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又現新恐龍!它來自西北,是梁龍家的「老大哥」

中國又現新恐龍!它來自西北,是梁龍家的「老大哥」

  來源:我是科學家iScientist


  如果你是個恐龍迷,一定對

徐星

這個名字不陌生,他不僅是現在世界上命名恐龍物種數量最多的人,還在過去二十年中,將鳥類的恐龍起源假說從一種猜測變成了學界廣泛接受的觀點。


鳥類由恐龍進化而來的觀點如今已被廣泛接受。圖片來源:foxnews.com

鳥類由恐龍進化而來的觀點如今已被廣泛接受。圖片來源:foxnews.com

  這一回,徐老師的團隊又有了新發現!不過本次發現的可不是帶羽毛的小傢伙,而是一個體長二十米的龐然大物!


  就在7月24日,由徐老師帶領的中英聯合研究團隊,報道了一種來自中國寧夏靈武地區的蜥腳類恐龍新物種,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上。


  這種恐龍來頭不小,它不僅是現今報道的年代最早的梁龍家族成員之一(距今約1.74億年),還是中國西北地區發現的為數不多(寧夏首次發現)的大型恐龍化石標本點。


本次化石發現地:中國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靈武地區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1]

本次化石發現地:中國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靈武地區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1]


  提到蜥腳類恐龍(sauropoda),大家腦海中大概會浮現出一群有著長脖子和長尾,邁著粗壯的四肢漫步在大地上的巨獸,一邊行走一邊像吸塵器一樣收割著一切可以吃的植物比如下圖中的大個子們。


蜥腳類恐龍家的大個子們(從左往右依次是:迷惑龍,馬門溪龍,潮汐龍,阿根廷龍,黃河巨龍,普爾塔龍,富塔隆柯龍,波塞冬龍,阿拉莫龍,南極龍,腕龍,汝陽龍)圖片來源:Sameer Prehistorica

  蜥腳類恐龍家的大個子們(從左往右依次是:迷惑龍,馬門溪龍,潮汐龍,阿根廷龍,黃河巨龍,普爾塔龍,富塔隆柯龍,波塞冬龍,阿拉莫龍,南極龍,腕龍,汝陽龍)圖片來源:Sameer Prehistorica


  蜥腳類恐龍有很多「大腕兒」——如梁龍、腕龍、阿根廷龍等等,常常出現在恐龍主題的電影和科普書籍中。在中國,同樣也發現了不少大型蜥腳類恐龍,比如四川發現的建設馬門溪龍、河南的巨型汝陽龍、甘肅的黃河巨龍等等。


  蜥腳類「大塊頭」們的生活史從三疊紀晚期一直延續到了白堊紀晚期,分布在各個大陸。如果除去一些早期的蜥腳類物種,比如馬門溪龍,剩下的新蜥腳類可以比較簡單的劃分成梁龍超科(Diplodocoidea)和巨龍類(Macronaria)。

  而梁龍超科這個大家族,成員包括了著名的梁龍(Diplodocus)、迷惑龍(Apatosaurus)、超龍(Supersaurus)等。在先前研究中,這個類群的發現時間是從晚侏羅紀開始一直延續到晚白堊紀;發現地點幾乎分布世界各個大陸,但只有東亞和南極洲沒出現過這些巨獸的痕迹。


  不過,這一次,來自中國寧夏靈武的恐龍化石證據,刷新了人們對梁龍超科出現時間及地理分布上的認識。


  這種恐龍究竟有何特別?讓我們切換到研究人員的視角,去化石發掘現場一探究竟吧!


靈武恐龍化石發掘現場之一 。圖片來源:徐星

靈武恐龍化石發掘現場之一 。圖片來源:徐星


  這批化石的研究工作始於2005年,研究者們已陸續在化石點發現了至少包括8到10個個體的恐龍化石——既有未成年恐龍,也有成年恐龍。化石中保存了大量的椎體、四肢骨骼、以及兩個頭骨。像這樣大規模、分布集中的恐龍化石遺址在全國來講也是非常罕見了。


兩名研究人員正在測量恐龍的肩胛骨。 圖片來源:徐星

兩名研究人員正在測量恐龍的肩胛骨。 圖片來源:徐星


  

通過形態學和系統發育學的分析,研究者們將這些恐龍歸屬到梁龍超科(Diplodocoidea),鞭尾類(Flagellicaudata),叉龍科(Dicraeosauridae),它因此成為了

亞洲發現的第一個梁龍超科新物種。


此次發現的恐龍骨骼化石殘骸及重建模型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1]

此次發現的恐龍骨骼化石殘骸及重建模型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1]


  另外,通過對當地的地質年代鑒定,研究者們推斷出它們生活在距今大約

1.74億年前的中侏羅紀

,而目前發現的其他所有梁龍超科的成員,像梁龍(Diplodocus),迷惑龍(Apatosaurus)和叉尾龍(Dicraeosaurus)都發現於晚侏羅紀。這位「老大哥」的出現,可以說把整個類群的起源時間給大大向前推進了,它榮幸成為

目前新蜥腳類(neosauropod)恐龍類群中發現的年代最早的物種。


  鑒於這群恐龍出現在寧夏靈武,又給人們帶了新的驚喜,研究者們最終將這一新的恐龍物種命名為

「神奇靈武龍」

 

Lingwulong shenqi)。


神奇靈武龍(復原圖) 繪圖:張宗達。

神奇靈武龍(復原圖) 繪圖:張宗達。


  然而,靈武龍的神奇之處還不限於此。它對於研究梁龍類恐龍和其它新蜥腳類恐龍的起源和擴散也有著重要意義。


  過去的觀點認為,早侏羅紀時,東亞在與其他大陸隔離前,梁龍類恐龍並沒有到達東亞地區(東亞隔離假說)。但是神奇靈武龍的發現,對這一觀點產生了挑戰——梁龍超科的恐龍至少在早侏羅紀就已經在東亞地區出現了。


  同時,由於神奇靈武龍的生活年代早於其他的梁龍超科恐龍,像梁龍這樣的巨型蜥腳類恐龍的起源時間比之前推測的早了至少1500萬年,也就是說,在侏羅紀早期盤古大陸尚未分裂的時候,這些巨獸就已經漫步在各大板塊了。


漫步在北美洲的梁龍。 圖片來源:Wikipedia

漫步在北美洲的梁龍。 圖片來源:Wikipedia


  一億多年前,那些在北美洲西部樹林中大口咀嚼樹葉的梁龍和迷惑龍們,會不會知道自己在中國西北還有個「老大哥」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科技 的精彩文章:

這些毫米級昆蟲化石:反映中生代湖泊經歷的"大革命"
上市圍城:特斯拉想離開 蔚來著急入內

TAG:新浪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