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人類滅絕之前,一定要看這種電影

人類滅絕之前,一定要看這種電影

現實中核彈早就啞了火,屏幕上卻炸了八百回。

《美國恐怖故事》第八季,開局十分鐘,核戰爭爆發,世界轟了個乾乾淨淨。

輻射遍野,天地一片霧蒙,倖存為數不多的人類,躲入地下,苟延殘喘。

之後的核冬天,蕭瑟死寂,沒有文明,不剩希望。

?《美國恐怖故事第八季:啟示錄》開場,核彈毀滅世界後的核冬天

人類理應懼怕這般場景。

只是很多年前,核彈誕生伊始,戰爭機器飛躍帶來的所向披靡,蒙住了人類雙眼。

直到廣島長崎兩聲巨響。

20餘萬人殞命,多年後,仍是寸草不生,焦土一片。

炸垮了日本政府,二戰結束。

炸醒了人類,核彈停止在戰爭悲鳴。

炸進了影史,從此,多了個廢土電影

廢土這概念的前身,叫末世論

而人類對末日的懼怕似乎與生俱來,所以,文明剛起步,就操起了末日的心。

遙遠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人類最早的史詩《吉爾伽美什》上記載第一個末日故事。

那是場大洪水,而唯一生還的人類,叫烏特納比西丁。

?烏特納比西丁的故事,《吉爾伽美什》

一千多年後,洪水打濕了《聖經》。

只不過,倖存者不再叫烏特納比西丁,且洪水來臨前,上帝告訴諾亞,你就是那個倖存者。

從此,末世論,又多了個名字,叫末日啟示。

?《聖經》中,諾亞得以倖存,是受了上帝的啟示

不止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和基督教,但凡文明存在之處,就有末世論的影子。

恆河流域,印度教的《百道梵書》里也有一場末日洪水,不過,倖存的人叫摩奴,給他啟示的,是條魚。

?《百道梵書》,故事說摩奴在水池洗手,一條魚忽然跳到他手中,開口說:「好好照料我,我將保佑你。」其因此倖免於洪水

在中國,洪水讓大禹治了,末日啟示的故事則來自一本叫《推背圖》的書。

相傳此書乃唐太宗為推算大唐國運,特請兩位道士李淳風和袁天罡所寫,且在第五十六象中,預言世界將會歷經一場戰爭,從而走向終結。

?《推背圖》,第五十六象——己未

相同的故事其實基督教也有,且比中國更早。

《聖經》新約最後一章《啟示錄》,預言了一場名叫「哈米吉頓之戰」的戰爭,在那之時,上帝將顯聖,完成對人類末日的最後審判。

?《啟示錄》,哈米吉頓之戰

這些末日故事,後來讓19世紀一個叫瑪麗·雪萊的英國女作家通讀,寫下了現代末日啟示文學的開山小說——《最後的人》。

?《最後的人》,造成世界末日的是瘟疫

這是一個時代的開始,之後,雨後春筍般的末日啟示小說,以各種理由毀滅了世界千萬次。

同時,還點燃了人們的末日恐懼。

直到二戰臨近結束,日本傳來兩聲巨響,這恐懼,到達了頂峰。

人類終於意識到,擁有核武器後,之前小說中的末日,不再是危言聳聽。

出於核恐懼,各國開始限制核彈實戰,同時,社會上也興起一股對末日的反思。

?1968年,各國簽訂《不擴散核武器條約》

而這,正是廢土思想的雛形。

戰後數十年,科技進步,人類滅世的手段也越來越多元,這股思潮,也逐漸發展壯大,吸收末日文學,嬗變出了獨特的文化。

起初,大眾管這叫後末日啟示文化。

1988年,EA公司(EA)出了款遊戲《廢土》,背景設定在2078年,地球歷經核戰爭,一片荒蕪。

?《廢土》遊戲

不偏不倚,正中核心。

自那之後,後末日啟示文化也被喚作,廢土文化。

既然有了廢土文化,必定就有廢土電影。

作為科幻電影的子類型,多年之前,廢土電影就在銀幕上自成一派。

但大部分觀眾都將其與災難電影誤認成同一類型,其實不盡相同。

災難電影講述的是末日發生的過程,就像[後天],各種極端天氣把地球變成冰窖。

?[後天]

