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王師傅賣鞋收假鈔虧多少」看科學思維
從「王師傅賣鞋收假鈔虧多少」看科學思維
袁嵐峰
【觀察者網編輯:一道早已在民間流傳的數學「難題」,終於傳到了小編的朋友圈裡,小編有幸成為獨二的答對者,和獨一的用兩種方法答對的人,但在費盡口舌向朋友們解釋之餘,實在不理解,為何這麼多人會做錯?直到看見了這篇文章……】
有一天我一上微信,我媽就問我一個問題:「一道測你有沒有商業頭腦的數學題:王師傅賣鞋,一雙鞋進價30元甩賣20元。顧客來買鞋給了張50,王師傅沒零錢,於是找鄰居換了50元。事後鄰居發現錢是假的,王師傅又賠了鄰居50。請問王師傅一共虧了多少?(這道題目不簡單,到底虧了多少?這是在某群做的一道題,100人的群,半個小時之內只有兩人答對,大家試試!)」
我立刻告訴了她答案。然後發現她把我的答案發到了我的親戚們的一個微信群里,原來他們已經熱議一下午了,算出好幾個結果。我媽貼出我的答案以後,他們還在繼續爭論。我不由得笑了,於是把這道題發到微博上。想不到這題一下子就吸引了幾百位網友,更想不到的是網友們給出的答案更加五花八門,據不完全統計,有30、40、50、60、70、80、90、100、110、130以至210!不同觀點的網友們之間展開了激烈的辯論,真正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答錯的人里,不乏我很尊敬的、學歷很高的朋友。還常有人重新思考後修正自己的答案,甚至還有兩位同學連續給出3個答案,而且還都是錯的……
這令我陷入了深思:是什麼原因使得這麼一道看似很簡單的題目能產生這麼多答案?題目中總共就3個數,30、20、50,不同的人幾乎是把這3個數的各種組合方式都嘗試了個遍。答對這道題本身只需要小學的數學水平,但要解釋為什麼各種答案都有人報,以及為什麼有人給出正確答案後還有很多人不信,就遠遠不止是小學難度了。仔細琢磨起來,這需要用上我多年的科學訓練和科研實踐。總之,這是一個關於科學思維方式的深刻問題。下面我來通過剖析這道題,講解科研人員是如何思考的?不同的解法之間有什麼區別?這麼多答案反映了人類思維的什麼特點,什麼常見誤區?如何樹立建設性的思維習慣?
首先需要指明一點,在科學當中,得到結論的過程往往和結論同樣重要,甚至更加重要。這是科學和魔法的本質區別。一個科學家提出一個結論,別的科學家必須完全理解他的論證過程,才會接受他的結論。這個論證過程很可能具有普遍意義,會被用到更多的問題上去。有時結論中有錯誤,但論證過程很有啟發性,同行們也會承認這個工作的價值。一個科技新聞報道出來,一般人只會記住結果,科研人員卻會注意他們採用了什麼新的思路、新的方法,為什麼前人做不到,他們做到了。這正是所謂「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所以普通人單憑看書是不可能成為科技專家的,也不可能培養出真正的科學思維,這隻有在科研實踐中才能逐步掌握。這一點是許多人、包括不少大學問家的一大誤區。例如康有為、梁啟超在外國遊歷一番,就覺得自己對西方世界的優點缺點都了解得很清楚了,別人也盛讚他們是學貫中西,於是他們就開始放言無忌,甚至能得出西方文明等待中國文明去拯救的結論。實際上,西方最核心的競爭力,即現代科技,他們連邊都還沒摸著呢!我對康梁以及所有犯過類似錯誤的哲學家(包括革命導師們馬恩列斯毛)絕無不敬,只是指出一點,沒搞過自然科學研究的人是很難理解科研的思維的。
回到原題。這道題的正確答案當然只有一個,但得出正確答案的方法卻有很多。然而這些方法之間並不是平等的,科研人員會給它們排個序,不同的方法體現了不同的智慧水平。這就好比有些數學定理(如四色定理)已經被證明了,但數學家還在繼續追求別的證明方法,因為他們相信這個問題優雅而深邃,已有的證明太笨重,說明人類對這個問題的本質還沒有認識清楚。數學家一定會尋求最簡潔、最深刻的證明。好,那麼這道題最簡潔、最深刻的解法是什麼呢?
