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張智霖送玩具熊陪孩子:錯把陪著當陪伴的家長,最可憐

張智霖送玩具熊陪孩子:錯把陪著當陪伴的家長,最可憐

作者:霖筱筱(爸媽精讀主筆)

張智霖在《幻樂之城》里唱演了一個叫《只需說我愛你》的故事。

他演的角色是一位特別忙的父親,在遭遇車禍後,靈魂終於得以擺脫工作和應酬,飛到了家中感受生活。

因為他的缺席,家裡的很多影像都沒有他的存在:孩子困了,是媽媽抱上床;孩子生日,是媽媽陪著;就連貼在牆上的照片,他出現的次數也屈指可數。

他像個「局外人」似的,在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家裡來回踱步。

他翻開了兒子寫的日記,一邊看一邊流淚,日記里有句話特別扎心:

我的爸爸是頭熊,因為爸爸很忙,經常加班,他說他不在家時,他送我的玩具熊會替他陪著我。

爸爸的初衷沒錯,希望玩具熊能代替自己給兒子多些安慰,殊不知,一份真實的陪伴,是任何人都無法替代的。

昨晚在回家的路上,我問女兒喜歡玩什麼遊戲。她說:「你問我這個幹嘛,你又不會陪我一起玩。」

我連忙替自己解釋道:「怎麼不會呢?我不是陪你去上輪滑課嗎?」

她生氣地說:「你那不是在陪我上課,你是在看你的電視劇。」

我從後視鏡看著她生氣的模樣,才猛然醒悟,原來我一直都是形式化的陪著而已,並沒有給到她真正的陪伴。

回想起這段時間裡,我雖然每晚都未缺席,但卻形同虛設。

要不是教練告訴我,她要升到中級班了,我還以為她啥都不會。

我沒有在她完成新動作的時候表揚她,也沒有在她摔倒的時候第一時間鼓勵她。

她好幾次過來叫我去看她練習,我嘴上說好的,身子卻遲遲不肯動,有時即便是去了,一兩分鐘之後我又回來繼續看劇。

愧疚、自責瞬間侵蝕了我,我不敢想像每次我拒絕她以後,她內心多麼難過,也不敢想像她臉上出現過幾次失望的表情。

這樣的「陪伴」,只是給自己的心理安慰,卻深深的傷害了她。

陪著≠陪伴

前陣子,一個叫《陪著≠陪伴》的小視頻刷爆全網。

視頻里的父母,就是我們很多人的真實寫照。

最初,孩子的誕生,給了我們無限的喜悅,孩子對於我們來說,是天使,是我們幸福的源泉,我們想著把一切最好的都給她,也朝著這個方向去做。

但更多的時候,我們卻忽視了孩子的情緒,忽視了孩子真正的需求。

當孩子拿著拼好的玩具給媽媽看時,媽媽一邊和朋友講著電話,一邊叫孩子自己玩。

當孩子叫爸爸放一塊積木時,爸爸眼睛一直盯著手機,竟把孩子堆好的積木都碰倒了。

當孩子想得到媽媽的表揚時,媽媽只顧著和朋友聊天。

當孩子叫爸爸一起玩的時候,爸爸用一句「別鬧」將他打發了。

無數次不經心的拒絕,讓孩子一次次落寞。

視頻的旁白令人淚奔:

總以為您還小,察覺不到我對你的敷衍;

總以為你一個人,就可以玩得很開心;

總以為每天陪在你身邊,就夠了。

而你,卻在我們的以為里習慣孤獨。

有多少家長,錯把陪著當陪伴?

不論是陪孩子,或者陪伴侶,還是陪父母,很多人都用陪著來代替陪伴,不斷然認為這是不用心,但必定是為了省心。

所謂陪伴,只是陪著。就往那一坐,玩遊戲,刷微博等等。全程沒有互動,當父母、伴侶或孩子想搭個話,也是敷衍的有一句沒一句的答著。你看到了手上的精彩,卻沒看到他們的落寞。

殊不知,在你一次次拒絕,一次次敷衍的時候,孩子對這項娛樂的興趣感大大減少了,會學著家長的樣子,眼裡只有手機,對家長的叫喚也愛理不理,甚至對父母的依戀也會重新定義。

