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衰老的因素有137種,如何讓自己的父母更健康,一定要看懂!

衰老的因素有137種,如何讓自己的父母更健康,一定要看懂!

人們總在感嘆年華易逝,歲月無情,如果有一種葯能讓人保持健康活力,那它一定是當今最昂貴的葯。可惜我們根本不可能找到這種葯,因為健康活力只能源自生命本身,而不可能從藥瓶中獲得。想想我們周圍那些健康長壽的老人,都是與醫院、醫生無緣的人。那麼保持健康活力的秘密究竟是什麼呢?

多年來,健康專家們一直在研究那些充滿健康活力的壽星,結果發現:儘管他們的生活環境不同、人生經歷不同,但卻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有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我們在生活中總會遇到不如意的事,俗話說:「天下不如意事, 十常居八九。」所以必須想辦法來解脫自己,解脫之道在於:淡泊、瀟洒、從容、明智、平和、寬容。要學會做一個快樂積極的人、寬容大度的人、從容不迫的人、甘於平淡的人、為別人所需的人。

衰老的因素有137種,如何讓自己的父母更健康,一定要看懂!

醫學研究發現,一個人如果能為別人所需,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對保持身心健康活力是非常有益的,甚至能大大延長人的壽命。那些樂於幫助別人的老人,死亡幾率要比同齡人低60%。一般來說,婚姻美滿的人大多活得較長,因為婚姻本身就意味著相互需要,每個人對對方來說都不可缺少。但是當配偶離開或去世時,另一方就會失去為人所需的感覺,這常會危及到一方的身心健康。

所以我們要讓自己為別人所需,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特別對老年來說,這一點尤其重要,是健康生活的重要標誌之一。 為人所需並不意味著要成為傑出人物,只要確信自己能夠給予他人幫助,就會讓人感到生命的意義。有句話說得好:「你做什麼,你就是什麼,你什麼都不做的時候,就什麼都不是了。」不論我們是誰、也不論我們多大年紀,服務他人都能讓我們走上身心自由健康之路。

有些老年人以為,自己已經老了,與社會的聯繫自然會減少,這是理所當然的事。對75歲以上老人的調查發現,其中只有四分之一的人能積极參加社交活動,大多數的老人都與社會生活疏遠了,這種自我封閉的孤獨心態,是導致衰老的重要原因。

中國現在人均壽命是73.5歲,但平均健康壽命只有62歲,也就是說,有10年左右是非健康生存狀態,生活品質極低,甚至喪失了生活能力。從某種意義上說,喪失生活能力比死亡更加不幸,因為它不僅毫無生活品質可言,還要忍受痛苦折磨、花費大量金錢、造成社會負擔,所以保持健康活力是人生最重要的事。儘管我們無法讓自己長生不老,但我們卻可以延長健康生活的時間。

幾乎所有的健康專家都認同:運動是抵禦衰老、保持健康活力最好的方法。研究發現:堅持運動的中老年人,心肺功能可以比同齡人年輕20 ~30年。運動可以使人體器官保持年輕:運動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功能;運動還能增強大腦的反應能力;運動更能讓人保持心理年輕。

美國進行的一項實驗中,研究人員要求一群83 歲高齡、只能依靠輪椅行動的老人,練習舉肥皂盒,每周45分鐘。結果16周以後,其中50%的老人能擺脫輪椅,30%的老人能獨立生活。可見,追求健康與活力永遠都不晚,我們需要的只是行動。

哈佛大學的醫學專家,對全球最長壽的百歲老人進行了長達25年的觀察,結果發現:低熱量高纖維的蔬果飲食、持續的工作和走路以及緊密的人際關係,是他們保持健康活力的秘密。事實上,老年人面臨的最大威脅不是疾病,而是缺乏有益的生活。沒有什麼比消極的生活更令人衰老多病,也沒有什麼比積極的生活更令人生機勃勃。

魯伯特·默多克在75歲高齡,還在做新聞集團董事長兼CEO,並且希望能工作到自己的身體和思維不允許的那一天。 儘管他曾經患癌症,但卻仍然和往常一樣潛心於工作。 默多克保持精力充沛的方法很簡單:運動和工作。

日本被公認是目前最健康長壽的國家,日本沖繩島的居民比日本本島人更健康長壽。在沖繩島,每萬人中,就有34位百歲老人,他們大多非常健康、充滿活力並且獨立生活;在美國,每一萬人中,只有5位百歲老人,而且大多健康狀況很差;在中國,一萬人中,平均還不到1位百歲老人。

也許衰老的過程不可避免,更無法逆轉,但只要我們願意,我們可以減緩衰老的速度。科學家發現,影響一個人衰老的因素多達137種,包括吸煙、運動、飲食、情緒、遺傳等等。我們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環境,直接決定了我們衰老的速度。現代科學普遍認為,人的最高壽命是120歲左右,甚至可能更高,只要合理照顧自己的身體,就能延緩衰老的過程。

有些人從小身體瘦弱多病,卻有一個健康長壽的老年; 而有些人生來健康強壯,人到中年就重病纏身,甚至猝然離世。這使我們有理由相信,無論大自然賦予我們什麼,我們都可以通過生活方式的選擇,來改變自己的健康,最終起作用的,不是我們手中的牌好壞,而在於我們如何去玩好這把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身體自我修復研究者 的精彩文章:

頸椎病發作疼痛難忍?簡單3個療法,遠離頭暈、手麻
人有強大的自愈力,原理是什麼?從6個真實自愈案例中找線索!

TAG:身體自我修復研究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