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程和結果,哪個更重要?
空地上的奶牛
在開始今天的頭腦風暴前,我們先來看看下面這個小故事。
鎮上要舉行「奶牛之星」的評選,剛好,一個農場主養的奶牛在評選中脫穎而出,獲得「產奶之星」的榮譽稱號。在回農場的路上,這個農場主應邀到一個朋友家吃飯,就把奶牛栓在了附近一片空地的大樹上。但是,在和朋友敘舊的過程中,他總是擔心奶牛跑了。於是,在午飯開始前,他忍不住趕去遠遠地看了一眼,看到了奶牛身上熟悉的黑白相間的形狀。還好,奶牛還在,農場主忐忑不安的情緒這才舒緩了。傍晚,這個農場主告別了朋友準備回家,來到空地上時,他驚訝地發現,一塊黑白相間的紙板緊緊地纏在了栓奶牛的樹上。而奶牛雖然還在空地上,卻躲在了其他大樹後頭。原來,他之前遠遠看到的並非奶牛,而是這張形似奶牛的大紙。很明顯,農場主錯把這張紙當成自己的奶牛了。
那麼,問題來了,雖然奶牛一直都在空地上,但農場主在午飯前認為的奶牛在空地上是否是正確的?
有人說,既然當時奶牛的確在空地上,也就是說結論沒有問題,所以農場主在午飯前的判斷也自然是正確的。還有人認為,事實上農場主看到的並不是奶牛而是一張大紙,這說明他判斷的依據是錯的,雖然誤打誤撞蒙對了結果,但既然推出結論的過程都是錯的,他當時的判斷也自然不能說是正確的。
這就是關於認知理論的著名思想實驗「空地上的奶牛」。以上這兩種想法都各有各的道理,不知你同意哪種觀點?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顯然,這兩種不同觀點的分歧在於,當我們說自己知道了某個信息時,判斷其正確與否的依據是否也應該包含獲取這個信息的途徑。簡單來說,到底是結果更重要,還是論證過程也和結果一樣重要?
我們不妨暫且拋開農場主和奶牛的麻煩,看看其他職業的人對過程和結果的問題怎麼看。
假設有一天,你的數學老師給你們布置了一道很難的幾何證明題,你絞盡腦汁,畫了好幾條輔助線後終於勉強做出來了。然而,作業發下來後,數學老師還是給了你0分,因為你的證明過程和思路全都錯了。雖然你最後看似得出了題設需要的結論,但你並未掌握正確的定理,只不過是天馬行空、自說自話地「撞」對了答案。
顯然,在數學老師看來,知其然固然重要,但知其所以然才可謂是正確認識事物的關鍵。否則,在依據錯誤的前提下,即使證明了結論,也實則一頭霧水、本末倒置。所以,如果站在數學老師的立場,農民當然是不知道自己的奶牛在空地上的。因為,「知道」不僅包含了信息本身,也必然離不開正確認知的過程。
程序要不要合法?
說到論證過程,我們不妨再來聽聽警察和法官的意見。
最近,某市發生了一樁連環殺人案——多名婦女接連被殘忍殺害了。憑藉多年的辦案經驗,警察迅速將犯罪嫌疑人抓捕歸案。在審訊嫌犯的過程中,雖然他極力否認,但憑藉敏銳的直覺和觀察,警察斷定,眼前的嫌犯一定就是兇手。
但是,無論警察們如何審問,嫌犯就是拒不承認犯罪事實。苦於還沒找到確鑿的證據,警察們採取了刑訊逼供的方式。經過了幾天嚴苛的拷問,嫌犯最終「屈打成招」,承認了犯罪經過以及事實。
對於警察來說,這或許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結果,既多了一項業績,又沒讓犯罪分子逃脫恢恢法網。然而,即使警察有100%的把握肯定自己的判斷,在依據不足的情況下採用逼供的方式結案,也使得這個可能是正確的結果喪失了正義的基礎和合理性。
更大的問題還在於,萬一警察的判斷錯了呢?就像農場主看到黑白相間的紙板而以為是奶牛,如果奶牛真的跑了,他豈不是悔之不及?近年來,刑事冤案屢見不鮮,就是緣於警察破案過於注重結果,而不注重偵破過程的正確性。
我們不妨繼續假設。在法庭上,嫌犯突然改了口供,還將警察刑訊逼供的事抖了出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是法官,又會何去何從?
顯然,即使你在心裡也有99%的把握認定嫌犯就是兇手,但在證據不足的情況下,無罪推定原則決定了你必須放棄唾手可得的正確結果。最後,由於證據不足、警察辦案程序不合法等原因,犯罪分子應該被無罪釋放。
可見,對於警察和法官來說,程序的正義和合法甚至比結果本身更重要。顯然,做結果正確的事固然沒錯,但在很多情況下,在過程中正確地做事才是決定真理或謬誤的關鍵。
求甚解才有進步
其實,對於方式和依據的苛求不僅是某些職業的準則,在很多情況下,追求過程本身也讓我們生活得更有意義和品質。往大了說,是這種求甚解的態度使人類的認知水平不斷進步,往小了說,對於過程的計較也使我們的日常生活變得更有樂趣。
就拿科學研究來說,獲得正確結論的前提一定是建立在嚴密的實驗設計和嚴格的操作規範之上。而回顧科學發展歷程,後人也總是通過不斷細化和推敲前人的研究成果,不斷解決過程中的疑點和未盡事宜,才使得科學和人類走到了今天。
比如,德國天文學家開普勒提出了行星運動三大定律,他認為,行星繞太陽運轉的軌道是橢圓。但這也只是開普勒根據前人的觀測數據總結得出的結論,也就是說,這個結論正確與否還很難說,因為它的論證過程並不明晰。後來,牛頓用數學論證了行星的運行軌道的確是橢圓,使論證過程更加清晰準確,只有這樣,他才能以開普勒定律為基礎,進一步提出萬有引力定律。
即使是在日常生活中,追求過程很多時候也比結果更有意義。比如,看懸疑劇的樂趣在於了解事件發展的經過,神探到底是如何一步一步通過線索找出真兇。結果如何雖然重要,但這中間推理的過程才是精髓所在,否則電視劇拍兩集就夠了——草草開頭,匆匆大結局;比如坐計程車,如果司機把你順利送達目的地,卻繞了大半個城市,你依然會覺得他喪失職業道德;再比如一對熱戀的情侶,男女雙方總是會不厭其煩地問:你喜歡我什麼?即使他們都篤定對方的真心,但依然覺得自己討人歡心的理由很重要。否則,他喜歡她溫柔時的樣子,她卻以為他喜歡自己張揚的個性,不小心過分「揚短避長」,那才真是陰差陽錯,得不償失。
(本文源自大科技*百科新說016年第3期文章)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