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蒙古人遇上馬札兒人:一招鮮吃遍天,賽約河之戰蒙古軍隊又勝了
之前談古論金在《火星撞地球,蒙古遇羅斯:那場載入史冊的卡爾卡河之戰的來龍去脈》結尾處提到:
在羅斯人看來,蒙古人的消失與他們的來臨同樣突如其來,也同樣莫名其妙。由於這一次蒙古人並沒有留下來佔領土地,而是不惜萬里跋涉返回故土,羅斯王公和欽察人都想當然地認為,韃靼人永遠再不會來了,於是他們便又重新切換到了之前內鬥三六九、撕逼天天有的模式。
……
但是,與羅斯人認為的「韃靼人永遠再不會來了」不同,他們在不久之後還會遇上蒙古人。
成吉思汗去世後,他的第三個兒子窩闊台於1229年在忽里台大會被擁戴為大汗,管理整個蒙古帝國。窩闊台時期,蒙古帝國如日中天,不斷取得勝利,1231 年8月,我們前面提到的花剌子模末代國王札蘭丁喪命於迪牙別克兒(在今土耳其東部迪亞巴克爾)的山區;1234年春,蒙宋聯軍攻破蔡州(今河南駐馬店市汝南縣),金哀宗自殺,金朝滅亡。
這為其再次西征奠定了基礎,創造了條件。
窩闊台劇照,宋龍台飾演
窩闊台,1186年—1241年12月11日,成吉思汗第三子,蒙古大汗,被追尊為元太宗英文皇帝
當時,在蒙古帝國頂層設計的政治版圖中,也兒的石河(今新疆額爾齊斯河)以西、押亦河(今烏拉爾河)以東之地作為蒙古的征服地區,是成吉思汗長子朮赤的領地,但是,烏拉爾河以西的欽察、斡羅斯等雖然曾經被哲別和速不台的軍隊擊敗,但遠遠談不上平定。
窩闊台汗七年(1235),窩闊台大汗召集忽里台大會,在會上計議如何征討欽察、斡羅斯等未服諸國。
當時在伏爾加河和烏拉爾河之間游牧生息的欽察部首領忽魯速蠻懼怕蒙古軍的兵威,已先遣使納款,只待蒙古軍至,便準備投降,而居住在伏爾加河下游的欽察部首領八赤蠻則與畏敵如虎的忽魯速蠻不同,打算堅決抵抗。
斡羅斯(今俄羅斯等)、瓦刺吉亞(今羅馬尼亞瓦拉幾亞)、摩爾達維亞(今摩爾多瓦和羅馬尼亞東北部)、孛烈兒(今波蘭)和馬札兒(今匈牙利)當時存在著各自為政的諸公國,都不聽所謂大公的號令,德意志、奧地利、義大利等也都以各種方式捲入十字軍東征——比如當時第六次十字軍東征在「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率領下進行,而1226年,腓特烈二世發給條頓騎士團大團長赫爾曼·馮·薩爾扎一個特許狀准許其征服普魯士(普魯士在當時並不是德意志的一部分,其中世紀時的居民是古普魯士人,所使用的普魯士語屬於波羅的語族,與拉脫維亞人和立陶宛人屬於同一種族)。
第六次十字軍東征,由神聖羅馬帝國的腓特烈二世率領
條頓騎士團
總的來說,實力不斷增長、強大而(相對)團結的蒙古帝國面臨的是一個分散和無序的歐洲。
窩闊台汗八年(1236)春,按照察合台大汗的"長子出徵人馬眾多,威勢盛大"的提議,諸王、萬戶、千戶、百戶、那顏等的長子全都參加這次出征,因此這次蒙古軍西征被稱為"長子軍出征"。成吉思汗長子朮赤的嫡次子拔都、次子察合台的長子拜答兒、三子窩闊台的長子貴由、四子拖雷的長子蒙哥各統本部軍隊,萬戶以下各級貴族也都分遣長子從征。朮赤的嫡長子斡兒答也在軍中,但朮赤系部隊由拔都統領而不是他。說是"長子軍",參與的蒙古貴族還包括朮赤的第五個兒子昔班和第六個兒子唐兀惕、察合台的孫子布里、窩闊台的兒子合丹、拖雷的兒子拔綽以及成吉思汗的庶子闊列堅(第六子)。
這一支"長子軍"以拔都為統帥,速不台副之(哲別在上一次西征回師途中病故),共150000大軍,自各地出發,秋季會師於押亦河(今烏拉爾河),並進而向伏爾加河東岸集中。
集結後諸王商定了戰略,各率本部兵前進。速不台率先鋒軍首先攻取不里阿耳(今俄羅斯維亞特卡一波利亞納東)。同年冬,蒙哥進征伏爾加河下游的欽察部。
