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票補不能「騙」觀眾走進影院,發行方怎麼辦?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鈦媒體註:本文來自於公眾號毒眸(youhaoxifilm),文 | 江宇琦、編輯 | 吳燕雨,鈦媒體經授權轉載。
電影發行行業所面臨的挑戰還在不斷加劇。
剛剛過去的中秋小長假,雖然有多達19部電影扎堆上映,創近五年紀錄,但假期三天累計票房僅有5.2億,和被視作電影市場低谷期的2016年,中秋檔票房持平——但檔期觀影人次僅有1289萬次,比2016年少了300萬,是2014年以來的最低紀錄;檔期三天的平均票房為1.73億,略低於今年此前1.78億的日平均票房。有從業者感慨到,大盤彷彿一下子回到了2014年的水平。
刷新紀錄的暑期檔和「最冷中秋」間只有幾日之隔,作為產業鏈的中間環節,發行行業的不穩定性在這個秋天被再度凸顯出來。
特別是對於獨立發行公司而言,一方面由於傳統民營電影公司都有自己的發行團隊,發行公司能拿到的優質片源十分有限;另一方面傳統發行受制於模式、經驗影響,一直沒能真正走進觀眾,很難做到精準宣發。票補熱時代,價格優勢尚且能掩蓋這些問題,如今票補再遭限制,各公司肩上的壓力無疑又大了幾分。
在行業寒潮下,儘管發行了《戰狼2》和《我不是葯神》兩部爆款、連續兩年問鼎暑期檔,但聚合影聯傳媒(下稱「影聯傳媒」)並不感到輕鬆。
在影聯傳媒總經理講武生看來,單純依靠票補、粗暴拉動觀影人次增長的時代已經過去,明星、IP也不再無往不利,只有將更多資源、精力投入到市場和受眾的培養上,才能真正解決發行所面對的困局。
「票補效益4年降低了10倍」
「線上票補早應該成為歷史了,我不認為這是件壞事。」
儘管目前尚未下發具體文件,但講武生表示,諸多跡象都已經表明,票補的消失是大勢所趨。「票補雖然曾經拉動過中國的觀影人群,但對於其存在的意義,業內是存在爭議的。一方面,票補的效用已經越來越小;另一方面,對票補的過度依賴已經反過來傷害到了市場和行業。」
在票補興起的初期,的確對觀影大盤起到拉動作用。2013年全國年人均觀影次數僅有0.8次,並連續數年保持每年僅0.1次的增長。隨著線上票務平台的興起、票補力度的增大,9.9元等低價票的出現使得大量此前沒有觀影習慣的人群走進電影院,2015年全國年人均觀影人次達1.63次、短短兩年就翻了一倍。
那些年電影院里擁擠的取票機
儘管如此,這並沒有真正拉動觀影需求、讓觀眾愛上電影。
觀眾被9.9元的低價票吸引進了影院,但可能看到的電影不是他喜歡的、甚至因為內容質量太低而對他造成了傷害。時間久了,觀眾對於低價劣質的電影會產生反感,對價格的敏感度也會越來越低。
實際上,票補的效益的確在逐年減弱。在講武生看來,2015年票補能帶來的票房效能一度達到了1:12的峰值,100萬的票補可拉動1200萬票房;2016年票補效能便下降至1:7;2017年進一步下落到1:3——1:4。到了今年,1:1的拉動率都不容易做到,甚至投入100萬票補只能拉到80萬票房。不過4年時間,票補拉動票房的效益就下降了超過10倍。
「對於片方來說,好片子無需過多票補,但是爛片子票補的預算,因為沒有排片、也沒有人買,甚至都花不掉。」2016年,格瓦拉的一位前高管就發出過如此感慨。同年,包括淘票票在內的多家票務平台,都曾宣布將降低直接的線上票補投入。
儘管票補收益在降低,但是過往形成的習慣與依賴,使得票補並沒有真正降溫,反倒使更多片方加大票補投入,用以維持轉化人數。2015年,票補僅佔到宣發總費用的10%左右,但如今佔比50%甚至更高的情況已十分常見。
一些熱門檔期則更為誇張,在春節檔票補受限之前,行業里一度有著「沒有1億宣發費別來春節檔的說法」。
這種盲目投入對行業也造成了傷害,票補投入的增多使得電影行業的投資風險越來越高:一部電影宣發投入4000萬左右的電影,再加上3000萬票補,那麼除去製片成本該片總票房在達到1.9億前投資方几乎是不賺錢的。長此以往,投資人的信心、熱情會受到打擊,最終影響的是產業堅實的基石。
在經濟利益之外,行業的價值取向也會受到打擊。「行業會被金融所綁架,大家比拼的不是影片質量、宣發策略,而是誰的價格更低,整個市場都紊亂了。這和生活一樣,如果大家覺得錢能購買一切,對於其他東西的追求就會降低,自我道德的訴求也會越來越低。」
不過,對於一些觀眾認知度較低的作品,價格優勢的確有助於拉高前期熱度。如今,票補即將消失,這類影片是否會被影響?