是這樣:王師傅總的經濟活動可以歸結為兩件事。一件事是以30元買進一雙鞋,20元賣出,這件事虧了30 - 20 = 10元。另一件事是收了一張50元的假鈔,這件事虧了50元。兩者相加,總共虧了60元。下面讓我們把這種解法稱為「任務分解法」。我最初給我媽說的就是這種解法:賣鞋虧10元,假鈔虧50元。
這個任務分解法好在什麼地方?好在它把原來的大問題分解成了多個獨立的小問題,大問題的答案就是小問題答案之和。而每個小問題又儘可能的容易解決,最多只用到了兩個數的相減。這樣你可以迅速得到全部小問題與大問題的答案,還能知道大問題中各個小問題的相對貢獻有多大,還便於檢查,如果出錯也能很快找到是在哪個小問題的哪個環節出的錯。總而言之,就是「分而治之」。這個方法的關鍵在於洞察力,意識到存在這樣的任務分解。
第二簡潔的方法是什麼呢?是這樣:考察王師傅在交易前後的狀態。最初,王師傅手裡有用來買鞋的30元,沒有鞋。最終,王師傅把鞋賣給了顧客,而且找給他50 - 20 = 30元。王師傅本來以為自己收到了50元,但結果發現這50元是假鈔,這個收益就沒了,所以最後他手裡是-30元,沒有鞋。前後相減,王師傅的資金變化是-30 - 30 = -60,即虧60元。下面讓我們把這種解法稱為「始末狀態法」。
這也是一種很基本的思維方法,在科學中廣泛應用,例如熱力學關注的就全是狀態的變化。但就這道題而言,始末狀態法要比任務分解法差一些,因為你必須把始末狀態都考慮得很清楚才行,中間步驟不像任務分解法那樣便於檢查,如果出了錯沒那麼容易定位。不過無論如何,始末狀態法的複雜程度只比任務分解法高一點點(高在想清楚給顧客找30元就等於說最終狀態是-30元),同樣是把題目中的30、20、50這3個數只用了一次,仍然是一個很好的解法。
第三簡潔的解法是什麼?是考慮顧客的狀態變化。顧客最初手裡是一張實際價值為零的假鈔,最終得到了原價30元的鞋和30元錢,總共賺了60元。王師傅加顧客加鄰居,三人的得失應該相抵,即所謂「零和博弈」。鄰居給出50元又收回50元,不賠不賺。那麼顧客賺的就是王師傅賠的,即60元。下面讓我們把這種解法稱為「零和博弈法」。
這種解法和始末狀態法實質上差不多,只是換成了考慮顧客的狀態變化而已。好處是明確地指出了鄰居不賠不賺,不參與博弈。按照很多人的說法,鄰居是個「干擾項」。這種方法的複雜度又稍稍上升了一點,不過還是很容易說清楚的。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對很多人來說,這三種簡練又正確的解法不能說服他們?我想,這是因為他們信不過這些只考慮總的變化的方法,一定要把每一步的交易細節都列出來才能安心。
交易細節會是什麼樣子呢?按照時間順序是:一,王師傅手上有30元,沒有鞋。二,買一雙鞋,有了鞋,錢為零。三,收到50元假鈔。四,找鄰居換了50元真鈔。五,自己保留20元,把鞋和50 - 20 = 30元的找錢給顧客。六,發現是假鈔,給鄰居50元,自己剩下20 - 50 = -30元,沒有鞋。結論:資金變化是-30 - 30 = -60,虧60元。所以,沒錯,這樣會得到同樣的結果。下面讓我們把這種解法稱為「交易細節法」。它可以看做是始末狀態法的細化版本,都是通過比較兩種狀態算出結論的。區別在於它要詳盡地列出每一個步驟,計算量和複雜程度高了許多。
這種方法的麻煩就出在這兒,因為細節列得越詳細(用科研人員常用的比喻來說,「解析度越高」),出錯的可能性就越大。而且你還必須列完所有細節才知道答案,要檢查只有從頭列一遍,找錯誤就變得更難了。這就是為什麼有人連續給出3個答案,卻全都是錯誤的!
