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失棟樑,一周內3位巨星辭世,致敬致哀!
來源:澎湃新聞、人民日報微信(ID:rmrbwx)
科技領域噩耗頻傳,截至9月22日,已先後有3位院士辭世。
9月16日
中國科學院院士閔乃本去世
9月16日,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材料學家、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閔乃本因病醫治無效,在南京去世,享年83歲。
閔乃本,1935年8月出生於江蘇如皋,1955年9月進入南京大學物理系學習,1959年9月留校任教,歷任南京大學物理系(物理學院)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1982至1984在美國猶他大學物理系任訪問副教授,1987年獲日本東北大學理學博士學位,2001年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1991年,
閔乃本
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閔乃本於20世紀60年代初開始從事晶體生長、晶體缺陷與晶體物性研究。此外,他曾參與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的制定,對促進我國科技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推動了量子調控等重大研究計劃的設立和實施。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經國際小行星中心和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命名國際編號為(199953)號小行星為「閔乃本星」。
9月20日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逝世
9月20日,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隧道及地下工程專家、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北京交通大學教授王夢恕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1歲。
王夢恕,1938年12月24日出生於河南省溫縣,1964年畢業於唐山鐵道學院橋隧系隧道工程專業,獲碩士學位,畢業後分配到鐵道部北京地下鐵道工程局施工處任專題組長,北京地鐵指揮部副指揮長、總工程師,1997年任北京交通大學土建學院隧道與地下工程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
1995年,王夢恕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王夢恕院士從事鐵路工程科技工作半個世紀,在隧道及地下工程的理論研究、科學試驗、開發新技術、新方法、新工藝以及指導設計、施工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對促進我國隧道建設技術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官方訃告稱,王夢恕有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是第九屆、十屆、十一屆、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九屆、十屆全國政協委員,他十分關注教育等民生問題,並積極推動中國鐵路事業的發展。
9月21日
中國工程院院士徐德龍逝世
9月21日,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無機非金屬材料專家、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原校長徐德龍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66歲。
徐德龍出生於1952年8月,甘肅蘭州人,1976年畢業於西安冶金建築學院,1983年獲得南京化工學院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碩士學位,1996年獲得東北大學鋼鐵冶金系鋼鐵冶金專業工學博士學位。
2003年,徐德龍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徐德龍曾任中國工程院黨組成員、副院長、機關黨委書記,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
徐德龍是我國在硅酸鹽工程領域的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在水泥懸浮預熱預分解技術、粉體工程等方面取得多項重大成果。此外,他還主持設計了全世界最大的冶金工業渣水泥生產線,在20多家鋼鐵企業推廣應用,各項指標居國際先進水平,實現了工業廢渣的資源化。
國失棟樑
沉痛送別
※蔣校長 | 如此敏感時刻,中國為什麼要加大市場開放力度?
※蔣校長 | 有意想不到的戰略意義 這就是中國如此重視北極的原因
TAG:環球洞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