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華為云:用實力回答這四個「為什麼」!

華為云:用實力回答這四個「為什麼」!

2017年3月9日,華為Cloud BU成立,同年8月Cloud BU升級為華為一級部門。而在那個時間點,亞馬遜的公有雲已經走過十年歷程,在國內阿里雲也已經走過七年多時間。彼時的中國公有雲市場,BAT三家已經包攬了超過七成的市場份額。看上去馬太效應已現,後來者似乎已經沒有機會。

華為雲來得有些遲。但是作為公有雲2.0大門的開啟者之一,華為雲與亞馬遜AWS、阿里雲不同,它是在潛移默化中點燃了公有雲行業不一樣的煙火。


為什麼「遲到」?

華為對於雲計算戰略意義的重要性,很早就有認知。任正非曾在2010年就預見性地指出:雲計算會讓全世界所有的人,像用水電一樣享用信息的應用與服務。

要知道,2010年全行業還處於公有雲知識的普及階段,用戶更是寥寥。任正非早早看到了未來,但在公有雲這件事上華為卻遲遲未動。究其原因,最重要的決定因素是「客戶」。

華為是一家一直提倡「以客戶為中心」的企業,在華為的行動準則中,客戶需求是排在第一位的。當時華為最大的顧慮,恰恰是運營商。以通訊設備起家的華為,與全球的知名運營商都有著非常好的合作關係。而公有雲業務興起之後,在很多運營商看來這似乎是其業務天然的延伸,所以全球各大電信運營商都開始紛紛布局這個領域。在中國,三大運營商都先後推出了雲計算業務,此時華為如果進入這個領域,反而會形成與自己客戶「搶」生意的局面。

時間到了2016年這一關鍵節點,當時的市場格局讓國內運營商意識到,華為進入這個領域其實是對自身能力的補充。而此時,華為IT服務的基礎能力(通過服務於大量的重量級客戶,已經非常完善了。

此後,隨著時間的推移,做公有雲這件事對於華為這樣的行業巨頭變得越來越有必要,但時間點卻顯得越來越晚。在華為內部,對雲業務不看好的聲音在放大,「很多人都認為有點晚了,挑戰太大。」這個「晚」,當然是指亞馬遜、微軟、阿里等企業已經擁了很好的市場份額,並且在公有雲市場的品牌知名度極高,從軟實力、硬實力和客戶積累上都已經相對穩定了。

當然,華為雲的「遲到」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謹慎。在很多領域,華為不是市場的創造者,但都是後發先至的那個角色。

事實上,所有通用目的技術的應用一定會有一個成熟的過程,總結下來可以分為四個階段:技術與應用局部探索的階段;技術發展與社會環境相互碰撞階段;技術發展與社會環境相互促進階段;穩定發展,期待新GPT(通用目的技術)的階段。

謀定而後動,這是華為一慣的風格:華為從來不是一上來就要顛覆,但它一旦做了決策,就很少動搖。所以在方向性戰略決策上,華為論證的過程會更長。「只做個Me Too是沒出息的。沒有創新,對華為也是沒有價值的。我們要學習的是亞馬遜開創一個產業的勇氣。」華為公司副總裁、華為雲BU總裁鄭葉來在採訪中表示。

在做不做雲這件事上,華為內部思考了很久,也研究了很久。2016年華為組織了多次的閉門會議,利用內腦和外腦充分討論、論證這一業務的可行性。

在公有雲上遲到,只是「嚴謹地遲到」,這也為華為雲後來的商業模式奠定了基礎,這一點懂懂在後面會再做詳細論述。


為什麼做公有雲?

這個問題,華為內部早有定論。華為是一家出生在中國、但業務遍布全球的企業,有50%以上的收入來自於海外。其員工人數多、業務涉及領域廣、覆蓋區域大,這樣一家公司的業務如果要在全球高效協同、步調一致,沒有雲的支持是無法實現的。

很快,華為內部漸漸形成共識:未來的業務大部分都會部署在雲上,這是客戶需求的變化,也是華為自身業務擴張的需求。

以手機業務為例,躋身全球第二大手機廠商後,華為智能手機業務方面的競爭力,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其背後的智能服務。

此外,華為已有的通訊、IT、手機雖然發展都很順利,但同樣也面臨著轉型的挑戰。華為歷史上一直以技術為核心能力,產品基因很強,但整個產業的趨勢正在從提供產品向提供服務過度,華為也必須要完成這個轉身:從一家「PS」公司(Product & Solution,產品解決方案公司)轉型成「SP」公司(Service Provider,服務供應商)。