「發行公司應該打造自己的品牌」
雖然線上票補的濫用,給行業帶來了增量觀眾,其被濫用也給行業帶來了負擔,但立足當下,似乎並沒有哪種宣發手段比票補來得更為直接。如今、線上票補將被叫停,對眾多從業者來說依舊會是一次不小的衝擊,面對巨變中的電影行業,發行公司的轉型步子必須邁得更大。
發行的突圍點究竟在哪?
對於傳統發行公司而言,其商業收入有著明確的天花板。伴隨著線上購票率的不斷提高,依靠大數據指導發行的便捷性逐漸凸顯出來。慢慢的,線上發行、互聯網營銷開始成為行業主流,許多公司甚至縮小了地網團隊的規模。
行業紛紛縮減地面發行團隊,但發行公司應該「逆流而行」,講武生認為,「無論購票渠道怎麼變化,從業者還是要和用戶發生直接接觸。」
傳統電子商務的流程,在用戶拿到快遞後就結束了;但線上購票,觀眾只是獲得一個觀影機會,還必須到線下影城來消費。線上購票的模式已經趨於統一,但線下消費的場景、習慣卻千差萬別。在這個過程中,很多因素會對觀眾的消費習慣產生影響,而這些是互聯網數據無法反饋的,只有發行、營銷團隊和觀眾面對面接觸才能有所體會。
消費者的需求已經有了進一步分化,靠一套統一的營銷思路來打遍全國,顯然已經不太現實。想要調動起不同城市觀眾的觀影興趣,就必須對當地的消費者有更深層次的了解。基於和各地觀眾接觸、獲取一手信息與經驗,推出因地制宜的營銷策略,會比盲目地鋪開宣發動作更有效率。
如果最初的地網發行屬於1.0時代,那現在已經進入2.0時代。區域化、城市化營銷將會成為電影發行行業的重要趨勢。
「很多好萊塢發行公司已經形成了它的電影風格,品牌領導力要遠高於其他公司,我認為這是中國發行公司最值得學習的地方,一個公司的平台、風格一旦搭建起來,消費者會天然地認可這個品牌。」講武生說。這也是很多好萊塢進口大片,宣發預算反而要遠遠低於國產片的重要原因。
抱著要打造一個「品牌」的理念,對於發行方來說,除了城市營銷團隊,選片也是發力重點。
未來中國電影可能會分為重工業商業大片(大眾)、文藝片(小眾)和普通商業(類型)片三大類型,現在發行公司都在為第一類打得頭破血流,但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反而覺得應對更多元化的類型片進行深度鑽研。無論是城市團隊的布局還是發行品牌的打造,都是朝著這個方向發展而在蓄力。
理論上,短期內這些工作的支出將不亞於做票補的投入,但講武生卻相信,這筆錢比單純靠票補把觀眾「騙」進影院要來得划算:
只有觀眾對電影的消費需求越來越強烈,把它當做一種文化根植、精神層面上高端的享受,電影市場才能真正擴大。而不是被價格驅使,像猴戲一樣不看白不看。對於發行從業者來說,這才是解決市場穩定性和發展問題的終極之道。
※CBNData發布《2018北京消費氣質報告》:消費人數全國第一
※重新解讀拼多多:為何會崛起,以及究竟值多少錢
TAG:鈦媒體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