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機器會搶走人類的飯碗嗎?

機器會搶走人類的飯碗嗎?

在當代科幻電影中,未來總是被描繪成充滿了不公的世界。少數精英享受著先進的科技和悠閑的生活,而貧困的普羅大眾則在資源枯竭、污染嚴重的世界中苟且求生。然而科幻往往並不是對未來的願景,而是當下所思所慮的映射。所以這其中包涵的其實是對貧富差距的擔憂和對技術性失業的恐懼。

當然,這只是好萊塢大片里的場景,因此衝突與貧富差距註定是情節的賣點。情節是否合理並不是導演首要考慮的因素。然而這些邏輯矛盾在人們的思想中根深蒂固,使我們無法看清我們的世界正往何處去。

機器會搶走人類的飯碗嗎?

1科技創造財富

如果我們想要在真實世界中舉出精英享福、群眾受罪的範例,我們應該從過往的歷史中尋找,而不應想像未來。前工業社會的決定性特徵就在於其缺乏科技,導致效率低下,大多數民眾都需要進行長時間的手工勞作來維持生計。

我們現在的世界以科技的廣泛應用為特徵。科技使人事半功倍,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創造財富。

然而不論何時,新科技都會減少工作量,帶來失業。但科技存在的意義正在於此——讓機器工作,解放人力。從短期來看,對於失業者來說,這無疑是個問題。從長期角度看,如果考慮到整個社會——而不只是失業人員——益處是明顯的,然而相較於新失業人口帶來的陣痛,更明智的長期利益總是更難為人所見。如果我們只顧眼前,可能會產生這樣的印象:科技為少數人謀利,給大多數人帶來貧困。事實上,情況恰恰相反——科技為大多數人創造了財富,造就的經濟弊端只是暫時的。

科技發展與失業間的關聯早在數世紀前就為人所關注了。亞當·斯密在他1776年的經濟學經典名著《國富論》中就曾寫道:「一個勞動者,如果對於這職業沒有受過相當訓練,又不知怎樣使用這職業上的機械,那麼縱使竭力工作,也許一天也製造不出一枚扣針,要做二十枚,當然是決不可能了。但使用了必要機械設備,一人一日可成針四千八百枚。」言外之意,扣針製造機的發明讓每一名工人有工作的同時就讓4799名工人丟了飯碗。然而其中隱形的社會利益在於扣針製造成本的銳減。生活成本降低,省下來的錢就花在了其他商品和服務上,在其他產業中開闢了新的工作需求。顯然,對整個社會來說,凈利益是巨大的,而失業也並非真的失業,只是勞動力從一項產業轉移至另一項產業而已。

美國農業史就是這一過程的絕佳註解。美國人口普查局報告,1870年時,農業勞動者佔了所有勞動者的一半,農業技術以手工勞作及馬拉機械為特徵。到1950年時,農業勞動者在勞動人口中只佔不到五分之一,拖拉機和電機已經很大程度上取代了馬。如今,在21世紀,僱農只佔美國就業人口的百分之一不到。無須多言,這並沒有帶來大範圍失業,也沒有使普通勞動者陷入貧困——而是恰恰相反。

1900年,美國家庭平均花費在食物上的開銷高於40%。現在則低於15%。食物更便宜了,從食物上省下來的錢用在了其他花費上,而普通美國人得益於農業科技的進步,變得比之前富裕多了。

機器會搶走人類的飯碗嗎?

2這次會不同嗎?

近年來在技術性失業領域最有影響力的作者馬丁·福特在他的著作《未來之光》和《機器人時代》中似乎認同技術進步創造財富,但宣稱這次情況會有所不同。福特的重要論點即:在人類歷史上,破天荒頭一次,科技進步使廣大人類勞動力受到被永久淘汰的威脅。

想想農業革命革掉了美國一半的農業勞動力,再想想工業革命帶來的相似震撼,馬丁·福特「這次會有所不同」的論斷難以讓人信服。經濟原理並沒有改變。如果放在19世紀,當蒸汽機替代成百上千人工作;或是20世紀,拖拉機和其他科技在50年內讓一半的勞動者失業,福特大概也會得出一樣的結論。顯然,羅斯福夫人對此也心有戚戚焉,她在1945年寫道:「今天我們已經到達了生死存亡關頭。只有當節省勞力的設備不會搶工人飯碗時,它們才是有用的。」