這樣的挑戰,是任何行業巨擘都無法迴避的。

華為公司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2018華為全球分析師大會上做了如下分析:「華為雲是華為公司全面向雲轉型的重要底座,對於華為雲BU而言,不僅僅對外要面向所有客戶提供公有雲服務,還要支撐華為整個公司向雲轉型。」

除了自身業務的需求以及轉型的需要,華為做大做強公有雲也基於更長遠的考慮——聯接未來。只有永遠走在最前沿,才不會被時代淘汰。

一直做通訊設備的華為,如果當年不做IT產品線,今天業界發生的很多變化可能都會與華為沒有任何關係,華為的客戶可能還是局限於全球那若干家電信運營巨頭。正是IT產品線,讓華為深入接觸到來自各個領域的企業客戶,了解到更多的行業需求,也捕捉到了各個行業迭代的趨勢。

如果不是從通訊設備的技術產生延伸,做了智能終端業務,華為這幾年可能無法如此貼近鮮活的消費者,對用戶需求把握得如此敏銳。

如今做公有雲也是一樣,今天個人用戶、企業用戶的應用,都在向雲端轉移。如果華為不做公有雲,就無法跟上用戶的腳步,未來,可能就與華為沒有關係了。

從這一點上來看,公有雲不僅是華為今天業務發展的底座,還是華為與未來之間的聯接器。


」遲到「為什麼不是壞事?

雖然亞馬遜跑了十年(公有雲)並在全球市場領先,雖然阿里一家佔到了中國公有雲市場的近半份額,但這個市場的噴發只是剛剛開始。

正如前面所說,2016年是公有雲發展的一個關鍵節點。在此之前,由亞馬遜開創的公有雲業務,大多是向企業提供帶寬、存儲和計算力等基礎設施服務。在那個階段,規模越大成本就越低,亞馬遜和阿里雲都是在規模擴張中快速成長起來。

這個階段中,客戶選擇公有雲更多的考慮首先是成本,所以我們看到隨著規模的擴大,亞馬遜和阿里雲都經歷了不斷降價的過程,價格戰似乎是這一階段公有雲競爭的主要手段之一。

同時,這一階段還有一個特點:上公有雲的客戶以互聯網企業為主,他們的業務變化快,對新概念接受快。如果自己搭建IT系統,時間長、成本高,基於創業成本以及效率方面的考量,他們才會成為第一批公有雲的嘗鮮者。

從2016年開始,公有雲市場開始出現變化,逐漸進入到2.0階段。

首先,因為AI技術的爆發,公有雲技術開始迭代,2.0時代源於AI這一推動力。「人工智慧將會改變每個行業、每個職業、每個組織、每個家庭和每個人。我們一直都說是行業+AI,而不是AI+行業。」鄭葉來認為,「未來2-3年的改變可能會更快,Gartner預測在2020年之前眾多行業、職業都將發生巨變。」

可以說,他的觀點頗具行業代表性,未來AI能力將是公有雲競爭力的體現。我們看到,阿里雲的行業「大腦」、騰訊雲的「AI即服務」、百度雲的「ABC三位一體」,其實都體現了這種趨勢。

因為AI賦能,公有雲對於企業的價值就不僅僅是成本降低,而是企業效率的升級,戰略層面的變革,企業將會構建面向未來的新的競爭力。所以,上雲對於所有企業來講,不是錦上添花的事,而是不進則退的必然選擇。

」我們不是AI+而是+AI,這體現在華為雲堅持人工智慧的關鍵是場景應用。「當很多科技企業把AI當作噱頭的時候,鄭葉來考慮的則是AI的實際落地,他提出:」面向人工智慧這個大的潮流,華為應該踏踏實實做什麼?我們認為,易獲取、用得起、方便用的算力,是AI產業發展的關鍵。「

其次,客戶從互聯網企業向數量更多、規模更大的傳統企業過度。這一點在2017年、2018年上半年更為明顯。相比互聯網企業,傳統企業未來對於雲的需求才是更為龐大的市場。

近期懂懂在與多位雲計算領域的資深人士交流時,他們都普遍認為:接下來的市場,將是更懂傳統企業的公有雲和更智能的公有雲大展身手的時候。

亞馬遜是無可爭議的(公有雲)市場老大,但我們注意到一個現象:更懂傳統企業的微軟和更加智能的谷歌,在公有雲戰場上增速很快,正在縮小與亞馬遜的差距。僅以第二季度的數據來看,亞馬遜公有雲增速為49%,微軟Azure和谷歌雲的增速高於AWS,分別高達89%和108%。

要知道,後者的增速並不是吞噬亞馬遜原有市場的「此消彼長」,而是新用戶入局後的增量帶來的高速成長。所以,從時間點上來看,遲到對於華為並不是壞事,而是趕在一個恰好的爆發點上,這是可以吃到傳統企業客戶雲需求爆發的紅利時期。


華為雲如何實現事半功倍?