我前面是用最容易理解的日常語言列的交易細節,而有管理或會計經驗的人可能會用他們的術語。例如陳果說的是:「期初資產:30(庫存資產)+50(貨幣資產),期末資產:20(貨幣資產),其中鄰居交易那50和找給顧客的30都是流水,所以期末減期初是60。虧60。」@七劍傳人123 說的是:「做一下會計分錄就一清二楚了。(1)借:庫存商品 30 貸:銀行存款 30 (2)借:銀行存款 20 貸:營業收入 20 (3)借:營業成本 30 貸:庫存商品 30 (4)借:營業外支出 50 貸:銀行存款 50 。王師傅虧損額=營業收入20-營業成本30-營業外支出50=-60。虧60元嘛。」@查理不是怪蜀黍說的是:「這個用會計記賬法吧:借方為+,貸方為-。進價30元記-30(給出去的),甩賣20記+20(收回的)。收客戶+50,找零-30。50元為假幣沖帳-50。合計:-30+20+50-30-50=-60。虧損60元。【問鄰居借錢這個是障眼法,可以視為王師傅自己回家拿零錢】」我不懂他們的記賬法,不過既然結果是對的,相信他們的過程也是對的。不過能這麼記賬的都是專業人士,普通人學個半吊子,就很容易出錯了。甚至就連陳果老師,在寫出這一番財會分析之前,最初給出的答案也是「50 + 30 + 10 = 90」!
那麼為什麼在用交易細節法時,如此容易出錯?讓我們來剖析一個例子。最常見的一個錯誤答案看起來是110元,他們想的是:給了顧客一雙鞋價值30元,又找給他30元,還給了鄰居50元,30 + 30 + 50 = 110。錯誤在哪裡?錯誤在於只記得最後給了鄰居50元,卻忘了前面收到過鄰居的50元。有人也許會說:收到的那50元不該算,因為那是拿假鈔換的,當時以為是等價交換,並不覺得是收入。錯了。收到的50元和給出去的50元要算就得一塊算,要不算就得一塊不算。只算給出的不算收到的,那是雙重標準,實質上相當於把給出的用了兩次,第一次用於抵消收到的,第二次又算作凈支出。
這個道理是一說就明白。但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在自己琢磨的時候會出錯?我覺得,這是因為「損失厭惡」。這是一個心理學的術語,意思是人對損失更加敏感。例如甲原先有1100元,失去100元,乙原先有900元,得到100元,兩人最終都是1000元,但甲比乙的感覺糟得多。又如許多人寧願選擇無風險(即100%的機會)地獲得3000元,而不會選擇有80%的機會贏得4000元的賭博,雖然後者的收益期望值是3200元,其實比前者高。在這道題當中,許多人因為損失厭惡而對最後給鄰居的50元念念不忘,以至於不自覺地把這筆支出算了兩遍,抵消了前面收到的50元後還算作凈支出。其它的多種錯誤解答,也大多可以歸結為對某筆支出過於敏感,忘記了相應的收入。當然,那些得出低於60的答案的不是出於這個原因,只能說他們在列交易細節時出錯了。
這裡要稍稍解釋一下。有人認為答案是50元,因為賣鞋虧的那10元是王師傅自願定價的,正常交易不能算虧,唯一的損失就是那50元假鈔。要按這麼理解,50當然是正確的。這也許不符合會計的原則,不過對這個問題的整體理解和前面說的任務分解法完全相同,所以在本文中不再深究。這就是一個論證的過程比結論更重要的例子。
總結一下,對「王師傅賣鞋收假鈔」這道題,最常見的錯誤原因是:一,信不過整體分析,一定要列出每個細節;二,損失厭惡導致誇大支出,忽略收入。
對整體分析的不信任是普通人的常見毛病,因為他們覺得這超出了他們的把握能力,只有細節才是他們能把握的。在科學中,整體分析其實是個非常好的東西,如果能實現大家一定不會放過的。例如高中學物理,受力分析搞得人暈頭轉向,一旦學會能量守恆、動量守恆,會發現許多題目不用受力分析就能算出來,實在是太~方~便~了!又如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告訴你E = mc2(能量等於質量乘以光速的平方),能量的變化等於質量的變化乘以光速的平方,至於你怎麼實現這個質量的變化,它可不管。所以愛因斯坦是研製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的發起者,但他完全沒有參加具體研究。能提出一項整體的關係的科學家,都是了不起的人物。當然在把握整體的同時,細節的分析也非常重要,可望加深微觀理解,發現新現象。也許在對細節的研究中,你就發現了一項新的整體規律呢?科學就是在整體和細節的兩條腿走路中前進的。
