本不知道大腦細胞是如何產生意識的,連意識的本質都沒搞明白。從其他學科上找到答案就更難。


 


但對於意識,大乘佛教中卻有成功的分析方法。我們要學會有耐煩心,如何學會呢?想不耐煩就能不耐煩嗎?我們要從源頭開始。事情總有原因,複雜的人際關係、工作、生活的壓力讓人無法承受。表現已經顯現,身體亞健康,精神也趨於崩潰,調整迫在眉睫。


 


修慈悲心、菩提心是可以直接斷掉仇恨的最好方法。佛教空性、無我、寂止的禪修都有幫助。當遇到別人惹我們的時候,我們去理解對方。因為每個人都有壓力,種種壓力逼他至此,他認為這是正常的。但從道德方面他不會覺得自己的作為很漂亮,只因煩惱進入了他的意識體系,人根本無法思考,一切都來不及,煩惱就驚濤駭浪地席捲了我們。如此設身處地去理解,抱怨和仇恨是容易放下的。


 


一開始的一點憤怒都全部控制下來有點難度,但控制其不上升為仇恨較為容易。在打坐時心會慢慢靜下來,生活遇到問題就比較淡定,會有平常心對待,有可能煩惱也根本不會產生。即使產生,幾分鐘就可以消失。但沒有恰當的方法,我們是無法做到這一點的。


 


這次講的忍辱有三種:


 


1、耐他怨害。


忍耐他人的怨害。


 


2、安受眾苦。


忍耐各種各樣的困難,如學習、修行中的困難都要克服,這很重要。


 


密勒日巴大師等歷代修行人,他們是如何克服重重違緣精進修行的?過程中吃了多少苦?克服了多少困難?跟他們一樣我們做不到。但千分之一、萬分之一或百分之一我們也要努力去做。其實禪修班的打坐要求是很低的,一天一個小時,特殊情況做不到時,周末或別的時間可以補,因此要求不高。


 


剛開始打坐的確不適應,腿疼、無聊等,但一逛街、看電視,一個小時眨眼過了,但打坐一小時就覺得是十小時。枯燥讓初學者很難堅持,甚至放棄,不願意去修。此時我們要思維過去成就者的事迹。連世間的成功者,如頂尖五百強企業人,他們也是克服很多困難才到今天這步的。佛教的修行人是如何克服困難達到佛教五百強的?佛門成功人士不是輕鬆就獲得的,每個成就和收穫都是無數付出兌換的,並不輕鬆。因此希望在修行上有所成就,也要有相應付出,稍微有點腿痛、枯燥、不舒服就放棄,那我們也不可能有什麼修行成果。付出、用功很重要,越用功越有成就,世俗的學習也是如此,道理一樣的。


 


我們生活工作壓力大,回到家很疲憊,再打坐很難。早起一小時打坐也很難,因為有的人本來需要每天早起上班,單位又遠,但我們要克服這些困難,如果這點都不能克服,那修行就不會成功。







 


為什麼我們修行要用功呢?


 


為了一點錢、地位、權利、名聲我們也要付出很多,但它們最終帶來什麼說不清楚。因為我們的價值觀覺得那些很重要,所以願意付出,而我們把百分之五或十的功夫用在修行上也不錯了。事業上十幾年的短暫輝煌我們很願意付出,為了解脫,這個永久性的目標而修行,我們付出什麼也是值得的。


 


我們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這就是修行的動力,這個觀念時刻都會鼓勵我們去修行。比如打坐覺得累、想放棄時,想一想:如果修行能得到名利的話,我還會放棄嗎?肯定不會。但世俗的短暫成功我都願意付出,為什麼長遠的利益我卻輕易放棄呢?這樣的自我鼓勵很有必要。


 


修行也不能過多影響家庭生活和工作。每個人都要生存,很多夾心階層上有老下有小,還有很多眷屬依靠我們。假如修行過分影響工作,也就影響了生活。一個人的生活被影響還好,畢竟是你自己的選擇,但家裡的老老小小卻不願意被你影響。


 


合理安排時間,每天我們有二十四小時,什麼時候打坐修行?什麼時候生活、工作?八小時以外如何安排?特殊情況下,來不及時也沒事。靈活安排,不要太死板。如果我們只有生活工作的付出,卻不願修行,名利可能有一點,但肯定不幸福,不說下一生,這輩子就不會快樂,因為精神空虛、浮躁。名利無法帶來快樂,這是肯定的,但我們不了解名利的真實價值。當名利跟我們還有距離的時候,我們自以為名利能帶來一切,其實名利不僅做不到,還會帶來無數壓力。我們從身邊的人身上也看得到。但很多世人就把名利當成唯一目標,每個人有錢就財大氣粗,有名了就自以為是,覺得有面子,但那只是外在的輝煌,跟內在的幸福無關。我們不要追求空虛的輝煌,那毫無用處。工作、生活、修行三者要合理安排,工作讓我們有物質,修行讓我們有豐富的內心,如果人世間有幸福存在,二者合一時也許是,否則人世間不會有什麼幸福。


 


很多人想給家人好的物質,但精神失去平衡,物質再多也毫無用處。物質頂多給家人創造好的條件,但精神上的空乏也許還會給他們帶來更壞的影響。內心世界如同發射台,內心空虛時會不斷釋放負能量,身邊的人首先就會感受到,並讓他們不快樂,也就是家庭成員,因此精神和物質誰能帶來最終的利益呢?