而家人呢,漸漸地不再渴望你的陪著,因為他們需要的是走心的陪伴。

真正的陪伴,是需要你放下手上的工作,放下手上的手機,去關心對方的每一個動作,重視對方的每一個想法,參與對方的每個過程。

要知道,每次交流,都能讓彼此的距離拉得更近一步。

真正的陪伴,是真正融入到對方的活動中,與孩子一起探索樂高,與父母一起看劇聊天,讓他們真切的感受到你的回應。

你的每次回應,亦都是你愛的回應,是彼此之間看似最簡單,卻又是最深層次的感情交流。

陪伴,要有儀式感

童話大王鄭淵潔與父親一起參加《朗讀者》時,那一期主題正是「陪伴」。

主持人董卿在節目中說道:「陪伴很溫暖,它意味著這個世界上有人願意把最高貴的東西給你,那就是時間。」

而這個主題,與鄭淵潔老師的人設不謀而合。

他曾說過:

在我們家裡有一個規矩,不準當著比自己歲數小的人看手機。

我孫女4歲,我女兒18歲,她們和我在一個房間時,我不會看手機。

當著孩子,多看書。我兒子34歲,我見了他都不拿手機。

不當著比自己歲數小的人看手機,在一起認真陪伴彼此,這是他們陪伴的儀式感,也是陪伴的正確姿勢之一。

生活中,給陪伴一些儀式感。

當孩子需要你陪著玩玩具時,可以拿個錄像機在旁邊給錄下來。

當孩子想讓你陪著一起讀繪本時,可以在旁邊準備好筆記本,讀完之後也記錄下來。

如果孩子要錢了朋友到家裡做客,可以給他們準備水果和小吃,不打擾他們。

法國著名兒科醫生、世界低幼兒童教育方面的標杆專家卡特琳娜·蓋岡(Catherine Gueguen)在著作《如何高質量陪伴孩子》一書這樣說過:

與孩子一起度過一些溫暖、快樂、親密的時光,帶給他們活著的樂趣。

用溫暖的語言和動作表達對孩子的愛意,是他們快樂的源泉,也是他們情感學習的啟蒙課。

當孩子感覺到被愛,就會在童年或成年後也有能力對別人表達和給予關愛。

《開學第一課》 播出後,就被這段話給刷屏了:「你在哪方面付出,就會在哪方面收穫,孩子的教育時效性太短,錯過了就再也沒有了。」

台灣作家龍應台也說過:「對於教育孩子,除了言傳身教和陪伴,沒有任何捷徑可循。父母是有有效期的,錯過了有效期,再怎麼努力也難有效。」

美國著名發展心理學家愛利克·埃里克森曾指出:

嬰兒時期,如果得不到周圍人們的關心與照顧,他就會對外界特別是對周圍的人產生害怕與懷疑的心理。

只有受到父母的良好照顧,獲得充足的關心、愛護,嬰兒才會覺得舒適與滿足,產生最初的安全感,對周圍的世界產生信任和期待,這是個體發展早期,最重要的課題。

而父母高質量的陪伴是孩子獲得安全感、歸屬感和價值感最重要的根源。

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時間長短不重要,陪伴的方式和質量才重要。

育兒名博王人平說:

成人認識世界靠思考,而孩子是靠感受探索世界的,如果邊陪孩子邊玩手機玩電腦,孩子的思維模式是,在爸爸心中,手機電腦比我更重要,這種狀況之下和爸爸單獨待著,孩子會產生恐懼感。

父母陪伴孩子時,觀察孩子的生活習性,以及關心孩子的情緒變化,這樣才能在短時間內有高質量,才能將自己正確的教育理念傳遞給孩子,才能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關注和愛。

這樣可以成就孩子的自信心和勇氣,讓孩子獲得充分的安全感、歸屬感和價值感,構建起獨立的人格特質和與父母穩固的依戀關係。

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會更自信、自愛,有足夠的信心處理好人際關係,並可以擁有獨立自主的人格,而不是唯唯諾諾、內向、自卑。

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句話:爸爸媽媽,你們再不陪我我就長大了。

答應我,別讓孩子等太久。

作者簡介:霖筱筱,富書籤約作者,親子諮詢師,一邊創業一邊寫作,一邊帶娃一邊旅遊,生活可以有詩,也有遠方,簡書@霖筱筱。本文首發爸媽精讀(ID:bmnfrc),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爸媽精讀 的精彩文章:

爸爸哪裡是不服老,明明就是不敢老
28歲女博士畢業前分手遭嘲諷,媽媽力挺:有魅力的女人不愁嫁

TAG:爸媽精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