幾番鏖戰殺戮,不一一細表,只說比較重要的內容,那就是1239年拔都親率大軍進抵乞瓦城(今烏克蘭基輔),蒙古諸路軍雲集協同主帥作戰,拔都下令四周架炮,晝夜不息,猛烈攻擊,終於攻克乞瓦城。
拔都雕像,現藏於俄羅斯
梁贊、莫斯科、羅斯托夫等10幾個城市均被攻克
1241 年春,拔都分兵兩路,一路由察合台的長子拜答兒、速不台長子大將兀良合台(Uriyangqatai)率領,攻孛烈兒(今波蘭);一路由拔都本人、速不台率領攻入馬札兒(今匈牙利)。
先說拜答兒一軍破散多米兒城,抵克剌可夫(今波蘭克拉科夫),孛烈兒王(實際上當時波蘭正處分裂割據時期,並無真正的國王,此處是指名義上波蘭的最高統治者克拉科夫大公)棄城遁走,蒙古軍焚毀其城,遂殺入西里西亞(中歐的一個歷史地域,該地域的絕大部分地區屬於今波蘭,小部分則屬於今捷克和今德國)境內,西里西亞公爵亨利二世(Henryk II the Pious)聚攏孛烈兒諸軍,與來援之捏迷思(日耳曼)軍聯合抗敵,激戰於里格尼茨(實際是在里格尼茨城約10公里的平原地帶),最終被蒙古軍擊潰。
里格尼茨之戰中,西里西亞公爵亨利二世陣亡,主將勃烈斯拉夫陣亡,條頓騎士團被擊潰,蒙古人隨後打掃戰場的時候,把每個被殺的德波聯軍士兵的一隻耳朵割下來,結果這些耳朵裝滿了滿滿的九隻大麻袋。
里格尼茨之戰結果使得歐洲諸國十分震驚,深深感受到蒙古入侵的嚴重威脅,但由於教皇格列高利九世和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存在著尖銳矛盾,始終未能協調而採取一致的對策。
拜答兒一軍獲勝後,又攻入莫剌維亞(今捷克摩拉維亞),南下與拔都主力會合。
窩闊台汗十三年(1241)四月,蒙古軍隊在匈牙利佩斯城(《元史》稱馬茶城)對面集合。
著名喜劇明星陳佩斯的名字即得自於布達佩斯的佩斯
布達佩斯原本是遙遙相對的兩座城市,位於多瑙河左岸的城市叫布達,位於多瑙河右岸的城市叫佩斯,直到近代兩部分合起來才叫布達佩斯,在蒙古人西征的時代,匈牙利的首都是布達,而佩斯有匈牙利國王貝拉四世的行宮等設施。
9世紀馬扎爾人來到匈牙利,他們以匈牙利為起點,對歐洲展開劫掠,當時的歐洲人感覺這就是4個世紀前阿提拉率領的匈人再現,感覺十分恐怖,但當馬札兒人皈依天主教之後, 他們生息繁衍的匈牙利就迅速成為天主教世界在東方的屏障, 他們不僅成為了斯拉夫人汪洋大海中的一根楔子,也成為抗擊蒙古人以及以後的奧斯曼土耳其進攻歐洲的橋頭堡。
貝拉四世(IV.Béla 1206年—1270年5月3日,1235年—1270年在位)是匈牙利阿爾帕德王朝國王,之前聽聞蒙古軍隊來襲的警訊,他便依照風俗派遣使者手持帶血的寶劍,號召自己的附庸諸侯前來馳援,同時也向教皇和神聖羅馬帝國求援,但匈牙利的封建貴族與神聖羅馬帝國方面對此反應冷淡,雖然如此,貝拉四世面對來勢洶洶的蒙古大軍並不慌張。
貝拉四世雕塑
貝拉四世不象西里西亞公爵亨利二世那樣貿然出城迎戰,而是不斷聚集他的兵力,到後來,佩斯城裡聚集了100000匈牙利軍隊(這個數字當然有一定的疑問,特別在匈牙利封建諸侯不響應國王的情況下,這個兵力有點偏大了)。
拔都軍屯兵於佩斯城城下,匈牙利軍就是不出戰。這時,第二次參與西征的老將速不台又出了奇計,誘匈牙利軍外出。
速不台此計的具體情況史書記載不清,但就像有一位今日頭條讀者留言說的:
蒙古西徵用的最多的就是誘敵深入,一招鮮吃遍天。
這從某種意義上是一種降維打擊,蒙古人用並不如何高明的兵法,挑逗著以個人武勇自詡的中世紀騎士,幾乎每發必中。
反正就是這樣,貝拉四世出城迎戰,拔都率軍緩緩退卻,退啊退的,一直退至賽約河(也做撒岳河、紹約河、漷寧河,今蒂薩河Тиса,多瑙河中游左岸支流)邊。
1241,匈牙利賽約河。
貝拉四世追蒙古軍至賽約河河西駐營,遣兵1000守橋,以防蒙古軍進攻。蒙古軍退至匈牙利軍河東之沼澤地下營,等待決戰時機。
1241年4月10日夜蒙古軍分二路進攻:一路由拔都親自率領,遣兵奪橋,置炮攻擊,不想卻初戰失利;一路由速不台率領,從河下游結筏潛渡,迂迴匈牙利軍側後,實現了戰略包圍。