可以說,這個答案就是企業DNA。首先,華為的執行力強。華為一旦做了決策,就很少動搖,會舉全公司之力使命必達。

其次,是決策力的堅定。因為決策慢的同時,也完全清楚了戰略方向,定下了遊戲規則,這些都使得華為在戰略戰術的執行過程中很少走彎路。

在去年華為雲BU成立的時候,鄭葉來就對內對外反覆強調華雲的「三不」:不碰數據、不做應用、不做股權投資。

不碰數據,這是客戶最為敏感的問題,只有做出這個承諾,客戶才放心將業務放到雲上。

不做應用,這是合作夥伴最為敏感的問題。作為底層的雲,如果涉及上層應用,將影響到合作夥伴的利益。所以划出這種界線是讓合作夥伴放心。

不做股權投資,這也是華為雲區別其它公有雲的一大差別。我們知道BAT都有專門的投資部門,他們會選擇投資那些未來具有潛力的創業公司。而雲生態更需要開放和公平,所以不做股權投資。

這「三不「原則,看似是束縛了自己的手腳,實質上是讓客戶、合作夥伴放心,沒有顧慮地與華為展開業務合作,這也是華為進入公有雲之後可以飛速發展的原因。

當然,華為雲業務快速增長還有一個原因在於堅實的基礎,包括客戶基礎和技術基礎。

在IT業務發展的過程中,華為這些年贏得了很多傳統行業客戶的認可,所以華為雲一推出,不僅獲得了運營商的支持,還快速獲得了各個行業眾多大客戶的認同——包括哈葯集團、安踏、太平洋保險、PSA雪鐵龍 集團、東風汽車、貝瑞基因等都陸續成為了華為雲的重要客戶。

在技術上,華為公有雲也有著天然的優勢。過去兩年來,華為私有雲業務在市場上就已經構築了競爭力:IDC報告顯示,2017年華為私有雲解決方案拿下中國政務雲市場、中國大數據市場、中國虛擬化市場、中國桌面雲市場等多項第一。

在雲技術研發之外,華為多年來圍繞IT布局的晶元、伺服器、存儲、軟體甚至數據中心能源產品等,形成紮實的基礎技術實力,也讓華為在公有雲市場有可能後發先致。

想來,鄭葉來今年將華為雲的slogan更換為:「有技術,有未來,值得信賴」,或許就是源於對技術和服務的自信吧!

【結束語】

其實,華為雲在去年8月升級為一級部門的時候,在傳播上就提到要做「全球5朵雲之一」。雖然華為始終沒有明說「五朵雲「的含義,但卻讓整個業界都知道了華為進入公有雲的決心。

德意志銀行在去年就曾預測,到2020年阿里雲、騰訊雲、華為雲在中國將形成三足鼎立之勢,分別佔有40%、27%、29%的市場份額。

而華為雲在落地後,用一年多時間就通過實打實的成績證明了自己的實力。通過年報分析,2017年華為雲用戶量、資源使用量增加了3倍。到今年上半年,華為雲收入同比增長700%,合作夥伴數量增長 45%,已發展雲服務合作夥伴約6000家,雲市場新增上架應用達到了 872個。

曾有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國內公有雲市場已經出現馬太效應,遲到者機會不多。但是華為打破了這種馬太效應,更會在未來一兩年改寫公有雲市場的競爭格局。

——————————————————————————————————

微信關注公眾號「懂懂筆記」每天第一時間為您奉上最新最熱的科技圈資訊~

多年財經媒體經歷,業內資深分析人士,圈中好友眾多,信息豐富,觀點獨到。

發布各大自媒體平台,覆蓋百萬讀者。

《小米生態鏈戰地筆記》、《微信思維》、《微信力量》三本暢銷書的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懂懂筆記 的精彩文章:

鏡中傅盛:一個渴望成功、渴望被認可的「成功導師」
有人培養網紅,有人尋找網丑,MCN機構:有流量就行

TAG:懂懂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