當和經濟扯上關係的時候,「這次不一樣」是幾個世紀以來的常見論調。然而今天仍沒有比過去更有力的證據證明人類將被淘汰。

福特引用了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薪資水平長期停滯作為證據。然而當審視財富時,薪資並不是一個最重要的參數。薪資與通脹、移民及其他因素息息相關。而當我們以花在食物上的收入比例為參照時就會發現,自20世紀以來,這一指數一直呈穩定下降趨勢,到了70年代也從未停止。1970年,美國人均食品消費佔收入總額為13.9%,1980年降至13.2%,1990年為11.5%,2000年9.8%,2010年9.6%。美國人財富的另一象徵是家庭車輛佔有率。1969年,80%的美國家庭有私家車,32%的家庭有兩輛或以上汽車。到2009年,92%的家庭有車,58%的家庭有兩輛或以上汽車。這顯示了財富的穩定增長而非下滑。這正是過去40年中科技發展賦予我們的。

機器會搶走人類的飯碗嗎?

3變革的腳步

無可爭議的是,科技發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進著,而且將持續加速。因此,長期的益處和短期的問題都會加劇。對絕大多數人而言,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短期問題是最顯著的,尤其當我們的親朋好友失去工作時。

幸運的是,當機器取代人力時,我們都參與其中幫助現代世界完成這一轉變。在維多利亞時代的倫敦,工人階級要獨自應對機器給人類帶來的沉浮。在20世紀30年代,社會也幫不上那些在大蕭條中失去生計的人們。不過現在,憑藉著科技為社會增加的財富,社會就能夠對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手,渡過難關。

機器會搶走人類的飯碗嗎?

4貧富差距

或許我們真正介意的不是失業而是貧富差距。恐懼並非源自機器人做了我們的工作(這其實是好事),而是因為失業斷絕了我們賴以謀生的手段。簡單說,我們習慣於將自己看作為富裕的精英勢力打工的人。民間盛傳的觀點是社會不平等在加劇,資本主義、全球化和科技正是背後的黑手。

恕我不敢苟同。

科技效率創造出財富,並同時提升了富人與窮人——包括最貧窮的人的生活質量。過去如是,將來亦如是。畢竟,在古代,從井裡汲水和在田中耕地的可不是王侯將相,而是普通老百姓。機器化的受益對象是勞動的人。

貴族總是享受著閑暇時光和優渥生活——而現在普通人也可以做到了。我們的祖先在田間辛勤勞作,但一次洪水或饑荒就足以讓他們撒手人寰。現在你和我都衣食無憂(假定如此),還可以有空餘時間來閱讀和寫作這樣的文字。

生於1900年的普通美國人一周平均工作60小時,平均壽命47歲。而現代美國人一周平均工作40小時,平均壽命78歲。

事實上,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多的人能夠獲取財富。凱撒大帝統治的古羅馬帝國佔據了世界三分之一的經濟,可他連最基本的醫療保障都沒有。成吉思汗統治的疆域從中國一直延伸到歐洲,可他沒有手機可用,沒有飛機可乘,也沒有電視可看——這些我們今天習以為常的活動他都沒享受過。我的意思是什麼呢?相較於習慣了錦衣玉食的富人,窮人更能體會到隨時間不斷增長的財富帶來的好處。而讓普通人的財富增加的推動力正是科技。

如果我們真的想知道科技對改變貧富差距有什麼效果,我們應該放眼國外,將我們與最貧困國家的人作對比。大的趨勢不是貧富差距上升,而是下降。

事實上,20世紀與21世紀的科技進步帶來了令人震驚(通常也是疏於報道的)財富、健康和貧富差距上的變化。

在過去的二十年中,極端貧困人口(日收入為1.25美元及以下)從20億減少為10億。

全球每一個國家的人均壽命都在增加。即使像南蘇丹和安哥拉這樣的最貧困國家,在過去的三十年間,即便艾滋肆虐,人均壽命也從40歲提升到了50歲。

最令人振奮的數據之一是全球範圍內嬰兒死亡率的迅速下降。即使在最貧窮的諸如阿富汗、索馬利亞和獅子山,這一比例也在急速下降。

坊間盛傳的貧富差距擴大忽略了世界上正在發生的事實。一直以來,科技都起著積極的作用。

科技使貧窮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衰減著,與此相反的是人均壽命的延長和疾病的消除。這些都是呈指數上升的趨勢。

機器會搶走人類的飯碗嗎?

