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為什麼他就是吃不胖?而我喝水都會胖?

為什麼他就是吃不胖?而我喝水都會胖?

【身材,由誰說了算?】

一個人的胖瘦受什麼因素影響呢?研究表明,肥胖是由能量調節紊亂引起的疾病,與遺傳、飲食、環境、睡眠、情緒等多種因素相關,其中基因是主要決定因素之一。在2005年更新的肥胖基因譜中顯示,已知的與肥胖相關的基因、染色體區帶多達200餘個,幾乎每一條染色體都有涉及。

為什麼他就是吃不胖?而我喝水都會胖?

人體中主要含有白色脂肪和棕色脂肪兩種脂肪組織,其中白色脂肪組織與肥胖關係密切,目前認為是其體積增大與細胞數量增多、堆積造成了肥胖;相反,棕色脂肪組織具有代謝活性,可以產熱耗能,在抵抗肥胖上具有潛在的作用,其數量也是影響我們身材的因素之一。

為什麼他就是吃不胖?而我喝水都會胖?

除去我們無法改變的遺傳因素外,飲食和運動也起著決定性作用。人體內存在著一個飲食攝入能量和日常活動消耗能量間的平衡關係。在維持人體正常生理需求之餘,過多的脂肪、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糖類)就會轉化為能量,最終以脂肪的形式儲存下來;當機體需要更多的能量時,脂肪組織會分解為甘油三酯和脂肪酸,為人體供能。

為什麼他就是吃不胖?而我喝水都會胖?

【為什麼他就是吃不胖?】

當你面對美食的誘惑垂涎三尺,又擔心自己會發胖時,一定會存在這樣的問題:為什麼有的人怎麼吃都吃不胖?英國BBC曾經做過一個實驗:讓10名「吃不胖」的志願者連續四周攝入高卡路里飲食,限制運動,四周後觀察他們的體脂率變化。實驗結果是他們的平均體重只增加了5%,甚至有的人脂肪含量只增加了1%,其餘的體重增加都體現在肌肉上。這樣的結果充分證實了真的有這樣一群「吃不胖」的人存在。

為什麼他就是吃不胖?而我喝水都會胖?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吃不胖」主要還是基因導致的。這類人的基礎代謝率比正常人要高,在非運動狀態下他們能更有效地消耗攝入的能量而避免其轉化為脂肪組織;或者他們的染色體上不含有那些導致肥胖的基因。研究結果表明,人在成年後體內的脂肪細胞數量是基本不變的,之後不論變胖還是減肥,變化的往往是脂肪細胞的體積。很多「吃不胖」的人打小就是偏瘦的體型,他們體內的脂肪細胞數量較肥胖的人更少,所以也比較不容易變胖。

為什麼他就是吃不胖?而我喝水都會胖?

【為什麼我喝水都會胖?】

喝水會變胖,這其實是大家對於自己「易胖」體質的一種打趣。實際上,水的卡路里含量為零,所以喝再多的水理論上都不會轉化為脂肪。然而,飲料就要另當別論了。飲料中往往含有大量的糖分,比如一瓶600ml可樂含有的熱量約為250大卡,需要半個小時的跑步才能消耗完,而消耗不掉的過多糖分則會轉化為脂肪儲存起來,最終將導致肥胖。

為什麼他就是吃不胖?而我喝水都會胖?

如果說真的喝水會變「胖」,那麼往往需要考慮一些腎臟方面的疾病。因為腎臟是排出體內多餘水分的主要器官,當腎臟出現問題時,這些水分就會瀦留在我們體內,導致浮腫,從視覺效果上講就是變「胖」了。

【減肥:管住嘴邁開腿最可靠】

即使你就是「命中注定」要成為胖子的那個人,千萬別灰心,還是有辦法戰勝「胖命運」的,「管住嘴,邁開腿」就是最有效的方法!

為什麼他就是吃不胖?而我喝水都會胖?

首先,「管住嘴」有兩層意思。第一,控制飲食量,合理膳食。因為飲食對體重的影響遠遠大於運動,比如我們吃一個蛋撻時攝入的熱量近400大卡,需要慢跑一小時才能消耗。所以對於減肥者,需要在保證基礎攝入量的前提下盡量減少熱卡攝入,以低糖水果、蔬菜作為輔食,以蔬菜優質蛋白代替面、米飯、饅頭等,少食多餐,避免睡前進食。而且飲食控制對於「易胖者」是個長期堅持的過程,否則極易反彈。第二,不要盲目服用減肥類藥物。目前,市面上很多減肥藥都含有利尿劑、瀉藥、神經類藥物等違禁成分,這些成分輕則完全不起作用,重則對我們的身體健康帶來了極大的傷害。如含有利尿劑、瀉藥的藥物實則是通過「脫水」或「腹瀉」使我們的體重暫時減低;神經類藥物(常見的為西布曲明)可抑制食慾,但會直接增加腦出血、中風等疾病的風險,已於2010年被葯監局叫停銷售,但很多減肥藥中仍會增添這類違禁藥物。這些減肥藥物對我們是弊大於利的。

為什麼他就是吃不胖?而我喝水都會胖?

其次就是「邁開腿」。運動無疑是最健康有效的減肥措施。在運動的過程中,不僅會消耗我們攝入的能量,也能動員已儲存的脂肪組織燃燒功能。同時,規律運動也有助於提高人體基礎代謝率,起到健身、預防疾病的作用。

作者:Forcipes 北京大學醫學部基礎醫學院

參考文獻:

1. Spalding K L, Erik A, Westermark P O, et al. Dynamics of fat cell turnover in humans.[J]. Nature, 2008, 453(7196):783-7.

2. Rankinen T, Zuberi A, Yvon C. Chagnon, et al. The human obesity gene map: the 2005 update.[J]. Obesity, 2006, 14(4):529–644.

3. 孫慧, 楊娜娜, 黃雪芳,等. 棕色脂肪組織特異性基因在抵抗肥胖中作用的研究[J]. 臨床消化病雜誌, 2013, 25(01):3-9.

4. BBC紀錄片 http://www.56.com/u24/v_NjExNDY3MjU.html

責任編輯:就小智


作者寫於2016-05-2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妹紙,你的睫毛膏是怎麼來的?
複雜的自閉症:你的懂與不懂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