或者[2012],大洪水又把地球淹個從頭到腳。

?[2012]

而廢土電影,背景多設置在末日之後,不講過程,只看結果。

就像廢土電影鼻祖,1968年的[人猿星球]。

影片結尾,我們才知道,飛船降落的人猿星球其實是未來的地球,全片所述,正是末日後,人類與人猿社會地位的反轉。

?[人猿星球],廢土電影開山之作,直到最後主人公在海灘上看到半截埋在土裡的自由女神像,才得知是地球

廢土著名系列電影[瘋狂的麥克斯],同樣是發生在末日後,全球已成一片荒漠。

文明凋零,社會無序,為爭奪資源,人類像野獸一樣廝殺。

?[瘋狂的麥克斯2]建立了完整的廢土世界觀,在其之後,廢土電影開始名聲大噪

此外,時間線跨越數年的[生化危機]系列,也從災難片過渡成了廢土電影。

?[生化危機]前兩部還是關於病毒如何蔓延世界,從第三部開始,風格突變,世界已被喪屍攻陷,儼然一幅末日廢土

當然,廢土電影里並不只是血腥和殺戮的刻板。

[機器人總動員]是動畫片,也是廢土電影,地球殘敗,人類早已離開,兩個機器人,何談殺戮。

?[機器人總動員],雖然沒有屠殺,但對人類的警醒一樣沉重

08年[微光城市],講的是末日之後,轉入地下多年的人類城市,電力逐漸消逝,從而尋找光明的故事

?[微光城市],片中也沒無屠殺,而是末日多年,電力臨將枯竭時,人類城市的凄景

殺戮只是表象,廢土電影更側重的是文明失落後的寒涼。

因此,其立意遠比災難電影更具深度,它不止關心地球保護和人性。

還反思人類社會的秩序與制度。

故而,廢土電影里,崩壞的世界,總會出現一個畸形社會。

這社會一定是極權的,表面上能迅速維持穩定,引導人類從末日中走出,久之,體制弊病叢生,暗流涌動。

就像[飢餓遊戲],末日後北美大陸廢墟,出現了一個叫「施惠國」的政權,其分成十二個行政區,權力高度集中在都城。

?[飢餓遊戲],都城每年逼迫下屬十二個行政區交出12歲至18歲的少男少女各一名,投入一年一度的「飢餓遊戲」,並實況電視轉播

[分歧者]系列亦是相當匹配。

戰爭摧毀文明後,芝加哥的焦土上建立起新的極權國家,不同於[飢餓遊戲]里的十二個行政區,這裡分成的是五個派系。

?[分歧者]中,統治者將社會分成友好、誠實、博學、無私、無畏五個派系,凡年滿16歲的公民,需做出選擇,餘生也將奉獻給選定的派系

還有[移動迷宮]的WCKD組織。

病毒肆虐帶來末日,WCKD組織建築迷宮抵禦喪屍圍城,同時,他們對倖存的人類也擁有生殺予奪的絕對權力。

?[移動迷宮],WCKD組織

[郵差]里的霍爾內斯特組織也是如此。

這部1997年的電影,將世界毀滅定在了2013年,而這恐怖組織,則妄想統治世界。

?[郵差]

至於《美國恐怖故事:啟示錄》,哨所里的倖存者僅寥寥幾人,卻還是形成了等級森嚴的社會規則。

?《美國恐怖故事:啟示錄》,灰袍是奴隸,紫袍是精英

這些極權,比末日更讓人窒息,發人深省。

因而,廢土電影還帶有反烏托邦的考量。

只是,即便極權倒台,人類似乎仍將滑向不可逆的終結。

關於後末日人類文明的何去何從,廢土電影從未給出答案。

人類自身也沒有答案。

所能做的,唯有不惜一切去規避任何可能的末日。

禁核、停下對地球的貪婪,中止戰火......

然後,從大洪水到廢土電影,一遍又一遍,預演般地去敲頭頂的喪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電影雜誌 的精彩文章:

百忍成金?你可拉倒吧!

TAG:看電影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