厭惡損失在日常生活中會造成許多有趣的後果。例如它意味著人們的幸福感很大程度上不是來自於收入,而是來自於收入的增長。換句話說,經濟的增長率帶來的幸福感也許比經濟的絕對值更大。這就是為什麼像中國這樣高速增長的國家,人民的幸福感可能不比那些人均GDP很高但經濟停滯的國家的低,說不定還更高。還有一個例子,很多人一提毛澤東就想起大躍進和文革的災難,把他大罵一頓。他們忘記了毛澤東的革命帶來了多大的進步,因為他們覺得這些進步都是理所當然的,只有那些損失是如骨鯁在喉的。又如許多人一提政府收稅就渾身不舒服,整天喊著減稅,但同時又要求政府提供優質的公共服務。這是因為交稅是實實在在的痛苦,以至於他們忘記了羊毛出在羊身上的基本道理。
了解了這些人類思維的誤區,那麼,如何樹立建設性的思維習慣呢?我想,要謙虛,要理性,要尊重專家,也要有批判精神,要獨立思考,也要讀經典文獻。總之,這絕非一兩句話就能說清的,實際上這個問題就跟「如何做科研」一樣困難。但無論如何,通過對這道題的剖析,相信讀者已經了解了很多門路,今天的心情是大不同呀大~不~同~
最後,給讀者出一道思考題。@倪博士健康家園寫了一篇文章《美國人一生平均收入200多萬美元,為何不夠用?》(http://weibo.com/p/1001603793257036400069),說美國人一生的平均收入是222萬元,算來算去,扣除醫保、買房、教育、交通、通訊費用以及個人所得稅後,只剩下4.84萬美元,平均每月過日子的錢只有51.7美元,連每天2美元都不到。最後這個數字一看就很可笑,每天2美元怎麼吃飯?顯然是錯的。但我還是轉了這篇文章,因為它的論證過程比它的結論更重要,過程中有不少乾貨。這個結論錯在什麼地方?論證過程中有哪些乾貨?根據這些材料,正確的結論應該是什麼?
提示:希望您在課堂上做過實驗,學過相對誤差的概念。
祝您進步!
2015年3月寫作原文(http://weibo.com/p/1001603822976691787828),2015年6月觀察者網發表(http://www.guancha.cn/YuanLanFeng/2015_06_12_323067_s.shtml),2016年4月修訂發佈於知乎專欄「風雲之聲」。
作者簡介:袁嵐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博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副研究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與戰略風雲學會會長,微博@中科大胡不歸,知乎@袁嵐峰(https://www.zhihu.com/people/yuan-lan-feng-8),知道日報「袁嵐峰」(http://zhidao.baidu.com/daily/author?un=%D4%AC%E1%B0%B7%E5&ie=gbk)。
歡迎關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與戰略風雲學會的頭條號「風雲之聲」(http://toutiao.com/m6256575842/)。
※冬日"柚"惑,你抵擋得了嗎?
※恐龍到底是熱血、冷血還是恆溫動物?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