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盜墓令人不齒,劉備卻更過分,一舉讓百姓赤貧
原標題:曹操盜墓令人不齒,劉備卻更過分,一舉讓百姓赤貧
三國,在這樣一個混亂的時代,發生無數精彩故事,各路英雄豪傑大放異彩,其中劉備的「仁君」形象深入人心,而曹操雖雄才大略,但常常被後人稱作「曹賊」。可是當越來越多史料被挖掘,劉備、曹操的形象也變得多樣起來。而在發展自身實力方面,「仁君」劉備有時候做得比「『曹賊』」曹操更過分。
東漢末年,各方勢力逐鹿天下,這時候自身的軍事實力變得尤為重要,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曹操起兵之時,得到夏侯、曹氏的資助,而且東漢末年宦官當權,曹操父親是太監養子,曹操得以進入漢朝當時的上流階層,認識袁紹等人,所以起兵討伐董卓時候也得到許多幫助。但董卓被誅之後,曹操抓緊機會推進他的雄圖霸業,而這個時候,家族的支持已經負擔不起,而各地災荒不斷,他必須要有另外的經濟來源,這時候曹操便「挾天子以令諸侯」,迎天子於許縣,屯田練兵。
可即使這樣,曹操依然缺糧,特別是官渡之戰時候,曹操後勤差一點崩潰,「公與袁紹相持甚急,左右郡縣背叛乃爾,若綿絹不調送,觀聽者必謂我顧望,有所須待也。」 所以曹操為了穩定大局,辦了一件很忌諱的事——盜墓。
戰事吃緊時候,曹操就看上了那些沉睡在地底下的寶藏,他親自指揮盜挖梁王劉武的陵墓,得到財寶無數,史載變賣後養活軍隊三年,自此以後,曹操便設立兩支部隊——發丘中郎將和摸金校尉來盜墓。中國人講究入土為安,死者為大,這樣的行為之後為後人不齒。
反觀劉備,他是資本是最少的,雖然有糜家全力支持他,可他一直未成氣候,官渡之戰嘗試配合袁紹來打擊曹操,卻被曹操打敗。劉備發展自己的事業一直坎坷不斷,所以忠心耿耿跟隨劉備的人,在他看來很難得。為了回報他們並且穩定軍心,劉備做出和他「仁君」形象很不相符的事情,就是掠奪。攻打益州時候,劉備就提出,一旦攻下益州,便把所有金銀財寶送給將士們。可這些財富除了當權者所擁有 還有很多是百姓的一輩子的積蓄。這樣給益州百姓帶來了沉痛的災難。而且物資匱乏之際,劉備聽取劉巴建議,鑄造直白錢,強行和市面銅錢等值,引發通貨膨脹,空手套白狼,收割社會上大量財富。使得大量百姓淪為赤貧。
曹操和劉備都是數一數二的大英雄,現在看來曹操的行為讓深受傳統思想影響的國人反感,可被稱為「仁君」的劉備做出這樣不顧百姓死活的行為,後果卻更嚴重,直接傷害百姓。還是那句話「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不應臉譜化評價歷史人物,結合時代大勢看待他們會更好。
※他被判烹刑,臨刑前對皇帝說了一句話,皇帝聽後:給他陞官!
※朱元璋臨終前,著急地重複著4個字,在場所有人卻都置若罔聞
TAG:小米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