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惟精惟一,慎獨之功

惟精惟一,慎獨之功

惟精惟一,慎獨之功

作者:蘇樹華

先說說惟精。惟精的「精」,就是這個精細的「精」,就像我們做一件事,精心地做,細心地做,《詩經》所謂「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佛家所謂「常自覺察」。如此綿密,如此精進,只為致一,只為純一,這便是惟精的功夫。

再說說惟一。惟一的「一」,就是這個獨一無二的「一」。這個「一」,儒家稱為「良知」,稱為「天理」,佛家稱為「唯我獨尊」的「我」,孟子稱為「萬物皆備於我」的「我」,莊子稱為「萬物與我為一」的「我」。這個「我」,這個「一」,自他不二,人人皆同。一切修行,只為見得這個「我」,只為回歸這個「一」,儒家雲,「知天命」,「明明德」。佛家雲,「花開見佛」,「明心見性」。

陽明先生的用功方法,就是禪宗的用功方法,只是他出於對儒家的特別維護,而極力地迴避了佛家的名相概念,他用儒家的名相概念,及自己獨特的話語體系,表述了儒佛不二的實際。

陽明先生說:「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者,皆所以為惟精而求惟一也。」我們需要了解「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的真正含義。

博學,不是掌握很多的知識,做個百科學術家。向事事物物上用功,掌握很多的知識,這依然是事相上的功夫。在事相上用功夫,住著在事相上,以為住得時間長了,功夫到了,就能成為一個聖人。如此見解,如此行持,則不能見道,不能成聖。孟子說:「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這個「放心」,就是放開我們的心,令其廓然大公,令其朗照十方。這樣的自心境界,便是博學的境界,也是博學的功夫。

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皆不是事事物物上的功夫,而是反觀自見的功夫,而是反身而誠的功夫。反觀自見,反身而誠,誓要見到這個蓋天蓋地的良知心體,誓要見到這個廣大無邊的妙明真心。如是反觀,如是而誠,便是「惟精而求惟一」的功夫。佛家雲,屏息諸念,一念不生。正於么時,哪是這個了了常明、一塵不染的心?如此反觀,如此自見,便是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的功夫。

惟精惟一,慎獨之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禪宗文化 的精彩文章:

千萬不要傳是非
《佛教的精神與特色》禪定

TAG:禪宗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