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行氣玉佩銘》,真實文物之中的行氣秘訣

《行氣玉佩銘》,真實文物之中的行氣秘訣

《青玉行氣銘飾》銘飾,為十二面稜柱體,每一面經拋光,自上而下陰文篆刻三字,有重文符號,記述行氣要領。

現藏於天津市歷史博物館中,是期我國迄今為止最早的養生理論文物資料,據考為戰國後期的作品。

《行氣玉佩銘》,真實文物之中的行氣秘訣

新中國成立後,郭沫若將其命名為《行氣玉佩銘》,有趣的是,在原文之中,其實並沒有逗點,而重文符號其實既表示重文也可表示逗點,可見古人的構思和設計十分巧妙。

如果根據周天搬運法來看,則會有一種貼近真實修鍊過程的解釋,內容如下:

「行氣深則蓄,蓄則伸,伸則下,下則定,定則固,固則萌,萌則長,長則退,退則天。天幾舂在上,地幾舂在下。順則生,逆則死」

《行氣玉佩銘》,真實文物之中的行氣秘訣

如此觀看,每一段都代表修鍊的一個過程,共十二段,恰好符合古代十二這常用的陰陽之術。

譯文:「導引真氣功夫日久,真氣自然積聚。真氣積聚,則真氣自然充盈;真氣充盈,則自然下行。真氣下行,則營衛丹田;營衛丹田,則丹田充實;丹田充實,則萌發生機;萌發生機,則真氣下行至極;下行至極,則真氣繞轉上行;繞轉上行,則真氣直達頭頂;頭頂有真氣集聚;腳踵有真氣貫通;順其自然則有助於養生,逆於自然則有害於養生」。

整個修鍊方法,是中國最古老、最純樸、最簡潔的真氣導引修鍊方法,完全摒棄了後人對於修鍊功法的穿鑿附會和故弄玄虛,尤其適合有靜坐功底的人。具體修鍊方法為:

《行氣玉佩銘》,真實文物之中的行氣秘訣

1、「行氣深則蓄」:即「導行真氣日久,真氣自然積聚」。導引真氣是一個較長的過程,常人的真氣較弱且散亂於四肢八脈之中,不堪大用,所以通過導行功夫對真氣進行梳理,並將真氣積聚起來,為我所用。

方法:身形端坐,心情放鬆,舌頭輕抵上齶(搭鵲橋),眼觀鼻,鼻觀心(心窩部),意念集中於中焦(膻中穴,即心窩部),用鼻輕柔地吸氣,以口輕柔地吐氣,長納短吐,靜聽輕柔的吐氣聲傳到中焦部。吐納之聲,猶如在深山之中唱一句山歌,再側耳靜聽深山的緩緩回聲。

此方法實則為築基功夫,不可著急,要順其自然。靜聽吐氣聲傳到中焦部,久而久之,就會感覺到中焦部附近不斷充實的感覺。

2、「蓄則伸」:即「真氣積聚,則真氣自然充盈」,真氣在中焦部積聚到一定程度,則真氣自然充盈,此時真氣有一種萌動的感覺。

3、「伸則下」:即「真氣充盈,則自然下行」,真氣充盈,萌動的氣機產生,則真氣自然下行。隨著呼氣的綿長,真氣隨呼氣沿著任脈下行延伸。

《行氣玉佩銘》,真實文物之中的行氣秘訣

4、「下則定」:即「真氣下行,則營衛丹田」。在修鍊一段時間後,隨著真氣下行,會在丹田繼續沉澱下來。

5、「定則固」:即「營衛丹田,則丹田充實」,真氣繼續在丹田集聚並營衛著丹田,真氣就越來越充實,並給予身體一種充滿力量的感覺,並能切身感覺到丹田充實。

6、「固則萌」:即「丹田充實,則萌發生機」,丹田充實,萌發新的生機。此時仍要固守丹田,對於真氣的運行毋忘毋助。

7、「萌則長」:即「萌發生機,則真氣下行至極」,真氣在丹田集聚一定程度後,也會如中焦一樣產生滿溢現象。此時真氣繼續沿著任脈下行最終到達會陰部。

8、「長則退」:即「下行至極,則真氣繞轉上行」,真氣從丹田出發下行至會陰部,則會繞轉到身後沿督脈上行。

9、「退則天」:即「繞轉上行,則真氣直達頭頂」,真氣沿督脈上行最終到達頭頂。

10、「天幾舂在上」:即「頭頂有真氣集聚」,真氣到達頭頂後,真氣會暫時駐留,環繞盤桓不前,真氣波動如搗粟。待後續真氣不斷補充後,真氣會從頭頂百會穴,沿著督脈繼續前行,通過「鵲橋」連接任脈,此時任督二脈打通,亦表明通了小周天。

《行氣玉佩銘》,真實文物之中的行氣秘訣

11、「地幾舂在下」:即「腳踵有真氣貫通」,下盤牢固。打通小周天后,繼續修鍊,真氣會貫通四肢。最具標誌性的就是真氣貫通腳踵,真氣波動亦如搗粟。繼續修鍊則在一呼一吸間全身真氣充盈,最終達到「真人呼吸以踵」的境界,契合上古丹書所說的 「當呼吸之機,我則從陰蹺迎歸爐」之意,奇經八脈逐一打通,最終打通大周天。

12、「順則生,逆則死」:即「順其自然則有助於養生,逆於自然則有害於養生」。在整個修鍊過程中要做到聽其自然,靜觀其變。順其自然。否則容易出現偏差,導致走火入魔。要牢記「物極必反」,以及「謙受益,滿招損」的古訓。

《行氣玉佩銘》,真實文物之中的行氣秘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井字頭 的精彩文章:

《金丹功》四步驟,解不泄之秘
道家玄關揭秘,含義到修鍊方法及體驗並附

TAG:井字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