 


我們不要走極端,條件成熟時,不用工作或顧忌家庭的情況下你可以選擇全職修行,這很好,但沒有這個條件時就要接受並面對現實。學習中大家要努力,這需要犧牲,即使少了一些吃喝玩樂也值得,也是可以接受的。


 


雖然學習和修行的過程當中有一點點累,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也有很多的收穫,這個收穫也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幸福快樂。我們付出了一點點辛苦,但換來的是更有意義的。從這個角度去考慮,聞思修行的過程,時間要合理安排了,稍微累一點、辛苦一點也不要放棄。




第三,法思勝解忍。


對法的安忍。佛法不要求我們盲目接受任何說法,不但不這樣要求,還鼓勵我們去思考。首先我們要搞清楚什麼是輪迴、善惡因果,盲目接受和盲目反對本質相同,都是迷信。不確定的不要盲目相信、接受和否定。我們先思考,之後得出的結論是什麼就是什麼。


 


法思,即對佛法的思維,以及正確思考佛法僧各自有什麼功德。


 


世界上任何團體、學說和派別都說自己最好,別的都差。但我們必須冷靜,不能盲目接受。思維了佛教講佛法僧的功德、好處和優點,之後思維佛菩薩度化眾生的力量,佛教的緣起、空性、涅槃等主要教義,尤其跟修行有直接關係的理念更要深入思考。


 


很多東西不是思考就能明白的,比如感官。視覺中存在的物體,靠眼睛判斷,但有的東西感官無法判斷。比如桌子長什麼樣子,形狀等是可以靠感官的。但微觀結構,原子、電子、能量等眼睛看不到,但僅因為看不到,就否定微觀結構是錯誤的。


 


意識也無法判斷所有事情的對錯,怎麼辦呢?那我們必須提升感官。科學家不斷升級顯微鏡,從光學到電子,一代代更新,每一次創新都有不同發現。同樣,我們提升智慧後,每一次也會有新發現,每次離真理也更進一步。先把感官範圍中的東西去搞明白,超出思維、感官範圍外的,等意識升級後再確定。反覆思考之後,我們知道這條路沒有錯,全新的三觀正確無誤,行動也沒有錯,那麼正確的行動就會導致正確的結果。


 


遇到跟常識有衝突的知識時,首先不要盲目否定或肯定,要用意識思維。能力之外的可以肯定或否定。當我們建立了堅固的觀點,再實際修行,直到到達目的地。


 


佛教中的所有行為都要建立在智慧之上,如果建立在盲目的無明或物質上的,就等於是是建立在盲目的三觀上。就像說瞎子,他就盲目以為在說他,而盲目產生的錯誤觀念會導致煩惱。


 


三觀要建立在智慧之上,顛覆舊有的概念,跟著智慧走,這樣可以解決內心的煩惱。


 


斷除部分的煩惱就得到部分智慧,得到一點智慧就斷了一點煩惱,也就得到一部分真理和解脫,於是我們不再被煩惱綁架從而獲得解脫。解脫並不是說我們從這個地球上走到另外一個世界,就得到了解脫。


 


把這個地球當做監獄一樣,然後我們到另外一個地方,就像越獄一般。這種感覺,是我們對解脫不正確的理解。人永遠都會在這個地球上或者是另外的星球上,但不管在哪裡,內心不受煩惱的控制,這就是解脫。


 


這些都需要智慧,智慧不會從天而降,就像讀書需要一天天進步,學佛的智慧也需要付出,也有困難。通過付出得到深刻的智慧,這就是忍耐。對高深的法的不排斥、接受,有一天我們會恍然大悟,這就是對法的忍耐。


 


這次講的主題是「生活中的六波羅蜜多」,生活中我們都用得上。修行要跟工作生活結合,最後我們的修行就變成了生活的一部分。然後通過修行的力量我們整個的生活也就變成了修行,這就是學習佛法最理想的方法。









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靜怡苑?心靈樂園 的精彩文章:

讓阿彌陀佛伴你入眠每一晚
【索達吉堪布】傳講《維摩詰經》21課:佛陀真的會生病嗎?

TAG:靜怡苑?心靈樂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