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通影傳媒CEO任兮揚:用產品思維營銷電影

通影傳媒CEO任兮揚:用產品思維營銷電影

第八屆北京國際電影節「觀眾品味提升對國產電影的助推作用」主題論壇在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舉行,作為一場「史上最低中途離場率」會議,發起人通影傳媒(北京通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CEO任兮揚有話要說。

為什麼主辦這次會議?

根據每日財經、中國報告大廳以及前瞻產業研究院的觀察報告顯示,自2013年開始,中國電影票房市場迎來了愈發繁榮的時代,這種繁榮不僅體現在電影題材和票房方面,還有電影更加明顯的商業性特徵。

電影高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商業投資進入市場,行業的趨利性就越強。在這種大環境下,影片種類、數量極多,即使是電影的淡季,一個三線城市的影院都能排到3-4部影片,爛片的出現簡直不可避免。而現在的尷尬境地是,觀眾的觀影選擇權提高了,但對於電影的審美還待提高。

所以,市場上的影片無法得到公正的評價,爛片也無法被抵制,市場魚龍混雜,電影市場反因為日益繁榮而讓優秀電影人灰心、讓高知觀眾失望。

基於電影行業的現狀,通影傳媒CEO任兮揚感知到,其實不少兼具審美與品位的觀眾和優秀電影人之間其實存在著「神交」,而提升觀眾的觀影品位其實對行業的發展有著深厚的影響,因此本次主題論壇的舉辦才顯得尤為迫切。

會議主要講了什麼?

作為一個專業影人的開放論壇,場內幾乎所有的電影人都有機會深刻而且激烈地探討自己的電影觀點。

資深電影人,同時也是第五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獲獎影片《紅衣少女》編劇、導演的陸小雅提出,自己非常重視電影的受眾,畢竟電影人是「給別人講故事的人」。曾為《鐵齒銅牙紀曉嵐》《楚漢傳奇》編劇的中國電影文學會理事、副會長,中國作協會員,中國影協電影文學創作委員會委員汪海林,他認為除了受眾,電影也應該關注自身的「修鍊」,畢竟不少受眾對於電影的評分,並不代表電影的真實水平。

當天與會的大咖還有電影導演、影評人、文化評論家、脫口秀主持人江小魚,出生香港TVB電視台編劇漫畫出版人、編劇、導演、製片人劉定堅,中國第六代導演、作家、獨立製作人王超。

經過觀點的碰撞和自身經歷的探討,這些資深影人們達成的共識在於:電影輸出與文化的輸入和輸出相輔相成,而文化輸入和輸出除了製造電影的人之外,觀眾也是很大的一部分。就拿寫影評的觀眾來說,影評人的言論會影響很多「吃瓜群眾」,可是影評的專業性並不在於「看過多少電影」而是自身文學藝術素養,因此僅是那些「為愛發電」的影評人就不一定真的懂電影,更遑論帶有「廣告性」的影評者和可能不應該在此處被提及的「專業黑。

論壇圍繞「觀眾品味提升對國產電影的助推作用」展開,一方面是在呼籲專業電影人產出優秀的高口碑作品,另一方面,也希望觀眾對於影片的公正評價能使得電影行業進入一個良性循環。

通影傳媒扮演什麼角色?

通影傳媒立足的根本,是相信電影本身兼具藝術性和商業性及娛樂性。作為「移動互聯網口碑營銷」模式的開創者,通影傳媒的CEO任兮揚被問及「電影內容與營銷的關係」時答道:「電影的藝術性與商業性其實是相互依存的,做電影營銷就得『用產品思維做電影,用好口碑為高票房護航』,內容和營銷的關係簡單來說就是生產和售賣的關係,產品質量過硬,也需要後期的口碑營銷增加傳播力,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不得不重視營銷的力量。」

說起來,電影算是特殊商品,畢竟普通產品一上市,售賣期會很長,可電影的上映期決定了它其實是「限時產品」,尤其是不少中小成本的電影,如果「限時售賣期」的銷售不達標,市面上就再也見不到這部影片了,即使它的內容再好,也不一定會有「重見天日」的那一天。

要知道,電影營銷人的本能,是哪怕看一部再爛的影片,也能找到它的傳播點,甚至是閃光點。而優秀的電影營銷,是在影片及格的基礎上,避免之前所述「滄海遺珠」遺憾發生,讓一部電影實事求是地獲得它應該有的評價和票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誰是神經病 的精彩文章:

葛天暖心發文 祈福萬物平安
周延英《叮叮噹》不再讓你孤單

TAG:誰是神經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