5科技加速,費用降低

新科技令人振奮的一點就是它不僅讓富人,同時也讓社會中最貧窮的人受益。事實上,科技是削減貧富差距最有效的利器。好萊塢電影里經久不衰的迷思之一就是延長壽命的技術都貴得嚇死人而且只能被少數精英群體享用。但所有的證據都指向相反的方向。

摩爾定律告訴我們,每兩年計算機處理能力翻一倍會導致每兩年計算機處理器成本對摺。雷·庫茲韋爾為人熟知的技術能力指數曲線圖也同樣適用於成本呈指數降低。

21世紀我們已然看到了科技正在變得何等廉價和具有通用性。2014年1月,90%的成年美國人擁有一部手機。到2014年10月時,64%的成年美國人擁有一部智能手機。

全球格局中的變化甚至更為引人注目。2014年5月,全球有近70億手機用戶,這已經相當於全球人口的95.5%了。

6科技引爆社會變革

科技不僅是創造物質財富的引擎,也是引爆社會變革的強大催化劑。近幾個世紀,財富的飆升帶來了人權和社會態度的深刻變革,這絕非巧合。

印刷革命是現代教育、政教分離及民主的前提。

播種機及收割機使1833年奴隸制的廢除在政治上成為可能。

60年代,節育和洗衣機解放了婦女,社會態度也產生改變。

一次次,科技打破社會藩籬,賦權於少數群體和被壓迫群體。科技是貧窮者和弱勢者的朋友而非敵人。

7資本與貧富差距

關於資本主義及為何必須推翻或取代資本主義的著作浩如煙海。這些作者認為,如果不這樣做,在未來,一小部分精英群體將掌控世界財富,技術性失業會讓除此之外的我們都陷入貧困的深淵。但這並不是對未來的願景,而是卡爾·馬克思對19世紀英國工業革命的願景。

馬克思對工業革命的觀點是錯誤的。大量湧入城市的農民並不是被剝削的,新科技帶來的經濟機遇讓他們的生活變得比之前更好了。科技摧毀農業工作的同時,新的工商業工作應運而生。工廠的建立不僅提高了人們的收入水平,也延長了人們的平均壽命。謀殺率暴跌。饑荒一去不復返。衣食這些基礎生活成本大大降低。社會歧視開始淡化,越來越多的女性投身工作,中產階級中出現了女權運動,成為了社會變革的重要力量。這一切都要拜科技所賜。

馬克思對於未來的貧窮的預言也是錯的。又是同樣的錯誤。馬克思看到世界分化成貧富兩極。在他的世界觀中,少數人掌控了財富及生產工具。馬克思關注的是科技如何讓少數人變得更加強大,但他忽略了科技讓每個人在生活中都獲得了更多的權利,為每個人都降低了生活成本,這對貧弱者尤為重要。

現在,在21世紀,生產工具既掌握在在家上班的科技創業者手中,也掌握在大集團手中。未來,生產工具甚至可能變得完全免費。

或許在某些方面已經如此了。我12歲的兒子就在自製視頻發布到YouTube上。我16歲的兒子正在學習如何編寫智能手機app。促成這一切的科技是完全免費的。

各處的藩籬都在被打破。想寫書出版?傳統出版業的藩籬已經消失,在線工具使任何人都可以零成本出版他們自己的電子書或紙質書。越來越多的音樂被創造並分享。眾籌正在掀起創意的狂潮,來勢洶洶的洪水掃平了准入壁壘。

馬克思錯了——每個人都可以獲得生產工具,即使是貧弱群體。盧德派錯了——科技解放而不是奴役了大眾。今天的末日論者也錯了——更高的效率將創造財富與機遇,使我們脫離貧困。

在中世紀,富裕的少數人擁有土地,土地的所有權使他們控制著佃農。在19世紀和20世紀上半葉,對礦產、鋼材廠、鐵路和石油的掌控使權力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現在,在21世紀的上半葉,知識即力量,像Google、Apple、Microsoft和Amazon這樣的公司是這場較量中的主角。當知識成為力量,思想成為財富,它們便更容易被傳播與分享。只要我們注意不在共享中營造專利和知識產權保護這樣的壁壘,在未來,財富的源泉將會對所有人敞開。

機器會搶走人類的飯碗嗎?

8如果機器人包攬一切會怎樣?

從短期到中期,科技的快速發展將會讓我們變得更高效,消滅更多的工作,創造取而代之的新工作,將成本降得更低,改善生活水平,減小全球貧富差距。計算機和機器人將勝任越來越多的工作,直到,最終有一天,工作被消除而不是被取代,人類再也不需要工作。那時該怎麼辦呢?

