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楞嚴經 第五卷 第四講

楞嚴經 第五卷 第四講

【阿難雖聞,如是法音,心猶未明,稽首白佛:云何令我生死輪迴,安樂妙常,同是六根,更非他物?】

阿難雖聞如是法音,就是十方諸佛同時說的這個法。心猶未明,還是不明白,不能開悟,不能圓銷頓悟。他就向佛表白了,稽首白佛:云何令我生死輪迴,安樂妙常,同是六根,更非他物,什麼道理?他心不明了,令我生死,乃至涅槃,同是六根,不理解。

【佛告阿難:根、塵同源,縛脫無二,識性虛妄,猶如空華。】

佛就告訴阿難說,佛告阿難根塵同源,你的六根跟「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是一個,一個根元,另外的沒有;解脫跟束縛也是一個,無二!原來無一物,何處惹凡塵。識性是虛妄的,像空中之華一樣,空中本來沒有華。你六根之內的報身屬於有情的,「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屬於識外的塵境,它屬於無情的。記到!一個有情,一個無情。你的根所得的報身是屬於有情的,「色聲香味觸法」外頭的境界相屬於六塵,是無情的。你的根,這個根是指著無論塵與識,這兩個根元是什麼呢?一個是你八識的見分,屬於心法,這是六根。一個是八識的相分,這是色法,色法屬於塵。這個記到。你根內八識的見分,這叫心法。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這八識,這八識都是心法,屬於見分。「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屬於相分,相分屬於色法。你所執著的,內:有情的身心根身世界,外: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只是見分跟相分的分別妄想而已。色法跟心法沒有兩個,有情跟無情也是一個,一個是有情世間,一個是無情世間。

相法依著自證法而起的,相法跟你的見性的性法兩個是一個。咱們經常在起信論上講過多次,當你一念不覺妄動,這一念妄動這叫無明,妄動不明;求明而反而不明,求明而不明,這叫妄動。這妄動就生出來「無明不覺生三細」,業相、轉相、現相,這個是根本。這是根,這是見分。「色聲香味觸法」是轉識而後,業相本身都是自心的,轉了妄現境界。沒有境界相,內心的。內心生的一個見分、一個相分,見分要緣相分而產生一切境界相。這大乘起信論講的「一念不覺生三細」,這都在內心當中;待一緣境界相了那就複雜了,「境界為緣長六粗」,就是外頭一切的妄境。識性是虛妄的、是空華的,沒有!這就是妄境。你的束縛跟你的解脫都是妄想、分別、執著的,自己的見分妄現相分,色法跟心法原為一體,束縛跟解脫是你的心,縛跟脫是一個,不是兩個。所以解六結、越三空,這一段經文就講這個六結、三空。「眼耳鼻舌身意」這六個結結成的把它解開,好比我們系個疙瘩,本來沒有,你自己妄系的。拿一條帶子你結成六個結,那就結縛了,就不是一條帶子了,就是六個結了。原來什麼都沒有,就是一條帶子,妄系的結成六結,解六結、越三空就是這個含義。

相關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古聖先賢的四種典型人格
楞嚴經 第三卷 第五講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