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這個意思,為什麼他總是聽不懂我說話?| 你真的會溝通么
KY作者 / 羅勒
編輯 / KY主創們
我們每天都好像在和很多人溝通,但溝通卻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時候,你覺得自己明明說清楚了,對方的理解卻還是「南轅北轍」;又或者,有時候你覺得自己聽得很明白,到頭來卻仍然誤會了對方的原意。
如何才能在溝通的過程中相互理解?是不是有些人天生就不擅長溝通呢?究竟要怎麼做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溝通者呢?你或許可以在今天的文章里找到這些問題答案。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可能遠比我們想像的複雜。我們對於溝通的一些「誤以為」,都可能成為彼此相互理解的阻礙。
溝通不僅是信息的傳遞,還是溝通者之間的關係的塑造與展現
我們都知道,在溝通中,如何用盡各種方式把信息準確傳達是十分重要的。不過,
人際間的溝通並不是一種簡單的「信息交換」。
正如Ronald B. Adler和Russell F. Proctor在《溝通的藝術》(2010)一書中所提到的的,溝通包含了
「內容」和「關係」兩大維度
。
內容
,就是溝通過程中被討論到的信息,比如「今天的任務是完成新版的計劃書」、「下個路口右轉」、「這家店的海產是最新鮮的」等等。但其實我們的每一次溝通,都還包含了
「關係」
的維度。它傳達或者反映了兩人的關係,比如,你和對方是從屬的還是平等的。而這就會影響到我們對溝通過程中的措辭、語氣、情緒反應等的自覺或不自覺的「選擇」。換句話說,在溝通過程中,我們除了要清楚地表達內容之外,還要懂得準確地依據雙方的關係,拿捏溝通的分寸。
如果忽略了「關係」維度,就很可能在人際溝通中,說出或者做出一些不合時宜言論,導致溝通陷入僵局,比如當你高估了自己和對方的熟悉程度,過於直接地表達了自己對對方的看法,可能就會激怒對方,最後只能不歡而散。
在溝通中,我們其實還有一些隱性的需求
我們通常會知道自己希望通過溝通達到的「目標」,比如說服對方、贏得信任或者實現合作等等。但事實上,
我們想要獲得的,可能比自己想像的更多。
Adler和Proctor在《溝通的藝術》(2010)中指出,我們通過「溝通」想要滿足的需求是十分多元的,
有些需求是「顯性」的
,比如實際的目標,而另一些需求是「隱性」的
,比如我們希望在溝通的過程中,在對方心中塑造/留下一個怎樣的形象。而當這些需求本身有所矛盾時,比如,我們想要在對方心中「維持」一個友善、樂於助人的形象,但對方提出的這個請求從實操層面,自己不得不拒絕的時候;又比如,我們希望自己在對方心中是有能力的、獨當一面的,但又不得不向對方求助的時候,我們就會陷入一種「兩難」情境。
尤其是,當我們沒能意識到自己還存在一些隱性需求的時候,就更可能在溝通中,顯得很為難而不知所措。
在溝通不暢或者人際關係受挫的時候,人們常常首先會想到的是,自己表達能力的問題;又或者,有些人會把「擅長溝通」單純地理解為「能言善道」。
但其實不然,真正有效的溝通不僅包含了
表達
,還包含了傾聽
。也就是說,在一場有效的溝通中,在溝通的動態過程中,雙方都時而是傳遞者,時而是接收者。
我們要真正有效地聽懂了對方所表達的東西,才能更準確地回應。試想一下,當你來到一個陌生的國度,完全聽不懂當地人的語言,即便你原是一個能言善道的人,在這個時候是否也會溝通無力?
值得一提的是,「傾聽」不僅僅是「聽到」、「聽懂」而已,它還包含了一種「理解」。我們需要抱著一種理解對方的意圖,去聽對方真正要表達的內容,才更有可能推動溝通的順利進行以及目的的達成。
不過,在真實的溝通中,人們往往很容易陷入一些三種常見的無效傾聽之中(Adler & Proctor, 2010):
1.
「防禦性傾聽」:
聽的人的意圖不在理解,而在防禦,因而注意力都在對方哪句話冒犯了自己,時刻準備著回應還擊;2.
「埋伏性傾聽」
,Ta不試圖了解對方,而是不斷挑剔對方表達中的漏洞3.
