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丹麥在歐洲大陸上有領土,卻為何把首都建在海島上?

丹麥在歐洲大陸上有領土,卻為何把首都建在海島上?

丹麥王國位居歐洲大陸的西北端,南部毗連德國,北隔卡特加特海峽與挪威、瑞典相望。雖然丹麥在歐洲大陸上擁有地盤,但其首都哥本哈根卻建在了一座海島上,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是地形因素。丹麥在歐洲大陸的部分是日德蘭半島,全境被低矮的平原和丘陵覆蓋,且三面臨海,可以說毫無據險防守之地,對機動性高的敵軍尤其沒有防禦力。十七世紀中葉,瑞典一代名將托爾斯藤森率軍自德意志的波西米亞直插丹麥南部,其利用火炮機動靈活的特點縱橫馳騁在平坦的日德蘭半島,這使得丹麥只得龜縮在海島上,無奈的接受了戰敗的事實,並將波羅的海霸權拱手相送。而哥本哈根所在的西蘭島雖然也儘是平原丘陵,但畢竟擁有海洋屏障,如若依靠強勢海軍護衛,定可驅逐來犯之敵。那歷史上的丹麥海軍處於何種水平呢?

丹麥在歐洲大陸上有領土,卻為何把首都建在海島上?

其實丹麥是以海立國的。古代的丹麥人和瑞典人、挪威人統稱為諾曼人,自九世紀開始,他們出海遠航,四處劫掠,肆意攻擊破壞西歐沿海地區的修道院、鄉村和城市。其中丹麥人在克努特大帝的帶領下,更是征服了整個英格蘭,建立起了地跨北歐和英格蘭的克努特帝國。當時的丹麥船隊使用的是尖底無甲的木船,雖然每艘只能裝載四十人,但其速度快,吃水淺,便於從河流的出海口沿河上溯,深入內陸。後來為了維持殖民貿易的運轉和北歐的海洋霸權,丹麥將大量的資源集中到了新船的建造和武器裝備的開發。所以說在打仗如同家常便飯的歐洲,即使丹麥陸軍遭到了毀滅性打擊,但只要有強勢海軍的存在,丹麥就可以保衛哥本哈根,就可以繼續在北海和波羅的海耀武揚威。在17世紀60年代的一場爭奪北歐領導權戰爭中,雖然丹麥國王克里斯蒂安五世親率的一萬五千人大軍在現今瑞典南部的隆德附近,被瑞典國王卡爾十一世率領的八千士兵擊敗,但由尼爾斯·尤爾指揮的丹麥海軍卻在克厄灣大獲全勝,取得了殲滅敵艦八艘的佳績。這使得卡爾十一世雖然與哥本哈根僅僅隔著一道狹窄的厄勒海峽,但也只能望洋興嘆了。除了地形等因素外,丹麥對首都的選址還受到了地理位置的影響,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兩點。

丹麥在歐洲大陸上有領土,卻為何把首都建在海島上?

第一點是便於掌控厄勒海峽。厄勒海峽即哥本哈根所在的西蘭島與瑞典斯科訥省夾峙的狹長型海峽,最窄處僅四公里,是波羅的海沿岸國家最重要的海上進出通道。除戰略價值外,厄勒海峽還有著誘人的經濟價值,其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丹麥的錢袋子。從十五世紀開始,所有通過厄勒海峽的外國船隻都要交納通行稅,稅額一般是所運貨物價值的1%到2%。1857年,隨著《哥本哈根公約》的生效,丹麥掌控的所有海峽都成了國際航道,外國船隻可自由通行。作為補償,丹麥可一次性獲得3350萬里格斯銀行達勒(里格斯銀行達勒是丹麥在1813年後鑄造的貨幣,含銀量6%),其中英國和沙俄各支付三分之一。

第二點是西蘭島曾經地處丹麥王國本土的中心位置,在此建立首都可以更好的輻射到全國。十七世紀中葉以前,丹麥王國本土除了日德蘭半島和西蘭島、菲英島、洛蘭島等島嶼外,還有厄勒海峽以東的斯科訥等地。1658年2月,瑞典國王卡爾十世趁著海水被封凍的契機,登上西蘭島,兵臨哥本哈根城下。驚慌失措的丹麥只得求和,割讓了厄勒海峽以東全部地盤。此後丹麥雖然加入了沙俄、波蘭等國反對瑞典的大北方戰爭並最終取得勝利,但戰後的丹麥並未收回厄勒海峽以東的失地,因為歐洲列強們都不願意讓波羅的海的出入口被一個國家控制。

丹麥在歐洲大陸上有領土,卻為何把首都建在海島上?

現在的哥本哈根仍是丹麥王國最大的城市和最大商港,亦是北歐地區重要的海陸空交通樞紐,有厄勒海峽大橋與瑞典第三大城市馬爾默相連。可以說,哥本哈根既是現代化的都市,又是歷史氣息濃厚的古城。在新興企業和古老建築的交相輝映中,哥本哈根展現著別樣魅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明號 的精彩文章:

圖說英國海外領地,遍布三大洋13地,雖然面積都很小,但位置好
晚清罕見的外交勝利——1881年自沙俄索回兩萬多平方公里的特克斯河流域

TAG:大明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