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徵稿選登 柿子紅了

徵稿選登 柿子紅了

圖源攝圖網

那是十多年前秋日的一個晌午,在一陣若有若無的喧鬧聲中,我從後院奔至前面的堂屋,坑坑窪窪的泥土地上,祖母斜躺在那兒,閉著眼睛、嘴角微微抽搐著,手裡還握著半碗沒吃完的飯………

忘了第二天,還是第三天,她在父親的淚水中溘然長逝,這個常年在外奔波的長子,終歸是最後一眼,她也看不了了。從此,我度過的中秋節,連地點和相伴的人兒都是七零八落的。

打記事起,作為留守兒童的一員,每年的中秋節,陪伴我的,不外乎祖父祖母、堂哥堂妹,剩下的便是祖父豢養的兩隻貓,父親和母親好似向來都是我們家的局外人。

祖母在時,我還小,不懂賞月,也不必如此,她不識字,亦不知「千里共嬋娟」這樣絕美的詩詞,每日早早起了只會看一眼陳舊的日曆薄,晚間歇下了便去撕一頁,如此這般,一天也就過去了。

估摸著中秋快到的時候,她會邁著那雙纏足失敗的大腳去草垛里拾雞蛋;叮囑爺爺去田地里挖些山芋;用洗凈的經脈突兀的枯手磨米面。忙完這一切,就朝孫兒們招招手,然後從牆角處捏一柄帶有鐵制網兜的長竹竿去院落里勾柿子

院落前後栽滿了柿子樹,還有幾棵板栗樹,一棵銀杏樹,除卻這些果樹,還有一片水杉,幾處芭蕉,這裡是鳥兒的天堂,遭殃的卻是這些果兒。

所以年年不等柿子熟透時,奶奶便墊起腳尖,弓著背,舉著竹竿一下下敲打著枝椏,將它們納入網兜。不一會兒,堂哥從祖母手裡搶過竹竿,一頂頂「小燈籠」唰唰地從天空中飄落下來,我和堂妹彎著腰一邊笑一邊撿,有時也會比賽,比誰撿的多比誰撿的大。

撿拾完畢,隨即挑選大小適中,色澤亮麗的柿子,一層又一層地碼放在空置的水缸里,缸底的正中央放一瓷碗,上面插滿檀香,最後蓋上厚重的缸木。經過好幾日的催熟,迎著日光,咬上一口,可以看到晶瑩剔透的果肉里安放著一枚別緻小巧的果核。此時,奶奶小心翼翼地將它們裝於米蘿里,再交由我和堂妹挨家挨戶地贈予左鄰右舍

柿子紅,中秋到。真正待到中秋這一天,節日里的喜氣早已從霧蒙蒙的清晨蔓延開來,村莊里家家戶戶磨刀霍霍,殺雞宰鴨,邀朋請友。一大早,炊煙緩緩地爬向屋外,奶奶站在灶台前煉油,爺爺坐在火膛里添柴,台上擺滿了碗碟,碟里堆滿了各類過節的小食:雞蛋、山芋、糍粑,還有一盒未開封的雲片糕。

堂屋裡掉漆的餐桌上,擺了一大盆剛出鍋的熱乎乎的糯米面,旁邊置一小碗涼水或一小碟香油,水或油必抹在菜刀的切面上,這樣用刀壓制出來的大米餃就不至於黏在刀面上,也不易散落皸裂。我和堂妹最喜歡當祖母的小幫手,一個又一個的小麵糰從她手心裡鑽出來,堂哥和祖父用刀具壓平麵糰,我和堂妹加餡料,裡面是祖母事先做好的豆乾肉絲炒雪菜。

等鍋里的菜籽油煉熟後,這些備好的吃食,奶奶會抄起油勺依次一一下鍋煎炸。此時,我和堂哥堂妹會寸步不離地守在灶台邊,眼睛隨著油勺的起起落落而轉來轉去,一碟又一碟的金黃色的點心端上桌後,再佐以奶奶特製的豆瓣醬,外加一份去油膩的稻花清粥。實在是每年節日里最好的佳品。

晌午桌上擺著板栗燒雞,年糕燉鴨湯兩大樣硬菜。還有清炒芋頭杆子,蔥花蒸蛋之類的,其餘的菜肴,也記不大清了。此外,還有幾尾寡淡無味的池魚,這是祖父特意為貓兒們備下的。至於晚上的飯食,就不必再多加費心了,通常所食午時剩餘的餐點,或煮些麵條了事。

在故鄉,中秋節亦可稱之為「火把節」,每年為了歡喜地慶祝一番,晚上村莊里照例會有「玩火把」,這也是我最期待的節日活動之一。村裡的男娃娃們用稻草紮起的火把、廢棄的自行車輪胎、樹葉捆綁的球狀物作為「火把節」助興的器物,但凡一切可以用火點亮的物什皆可。女娃娃們,膽子大的,可以和男孩們做同樣的遊戲,但是大多數還是會選擇利用廢棄的白酒盒子,用剪刀、竹棍和一管紅心蠟燭製作一頂小燈籠。

活動的地點一般選在遠離居家落戶的小河邊、空曠的麥場上或拾掇乾淨的田埂上,等到入夜時,村外泛起一星半點的火光時,遊戲就開始了,通常大人會領著自家的孩子一起參加,我和堂妹自然由堂哥領著出門。月夜下到處是狂歡聲,男孩們用火把格鬥的尖叫聲,女孩們立於一側觀賞的嬉笑聲,還有大人們似罵非罵地責備聲:慢點!小點!火別傷著人!

遊戲過後,潦草地看一眼圓月,便歸家吃餅,餅的品名叫「賴月」。比現如今市面上精良製作的月餅要大上好幾倍,宛如一面鏡子那般大。餡料好像由瓜子、蓮子、杏仁、核桃、芝麻組合而成。祖母會按人數多少,將月餅分切成相應的個數。拿到月餅,舔一舔上面香氣四溢的麻油,然後一小口一小口地吃,生怕囫圇吞棗,不知其味。吃完月餅,撕下月曆的這一頁,中秋就算過去了。

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孩提時代,祖母憑藉一切可利用的農作物、家禽以及游魚,為我們創造了一個富足而香甜的童年,我亦未有一刻深味過囿於貧困的酸楚。多年後,偶爾能讓我於一瞬間歡喜的,懷念的卻是祖母所釀造的各類佳節小吃。在迫於生計且骨肉分離的日子裡,絕大部分時間裡,是祖母的音容笑貌讓我免受孤獨的煎熬。

前幾日,路過街面上的水果店,看到貨架上齊整光亮的柿子,知道中秋節又到了,忽而抬起腳繼續趕著路,深知自己已然過了靠吃食慰藉心靈的年紀了。

「但願人長久」,大概是這世上最美的祈願。於生命的長河中,將故人往事細心收藏,來日的路,進退與否,希望自己都能夠保持一份赤子之心。

欄目策劃:李翊

微信編輯:王小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聯生活節氣 的精彩文章:

印章,成年人都應該有一枚
一杯明月入口,中秋滋味知否?

TAG:三聯生活節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