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靠太陽繁殖?
小行星並不發光,它們在反射太陽的光芒。當小行星受到太陽照射的時候,會讓表面的溫度升高,升高之後,就會向外界輻射熱量,熱量向外界輻射,就會推動小行星向前運動,這一點就象有一個小型的噴氣發動機在向外界噴射氣體,讓小行星獲得了一個向前的推力。太陽光推動小行星向前運動,就被稱為雅科夫斯基效應。
陽光可以讓小行星改變運行方向,但是有時候,陽光也會導致另外一種意想不到的結果,它還能讓小行星生小行星。
當陽光照射在小行星上的時候,溫度會非常高,儘管小行星也有自轉,但是自轉非常緩慢,這就使得受到陽光照射的地方溫度更高,一般情況下,一百多度不成問題。另一方面,小行星受不到陽光照射的另一面溫度非常低,這是在宇宙真空中,最低溫度在零下270度,這使得同一顆小行星兩方面的溫度相差懸殊。
這會導致一種很嚴重的後果,小行星受不了這樣的溫差變化,它會裂開,變成兩塊,或者變成三塊甚至更多,分列出來的碎塊也成為獨立的小行星。於是,小行星就繁殖了後代。能夠滿足這種條件繁殖的小行星決不是一塊堅硬的大石頭,它們可能是很多岩石的聚合體,依靠引力的作用聚集在一起,本身就不夠堅固,這樣陽光就可以輕易地讓他們分裂,從而產生出來自己的後代。
為了證實雅科夫斯基效應是否真的能促使小行星分裂,科學家在電腦中進行了試驗,他們讓一堆碎石來代替一顆小行星,當陽光照射它們的時候,碎石被加熱,開始了旋轉,旋轉越來越快,這樣,小行星就不是一個大圓球,它開始變成了一個大厚餅,赤道部分嚴重向外界突起。有一種分離出去的力量在控制它們,終於,它們分離了出去,形成了另外一部分,分離出去的部分在引力的作用下又稱新聚合,成為了另一顆小行星。
作為一顆新的小行星,它跟母體必然有一些聯繫,就像是女兒跟母親的關係一樣,有著很多相同的基因,讓外界可以辨別她們是母女關係。新的小行星跟母體相同的是它們有著相同的軌道,看上去它們在一起運行,這樣步伐一致的兩顆小行星,可以讓科學家很容易地辨別出它們曾經是一顆小行星。
植物的生長需要太陽,動物或者吃植物,或者吃動物,它們的生長也離不開太陽。在我們的地球上,萬物生長靠太陽這個說法絕對沒人懷疑,陽光的照射也可以讓小行星「生」小行星。看來,萬物生長靠太陽這個定律在太空中也同樣適用。
※抵押車到底能不能買?會不會不安全?
※電信詐騙進化史:斗勇更得鬥智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