思維發散得太遠難免不切實際。還記得馬爾薩斯嗎?根據人口及食物生產趨勢他推測出19世紀將發生全球大饑荒。我們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了。

錯誤來自於對某些趨勢的演繹和對其他趨勢的忽略。與技術性失業同時出現的必然是需要掙錢的人越來越少。

我們來舉個例子。抄寫員製造圖書曾經是個漫長又耗時的過程。書籍製作量很少,只有少數富人才能買得起書。古登堡發明的活字印刷讓抄寫員下了崗,但極大地增加了書籍的數量。抄寫員很快在不斷發展的出版業中找到了新工作。新印刷科技的浪潮磨滅了舊工作,卻也帶來了新工作,同時還降低了書籍的成本,增加了書籍的銷量。

今天,在21世紀,這些曾經被少數人據為己有的書籍出現在了每個人的書架上。我們讀的很多東西(比如我這篇文章)其實都是免費的。那麼想想,假如所有商品和服務都變成免費的呢?

想要窺見未來,這就是我們必須試著去想像的世界。

一種常見的反對觀點是地球的資源有限,隨著時間流逝,資源的價格會因為稀少越來越貴。但是,這樣想就又忽略了科技的效果,尤其忽略了一點:科技創造資源。只有在使用煤的技術被發明之後,煤炭才成為了一項能源。之後,當開採、輸送和提煉技術出現後,石油也成為了能源。因此,科技淘汰就能源,創造新能源。這就是為什麼柴火和馬已經成為歷史,而煤也差不多要成為歷史了。

這也是新產業越來越依賴於軟體的原因。正如庫茲韋爾等人指出的,零邊際成本產業將在21世紀興起,大大降低生活成本,而這或許會給各國政府帶來麻煩,因為政府的經濟和貨幣體系都是建立在堅信通貨膨脹的基礎上的。

認為自動化會讓99%的人失業,讓財富落入1%擁有機器人的人類之手的人犯了一個低級錯誤。他們忽略了一個事實:全自動化會讓商品和服務的成本趨向於零,讓貨幣失去用武之地。在任何情況下,這種情況都是邏輯矛盾。如果勞動者因為被機器取代而失去了生產力,他們的購買力將變為零,貪婪的資本主義將失去收入來源。

預測技術性失業引起未來的貧窮是種謬誤。相反,想像一下,未來機器人和計算機將擔起全部工作。他們種植,開採,收穫並收集所有這些所需的原材料。機器人還能自我修復,必要時可以生產更多的機器人。他們甚至可以設計開發他們自己的升級版。在這樣的未來中,沒人需要工作。沒人會僱人工作。沒人持有貨幣,因為沒有這個需要了。人們全部的時間想用來做什麼就做什麼。

當人類不需要工作時該做什麼?科技並不會把人類變成廢物——它會增強人類的創造潛能,極大地拓展人類的選擇。這正是科技的意義之所在。

技術性失業?是的!問題?不!幻想?未必。

機器會搶走人類的飯碗嗎?

9為更好的未來努力

科技讓我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好,這一趨勢仍在加速。不管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幾乎可以肯定的是這一趨勢都不會停止。人類仍然可能做出錯誤的決策,讓未來變得不那麼美好。正確的決策將使科技為所有人造福,而不是製造壁壘將科技的所有權局限起來。正確的決策也將幫助全球的人們渡過轉型期的難關。

過渡期中失業的人們應得到福利補償。老式的財富種類,比如農業和礦業,因為是建立在資源上的,所以容易造成貧富不均。新型財富是建立在知識上的,很容易被共享及傳播。

所以我們要消除貿易保護主義及貿易壁壘。我們要將知識產權最小化,使所有人都能接觸到知識。我們要鼓勵產業標準及促進競爭、降低成本的開源體系。我們要顛覆公有及私有壟斷。我們要政府不對銀行、電信及能源等部門強行進行保護既得利益與阻礙競爭的干涉監管。

科技,讓現在勝於過去,讓未來比現在更好。失業並不是我們真正所恐懼的,貧困才是。解決貧困的對策就是科技。即使全球範圍內都出現技術性失業,也不是什麼值得懼怕的事。那隻會象徵著貧窮的結束,和人類歷史新篇章的開始。



編譯:未來論壇 商白  來源:SingularityWeblog  作者:Steve Morris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為 「未來論壇」微信賬號(ID:futureforum)

作者寫於2016-04-05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胃病」大多是心病?
恐怖主義者的暴行,是無緣由的嗎?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