「自戀式傾聽」
,無論對方說什麼,總想把話題引到自己身上。忽視溝通中的傾聽,或者在溝通中無效地傾聽,往往都會使得注意力被片面地、有選擇性地放在對方的某些語句上,就使得我們很容易因為斷章取義而誤會對方。
除了以上三點,其他一些對溝通的迷思,也可能會阻礙我們成為一個好的溝通者。
迷思1:「只要我聽的足夠清楚,我就一定能理解對方」
有時候,光有理解的意圖,可能對於在溝通中成功理解對方,也仍然還是不夠的。
心理學家們認為,個體的認知在我們「傾聽並理解」的過程中起到了關鍵作用
(Adler & Proctor, 2010)。比如,低自尊的人可能會在溝通過程中,更加註意到對方對自己的負面評價,甚至會對對方原本中立的表達,做出更負面的解讀。他們會不自覺地在溝通中,去「印證」自己內心對於「別人都不喜歡我」、「我不夠好」的想法。這時候就可能出現,儘管Ta用心地聽了也試圖去理解對方的話語,但卻仍然誤會對方的狀況。
迷思2:「只要我說的足夠清楚,對方就一定能理解我」
我們曾在「誤解」(
點此查看
)的推文中提到,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存在著一種「透明度錯覺」。
心理學家們發現,在一個「聽節奏、猜歌名」的實驗中,那些「打節奏」的人總是覺得,只要節奏打得清晰準確,對方(聽節奏猜歌名的人)沒有理由猜不出那些耳熟能詳的歌曲。但實驗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猜歌名的準確率僅為2.5%
(as cited in, Ong & Chao, 2011)
。在雙方認知的差異的影響下,溝通很難是「透明」的,也就是說,對方的認知也可能在其中影響到Ta對我們所表達的內容的理解。
* 那,一個人溝通能力是天生的么?
有一些人總是覺得自己天生就不擅長溝通,還有一些人則是覺得「只要自己想,我隨時都能做一個優秀的溝通者」。
這兩類人看似不同,但其實他們都是認為「一個人善不善於溝通」是先天決定的
,只不過有些人是天生的溝通者,而另一些則不然。但其實,在Adler與Proctor(2010)看來,「溝通」是一種能力,它是可以通過學習和訓練得到提升的。
除了後天的學習和訓練,一個人的溝通能力還與一些別的因素有關。
1. 多樣的反應方式
在Adler與Proctor(2010)指出,那些優秀的溝通者,往往擁有著多樣的行為反應方式,這使得他們能夠在不同溝通場合,做出恰當的反應。比如,當一個朋友的笑話,讓自己感覺被冒犯了,優秀的溝通者可能有以下幾種反應:
a.保持沉默;
b.與周圍的其他人討論剛才的笑話隱含的攻擊性;
c.也開一個玩笑,調侃對方沒有意識到,Ta所說的話已經給自己造成了傷害;
d.委婉地表達自己的不滿,讓對方下次不要再說這樣的笑話;
e.直接制止對方,指出對方的不妥之處。
學者們認為,
沒有一種完美適用於所有情境的溝通技巧
,而有些人之所以是優秀的溝通者,是因為他們會根據所處的情境、所面對的人(彼此的關係),做出恰當的反應。比如,當他們發現說話可能引起更大的衝突時,他們會選擇沉默;而當周圍沒有其他人,且對方和自己的關係能夠承受直截了當的對話時,他們會選擇制止對方。
2. 共情能力
想要做出適合當時溝通情境的反應,就需要一個人有足夠的共情能力。這樣,Ta能夠在不同場合中,不僅考慮自己的想法,還能夠考慮對方在當時的溝通中可能存在的想法,同時,覺察到對方的情緒感受,把握自己與對方的關係和回應的分寸,從而做出適當的回應。這種人往往會被我們覺得是「高情商」的。
不同於優秀的溝通者,一般人常常會受困於「首因效應」,很難在每一次的溝通中都做到「共情」。後者往往會根據第一印象給他人貼標籤,並在日後的相處中用這一個標籤來理解對方的其他行為。比如,在一次討論中,你看到了A爭強好勝的一面,那麼你很可能就會認為A在與你的溝通中也都總想要佔據上風,但事實很可能未必如此。
3. 認知的複雜程度
一個人能夠在不同溝通情境中做出恰當的回應,不僅需要共情的能力,還需要具備足夠的認知複雜度。
我們在前文中提到,認知,在雙方溝通,尤其是相互理解的過程中發揮著關鍵作用。那麼,一個人認知的複雜程度與「非整合的能力」(
點此閱讀
)有關,即我們接受並理解,一個人可能在不同情境中做出不同的表現
——真摯中可能含有做作,高尚中可能含有卑鄙,邪惡里也看得見美德。當一個人有更高的認知複雜度,
Ta也就越可能理解他人在不同溝通情境中的表現
,這樣,Ta也就更可能不會為「首因效應」所困,才能夠在每一次溝通中,去「重新」評估和了解對方的意圖;不僅如此,這樣的人也更理解自己也會在不同場合的溝通中,採取不同的反應方式
,不會因此而覺得自己不夠真誠。想要成為一個善於溝通的人,首先,我們需要了解到「溝通」遠比自己想像的複雜,它不僅表達內容也呈現關係,它不僅要「說」還要「聽」,而我們自己,很多時候也不單純是想達成目標而已。另外,也還需要了解,溝通是一個可以通過學習獲得,也需要去學習的能力。
另外,儘管表達並不必然帶來理解,但清晰準確的表達仍然是溝通的基礎。人際溝通技巧的研究機構Mind Tools總結了
7個「C」
幫助人們更好地表達自己:
清晰(Clear)
,先明確自己溝通的目的,然後可以通過語言,或肢體語言來幫助自己表達;
簡潔(Concise)
,一些不必要的修飾或信息,有時候反而是溝通的阻礙;
具體(Concrete)
,簡潔並不意味著「概括」,我們仍然還是要把那些必要的細節和事實表述出來;
準確(Correct)
,在辭彙、語氣的使用上,也要準確。這一點常常會是我們想用外語溝通時的一大困難;
連貫(Coherent)
,表述需要前後有邏輯、連貫。就像一段文字,前後要連貫而有邏輯,才能讓人看懂主旨;
完備(Complete)
,我們有否把想讓對方知道的信息完整地表述出來,是對方能否全面地理解的基礎
謙恭(Courteous)
,這可以讓雙方的溝通基於一個更放鬆的情境,試想如果雙方在關係中更多感受到的是「傲慢」、「輕蔑」,溝通是否也就更難進行了?