拔都率軍攻下賽約河上的橋樑
拔都發起第二輪猛攻,擊敗守橋軍,奪取橋樑,正面障礙也被清除。
1241年4月11日黎明時,兩路蒙古軍四面圍攻匈軍營地,發起突然襲擊。匈牙利軍在蒙古軍圍攻下傷亡慘重,只得突圍,此時的拔都故意放開西面一條路,匈軍紛紛從這個缺口向西逃竄,蒙古軍在其他三面猛攻。
這個「圍三闕一」的策略就是春秋末期中國軍事家孫武在《孫子兵法·軍爭篇》中列舉的用兵打仗八條原則之一的「圍師必闕」,其中的「闕」通「缺」,就是「缺口」之意。這個策略非常巧妙,因為面臨被圍困境的敵人,要麼投降,要麼死戰,要麼自己沒有主意而觀望聽命於其指揮官,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四面合圍,就可能促使敵軍主將下定破釜沉舟拼個魚死網破的決心,而與之相反,如果故意留一個缺口,就可能使敵軍主將在逃跑還是死戰之間搖擺不定難以決策,同時也使得敵軍士兵作戰意志渙散,循好不容易發現的「生路」而倉皇逃跑。
蒙古軍正是用這個圍三闕一的方式令匈牙利軍朝西面的「生路」逃竄,而整個逃竄過程中又因為心理崩潰一片大亂。在之後的追殺過程中,匈牙利軍被殲70000餘人。
蒙古軍殺死匈牙利軍士兵
貝拉四世幾乎孤身脫逃,一直逃到克羅埃西亞東南部亞得里亞海中的多山群島達爾馬提亞群島。蒙古軍進而攻破佩斯城。
布達佩斯城市風景
然而,此役,蒙古軍亦浴血苦戰,損失慘重,整體上可謂慘勝。
因此,雖然整個匈牙利(當時的匈牙利王國包括了匈牙利與特蘭西瓦尼亞;特蘭西瓦尼亞也就是現在的羅馬尼亞大半部)除了個別堅守的堡壘都處於蒙古人的鐵蹄之下,1241年7月蒙古軍的先頭部隊甚至抵達奧地利維也納附近的諾伊施塔特,但是蒙古大軍事實上也成了強弩之末。
所以,當1242年春蒙古大汗窩闊台的死訊傳至匈牙利,拔都便從保加利亞出發,經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抵達他在伏爾加河下游的營地,1243年拔都留駐伏爾加河畔的封地,並定都伏爾加河下游的薩萊巴圖城,在原有的朮赤汗國的基礎上建立了更強大的金帳汗國(又稱欽察汗國),拔都還將鹹海東北之地分給其兄斡魯朵,稱白帳汗;將鹹海以北之地分給其弟昔班,稱藍帳汗,總領於自己的管轄 。羅斯人這次痛苦地發現,當年來去如風的韃靼人再也不走了。
因此有史家認為,蒙古第二次西征的唯一受益者就是主帥拔都本人。hou"l
遭遇蒙古軍隊之後,歐洲開始了空前的技術、貿易和思想變革
賽約河之戰的失敗者貝拉四世也不是一個像花剌子模沙、欽察首領或者羅斯王公、西里西亞公爵這樣徹頭徹尾的失敗者。
蒙古大軍撤離後,貝拉四世迅速帶領殘部收復整個匈牙利王國,並積極投入國家重建——蒙古人的入侵除了帶來許多物質上的破壞之外,還造成匈牙利王國30%以上的人口損失——很快,百廢待興的匈牙利恢復了生機和活。
不僅如此,貝拉四世還帶領匈牙利人在匈牙利的東部邊界建築了一連串的碉堡等防禦工事,以防備蒙古人的再次入侵。這一批防禦工事後來並沒有用來防備蒙古人,卻意外成為後來15-16世紀,匈牙利人抵抗奧斯曼土耳其人入侵的堅固防線。
陳列在匈牙利國會大廈的穹頂大廳里聖斯蒂芬王冠,這是匈牙利國家和民族團結的象徵
匈牙利布達佩斯英雄廣場
因為種種興利除弊、重建家園的功績,貝拉四世獲得了「故鄉重建者」的讚美稱號,他的紀念雕像迄今也還佇立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的中心廣場——英雄廣場。
※這個劉備同宗,仕途一再站錯隊又耽於享樂,卻終成名垂青史大英雄
※算命者一口咬定其是「天下之母」,沒想到卻應驗在下一任丈夫身上
TAG:談古論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