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2050年打個「飛的」上班不是夢

2050年打個「飛的」上班不是夢

想像一下,下班前在手機上預約一架飛行汽車,然後從就近的樓頂上車,衝上雲霄告別腳下的擁堵,不用搜尋暢通路段也無需為停車煩惱,就能快速抵達目的地。這一幕,是不是讓你很動心?

當然,這並非科幻電影的專屬橋段,飛行汽車這一未來世界的「標配」,正在加速走進我們的生活。

9月22日,在杭州舉行的未來出行創新科技主題論壇上,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清華大學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張揚軍說,飛行汽車將道路從地面拓展到低空,成為陸空一體的立體化交通,將顛覆傳統交通出行和運輸方式。預計2050年,飛行汽車將實現大眾化應用。

同時,中國吉利控股集團旗下美國太力飛行汽車公司CEO克里斯·賈蘭(Chris Jaran)透露,全球首款量產飛行汽車Transition下月如期預售,2019年實現交付,首批用戶對美國開放。下一代概念產品TF-2也將於10月公布。

蓄勢待發飛行汽車處於孕育期

「未來的飛行汽車不是飛機跑起來,是汽車飛起來,其具備三大基本特徵——即時垂直起降、地面行駛為主、智能無人駕駛。」張揚軍解釋說,垂直起降才能融入未來立體交通體系;地面行駛能耗遠低於空中飛行,未來飛行汽車以地面行駛為主;同時,飛行汽車涉及立體路徑的規劃管理,必然是智能無人駕駛。

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全球大概有20多個團隊在進行飛行汽車研發工作,如波音、空客、戴姆勒、吉利等。Uber希望在2020年開始飛行汽車商業測試,並在2023年正式商用……

「Google、騰訊、吉利、Uber對飛行汽車的投資總額達到20多億美元,資本進入對飛行汽車行業的創新發展起到重要支撐作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秘書長王賀武說,少數國家放開了飛行汽車的測試,如美國對飛行汽車並沒有限制,只需獲得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的飛行器許可證和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的汽車上路許可證。

「當前的飛行汽車大部分處於孕育期,除了很少數有錢的玩家能拿出一些產品以外,大多數人還都是談概念比較多一點。」王賀武直言,飛行汽車為緩解城市交通擁堵提供了新思路,科技創新和產業變革或許有機會讓飛行汽車從概念走向量產,「但是要進行商業化運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飛入百姓家這麼近卻那麼遠

此前,馬斯克曾擔憂飛行汽車很難大行其道,將其比作「被放大了1000倍而且噪音很大的無人機」。

「飛行汽車正處在孕育期,到最後走向飛行汽車時代,我們需要經歷三個發展階段。」張揚軍認為,近期發展以飛為主,主要解決根據需要隨時垂直起降的問題;中期則以地面行駛為主,飛行汽車可能還只作為專業人員駕駛的軍警用車和應急救援用車等;遠期將真正實現智能無人駕駛,預計在2050年,飛行汽車可能實現大眾化的應用。

值得注意的是,未來飛行汽車要真正飛入尋常百姓家,安全性和空域管制等都是待解難題。

「政府需要制定完善的空中空域監管法規和監管機制。」在王賀武看來,成本也是決定飛行汽車能否進入市場的制約因素,此外還有飛行汽車的噪音、續航和安全問題等。

中國民航管理幹部學院通用航空系主任呂人力表示,除卻飛行汽車的安全、噪音等問題,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如何融入城市空域,這些痛點亟待解決。比如,美國有19000個通用機場,使得航空通達點更向日常使用逼近。而中國正在規劃500個通用機場,未來將實現縣縣通。(來源:科技日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防時報排頭兵 的精彩文章:

港媒:中國漁船是正在興起的海上「人民戰爭」力量
印度空軍首次在澳演習:自稱將為印太地區提供「安全網」

TAG:國防時報排頭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