在掌握了表達的技巧之後,我們還需要提升溝通中的共情力和認知的複雜度,來幫助我們更好地傾聽和理解對方。
「枕頭法」
可以幫助我們從不同的視角去理解溝通中各方的立場,理解人們在不同情境中可能的不同表現。
(圖自:《溝通的藝術》,
Adler & Proctor, 2010
)我們可以從這5個立場分別去探索雙方要討論和溝通的內容,這會非常有助於我們過快地陷入「我對你錯」(只站在自己的立場考慮問題)的困境中,也會提高我們對他人立場的容忍度,理解對方的想法和感受。不僅如此,這可能還會幫助我們發現一些新的思考模式,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是「非此即彼」的——雙方有可能共贏。
最後,我們還需要學習多樣的反應方式。
之前提到,針對不同的情境、不同的人,我們得使用不同的溝通方法。除了進行坦誠的自我暴露外,保持沉默、模稜兩可的回復、或者迴避都可以傳達出不同的信息、達到不同的效果。
我們可以平時多觀察,不同人在不同情境下的應對方法以及帶來的後果,學習哪些情況下、面對哪些人,比較適合哪種行為方式。
溝通能力的獲得並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們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地與人溝通,練習這些技巧。同時,也不要因為一時的受挫,就自暴自棄地認為自己不會是一個好的溝通者。
在溝通這件事情上,保持學習;對每一次的溝通,都保持謙恭和好奇,是十分重要的事。
正文到此結束。
對話每天都在發生,但並不是每一次對話都能稱得上是「溝通」。與此同時,我們又不得不掌握溝通這項重要的技能,它對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那麼重要和關鍵。
正如我們提到的,
語言障礙是溝通中一個常見的屏障,生活在這個國際化的時代,外語溝通可能是溝通困境中最為常見的一種了。
比如工作、學習、出國旅行時都會遇到的一些溝通的障礙。作為博鰲亞洲論壇的指定翻譯機
,
訊飛翻譯機2.0
不僅能提供34種語言的精準互譯和中英日韓俄離線翻譯功能,
還獨家支持四麥克風拾音降噪,英文與粵語、四川話、東北話、河南話的方言翻譯,機內可購買流量套餐的全球上網能力,怪不得被比喻為口袋裡的外交官。
但沒關係,除了給大家介紹的這些溝通技巧以外,語言不通的場景完全可以交給擅長跨語言溝通的
訊飛翻譯機2.0
來助我們一臂之力。好的溝通決不能從單一維度來評估,清晰的表達,優秀的傾聽,對溝通誤區的規避都是促成高效溝通必不可少的因素。而
這些溝通要素,
正是訊飛翻譯
機2.0定義和迭代其產品的標準——聽得清,聽得懂,譯得准,發音美且自然這四大標準。
在即將到來的假期里,帶著
訊飛翻譯機2.0
這個聰明靠譜的小夥伴,體驗一番「和世界聊得來」的滋味吧。
想知道十一旅遊可能會遇到的小麻煩嗎?
點擊
【閱讀原文】
,一鍵領取訊飛神器護身,告別出行大冒險。
References:
B. Adler, R. & F. Proctor, R (2007). Looking Out/Looking In. Belmont,TN: Thomson Wadsworth.
Ong, J. & Chao, C. (2011). The science of effective team discussion. Odyssey (10), 1-7.
※什麼是「青年痴呆」 :明明很年輕,迷糊起來卻猶如失智
※共情力過剩:你是關係中的「神使」嗎? | 他們的思考屬於我,熱鬧卻不屬於我
TAG:KnowYoursel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