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率英《嫦娥奔月》工筆人物作品
任率英:原名敬表,中國現代連環畫家、年畫家,中國畫家,擅工筆重彩人物畫,多以民族英雄、古典小說、神話傳說和民間故事為題材,長期從事中國畫、新連環畫、年畫的創作。系中國農工民主黨黨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曾任北京市東城區人大代表、北京市農民民主黨文化工作委員會主任、中國連環畫研究會顧問、北京東方書畫研究社社長、北京工筆重彩畫協會副會長、北京中國畫研究會理事、北京工業大學書畫協會顧問。
衣袂飄飄,雲髻玉面,秋波流轉,腳踏祥雲的嫦娥,向著一輪桂枝婆娑、殿閣仙山的明月飛升而去……
任率英創作的《嫦娥奔月》,從歷代相關的圖畫中借鑒了某些造型,但更多地表現了他心目中的幻境。
他在文章《工筆重彩人物畫經驗點滴》中寫道:「《嫦娥奔月》是在群眾中廣為流傳的美麗動人的神話傳說。嫦娥是受人歡迎和喜愛的善良女性。這個傳說在某種意義上也給人科學幻想和啟發。
我在創作《嫦娥奔月》這幅畫時,首先根據傳說資料研究她的生活經歷、性格特徵和在奔往『月宮』時的特定情節的思想感情,然後確定她形象的造型特點,以及藝術處理。
嫦娥在人民群眾的心目中是很美麗的形象,所以,我畫嫦娥回頭看的動態,這樣既可表現正面形象,又表現出她對人間仍有留戀的心情。除了注意刻畫性格特徵外,形象一定要美,這是成敗攸關的重要因素,美的標準和性格特徵的掌握,不同的時代和不同的階級就有不同的要求和欣賞習慣。今天畫古代仕女絕不能畫成弱不禁風的不健康的所謂病態美。我拋棄了這一舊的審美觀點,而是從現實生活中用速寫搜集形象素材,結合平日的觀察記憶,進行藝術想像和集中概括。經過反覆加工,嫦娥的形象初步擺脫了舊仕女人物畫的弊病,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現了勞動婦女的健康的美。群眾是比較歡迎的。
我在創作《嫦娥奔月》這件作品時吸收了中國古代壁畫的技法,採用具有裝飾性的中國工筆技法形式,在各個方面進行了必要的誇張和概括。考慮到《嫦娥奔月》是神話傳說,因此更可以充分運用想像和虛構。在月亮里畫了月宮仙境、庭院宮殿,還畫了仙女奏樂歌舞,增加了畫面浪漫優美的氣氛。嫦娥的風帶也增加了長度和曲折,以加強飄蕩之勢,有助於烘托出嫦娥正飛向月宮這一動態的藝術效果。」(任夢璋主編《任率英誕辰百年紀念集——藝術歷程》,中國華僑出版社2011年5月第一版,第46頁)
任率英先後畫過4幅《嫦娥奔月》。
第1幅作於1955年,絹本設色(捲軸),縱90cm,橫54cm,中國美術館藏。此幅作品左下角鈐「任率英」印。該幅作品選題、立意、構思、構圖、景物設置、設色技巧等方面,吸收、借鑒、綜合了我國古代優秀繪畫傳統,以絢麗的色彩、工謹的線條刻畫了嫦娥的形象。嫦娥的長髮、衣袖、飄帶、珠飾在空中隨風飄舞,在祥雲的襯托下,人物與月亮相映生輝,非常動人。在表現形式美感的同時,任率英也重視以情來感人。畫面里出現了金碧輝煌的月宮,翩翩起舞的月中仙子,但這並沒有引起嫦娥的興趣。她雖然身向月宮飛升,但眉宇間卻透著無奈,眼神中流露出對人間的依依不捨,充滿惆悵之感。整個畫面情景交融,筆法工細而不拘謹,色彩明麗卻不艷俗。嫦娥回眸人間的情態,成為作品的點睛之筆,恰當地闡述了這一民間傳說的無窮魅力。從技法上講,此幅作品完美地體現了中國人物畫的「六法」傳統,堪稱載入20世紀中國工筆重彩人物畫的經典傑作。該作品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以印刷品的形式走進千家萬戶,總印數逾百萬。
第2幅同為1955年作,絹本設色(捲軸),縱96cm,橫56cm,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藏。此幅作品對嫦娥頭像與臉型塑造作了調整,右臂露手,肩後披髮下垂。畫幅右下方題跋「嫦娥奔月」「率英」,鈐「任」和「率英」印;左側月下鈐「乙未」年號章。
第3幅是1977年(丁巳)初夏作(材質、尺寸不詳)人民美術出版社藏。此幅作品對嫦娥頭像與臉型又作了調整,右臂露手,肩後披髮下垂。畫幅左下方題跋「嫦娥奔月,丁已初夏任率英繪」,蓋「任率英」印章(園);右側下角蓋「率英畫印」章。
第4幅是1981年作(橫幅),材質、尺寸不詳,榮寶齋藏。此幅作品嫦娥頭像造型變動較大,右臂露手,肩後無披髮,也捨去了月宮中仙女。畫幅右下方題跋「嫦娥奔月,辛酉率英作」,蓋「任率英」印章,右側下角蓋「任氏壽」章。畫幅左側月下蓋「辛酉」年號章。
(文章均源自互聯網)
※張其翼花鳥:工寫兼備,精美絕倫!
※指為琴動,就在——「成人鋼琴微課堂」
TAG:畫友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