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不是名將勝似名將,帶領2萬人大勝15萬金軍,為南宋續命百年
在我們的印象中,宋朝在軍事上很弱,尤其是沒什麼知名的武將,除了楊家將、種世衡、岳飛和岳家軍、狄青、韓世忠,曹彬曹瑋父子外,幾乎沒有拿得出手的戰神了。當然,這個原因跟宋朝的價值觀有關,那就是宋朝重文輕武,極力限制武將的權力。
那麼,北宋除了以上幾位,就真的的沒有拿得出手的名將嗎?不是。其實,北宋還是有很多名將,因為重文輕武,所以,很多文弱書生成了名將,比如虞允文。
虞允文是個典型的一介書生。
據《宋史》記載,虞允文自幼聰明好學,六歲時已通讀《周禮》《左傳》《論語》等九部儒家經典,七歲時就能撰寫文章。好一個小神童。
當然,虞允文聰明好學跟家庭熏陶有很大的關係,他的父親是是宋徽宗政和五年的進士,他在多處任職地方官,為官清廉、剛正不阿。史書記載,虞祺在梓州知州任上,就曾因堅決抵制奸相秦檜的盤剝勒索,被當地百姓所稱頌。
所以,虞祺為官、做人的風骨,日後也深深感染了虞允文。
公元1154年,紹興二十四年,虞允文參加科舉考試,高中進士。虞允文雖然高中進士,但我們知道他跟他父親一樣,是個正直的人,所以,不為當權者秦檜所容,以至於多年在外任職。
後來秦檜死後,才有機會回到臨安,得到宋高宗接見,得到皇帝的賞識,之後在三年多時間裡,虞允文連續升任禮部郎官、中書舍人、直學士院等清貴官職。
所以說虞允文是個典型的文官形象,可是歷史卻將他推上了戰場,一介文弱書生成了戰場都督,成了不是名將勝似名將的戰神,而且帶領2萬人馬大勝12萬金軍,創造了戰神奇蹟,也為南宋續命百年。
公元1161年,紹興三十一年,金帝完顏亮發動大軍六十萬,兵分四路,攻打南宋。四路大軍中,完顏亮親自統帥中軍主力部隊15萬人,完顏亮一路勢如破竹,順利殺到長江岸邊,南宋的兩淮防線,很快土崩瓦解,金軍如入無人之境。
當時虞允文任督視江淮軍馬府參謀軍事,被派往採石(今屬安徽馬鞍山)犒師,正值完顏亮所統大軍謀由採石渡江。新任主帥李顯忠還未趕到,虞允文見形勢危急,只好自己親自督師。搖身一變成了大將軍。
之後虞允文召集所有軍官,大碗里倒滿酒,高呼:「若金軍成功渡江,你們又能逃往哪裡?現在我軍控制著大江,若憑藉長江天險,為何不能於死裡求生?何況朝廷養兵三十年,為什麼諸位不能與敵血戰以報效國家?」
大家聽到虞允文為國請命的諍言後,看到一名文人尚且不怕死,身為武將的軍人們瞬間燃起了士氣不甘落後,他們紛紛表示:「今既有主,請死戰。」
於是歷史上著名的採石大戰拉開帷幕。
據說戰鬥打得很激烈,金國的第四任皇帝完顏亮統率的金軍,乘七十艘戰船渡江,到達宋軍陣地,就在金兵戰船剛靠岸、士兵們立足未穩之際,虞允文立刻下令南宋水軍與陸軍便即刻一起殺出,夾擊金兵。
由於金兵在此前從未遇到過宋軍的拚死抵抗,本來士氣低落就低落的金軍陣腳大亂,再加上宋軍統帥虞允文戰略有方且鼓舞士氣,所以,這一場采石之戰,可謂立刻扭轉了兩軍戰局。
宋軍士氣高昂,擊沉了不少金軍戰船。不過由於宋金雙方的兵力對比相差接近10倍,力量還是過於懸殊,所以,金軍還是逐步向長江南岸壓了過來。
就在這關鍵時刻,一支從別的戰場下退下來的宋軍,從此路過。虞允文派送給他們旌旗和戰鼓,令其從山後出現,張滿紅旗,擂鼓吶喊。金兵以為南宋的援兵來了,嚇得開始後退。虞允文又率精兵,乘勝追射,殺了金兵四千多人,俘虜五、六百人。金軍趕緊退回了長江北岸。
金軍的慘敗,令完顏亮暴跳如雷。可他非但沒有安撫軍心,反而痛加殺戮,把所有退回來的金兵全部砍頭,使金軍的銳氣一下子喪失了,最終慘敗。
採石一戰大敗的完顏亮,開始轉戰揚州等地。他命令三日渡江,否則殺掉隨軍大臣,金軍在絕望之下,發動軍變,殺死了完顏亮,之後金軍便撤回北方。
南宋終於化險為夷,轉危為安。
誰能想,南宋的一場滅國大禍,竟以這樣的方式贏得漂亮結局。也由此,南宋朝廷延長國祚達百年之久。而打贏這場戰鬥的功臣就是我們的大英雄虞允文。
要不是他,不可能戰勝,虞允文在危機時刻,敢於負責,敢於擔當,力挽狂瀾,南宋軍民在他的鼓勵下、帶領下,軍民團結一致,奮勇抗敵,最終以不到2萬的兵力戰勝金軍15萬大軍,贏得了戰爭的勝利。
這次以少勝多的戰役,就是聞名後世的「採石大捷」。而虞允文也被寫進軍事史,一個文人絕不輸任何名將。
後來宋孝宗時,虞允文被任命為參知政事兼知樞密院事,成為一代名相。
朋友,歡迎關注
※此人是西漢第一傳奇的女人,給5個皇帝當過皇太后,但死的很窩囊
※歷史上最具才藝的皇帝,不僅書法美術獨一無二,而且蹴鞠也是一絕
TAG:顏威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