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感官上的進化 與路虎發現在滇藏線上的200個小時

感官上的進化 與路虎發現在滇藏線上的200個小時

我相信每個人在特定的時間內,都會觸發一種嚮往大自然的情緒,並期待身臨其境一片未知的領地,或在樹屋的露台前、或在超過5千米的神山之上,屏住呼吸,去聆聽地球最原始的聲音、去目睹銀河划過的流星。

這也許正是旅途的奇妙之處,它不僅能進化我們的感官,同時也會與身邊的一切建立更牢固的友情。而這種深度交際會激發一個人前所未有的潛能,甚至讓普通的旅程進化至一種征程,最終讓腳步與車輪共同丈量過的路徑,深刻在同行每個人的腦海深處。

不得不承認,每年有一趟旅途是我再忙碌都必須爭取去參加的,這就是《路虎·發現無止境》,也就是我們通俗說起的「發現之旅」,從2012年在中國開始創建以來,到今年已經是第六季,6年來它不斷的進化,讓這場沒有終點的遠征,已不再是代表單一豪華SUV品牌的一場體驗,而是在激發所有人對自由的嚮往與對探索的憧憬。

只是不同之處在於,探索一個未知領域不再需要將自己武裝到牙齒,它選擇依託於一款專業全地形座駕,在攀爬岩石的時候它能從容自如,在奔騰於林間的時候它激情澎湃……

今年發現無止境的Slogan是「心至無疆」,核心主題是發現最美24節氣,而我今年所參與的這條行程則是,由雲南的騰衝出發,沿橫斷山脈向北,接著名的318國道一直到達稱之為「塞上江南」的西藏林芝。

在出發之前我與路虎中國執行發現·無止境長達5年的Kitty曾聊到此條線路的由來,她說,從雲南到西藏幾乎能在同一個時間內能見到3種完全不同的季節,以及十來種截然不同的地貌,而選擇秋分則是最佳的時機。就拿《中國國家地理》李社長的話來說,就因為在中國橫斷山脈獨特的自然地貌,可以讓我們在兩千公里的旅途中,盡享大自然的奇妙。

9月14日 騰衝

發現指數: ★★★☆

9月14日我們先飛抵寶山,然後乘坐3.5小時大巴到達騰衝,這裡要提一下的是,由於騰衝機場的氣候常年不太穩定,所以從寶山進入會更加順利一些。最後我們入住騰衝雲峰山溫泉酒店,並在距離不遠的石頭記溫泉VILLA度假村進行了此次秋分之旅的集結。

先說一下雲峰山下的兩家酒店,其實最有感覺的是石頭記溫泉VILLA度假村,這家酒店雖然位居深山之下,但來頭不小,它是由世界著名建築師隈研吾親手操刀完成,打造的一家超五星級溫泉酒店。

大家若有興趣,可以搜索一下隈研吾,他的建築以回歸式的反叛跳脫了20世紀盛極一時的水泥盒子框架。以散發著日式和風與東方禪韻的別緻帶給世界一個又一個驚喜。在他的作品中,建築已然不僅是一個遮風避雨的地方,而是一個藝術作品,他最頂級的作品還包括日本設計界排名前列的福岡星巴克。

石頭記溫泉VILLA度假村

福岡星巴克

當然,石頭記溫泉VILLA度假村一晚的價值不菲,馬蜂窩上預定至少也得3K以上,而且我相信到達這裡的人住上一兩晚是解不到饞的。

而此次我們入住的雲峰山溫泉酒店卻顯得更加親民,價格不貴,但房間寬敞乾淨,至少也是4星以上標準,重點是這家酒店內有十多個露天泡池,溫度均在40度左右,同樣也是一個能讓人舒心養生的地方。

雲峰山溫泉酒店

9月15日 騰衝-高黎貢山-康騰營地110公里 4小時 省道/山路

發現指數:★★★★★

9月15日算得上我們此次發現無止境正式出發的第一天,但我卻認為是非常具代表性的一程,早上8點從騰衝出發,目的地是高黎貢山,這座坐落在怒江旁的名山我相信大家並不陌生,因為我國的中緬友誼公路從它的山澗穿行,在歷史上它曾經是古西南絲綢之路,而抗日戰爭時期,這裡修建了著名的史迪威公路,成為我國重要的物資輸送大動脈。

而如今高黎貢山上蜿蜒著無數條山路,成為自駕愛好者的聖地,這裡的氣候屬於熱帶氣候,所以無論雨季還是旱季都有十分美麗的景色,駕車穿梭在林間,十分愜意。

進入康藤營地的山路

此行的重點是我們前往的康騰營地,這裡是康藤Vinetree品牌旗下籌劃近十年,且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位於雲南省騰衝市五合鄉小地方村,緊鄰高黎貢山自然公園,距離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南部界線還有5公里,平均海拔約2300米。

這家高空帳篷營地做到了真正的自然探索,在高黎貢山枝繁葉茂的森林邊緣,1000米長的高空棧道充滿韻律地延展,將15頂自然探險風格的客房帳篷與5個公共空間抬升到了樹梢之上,成為當之無愧的「空中帳篷營地」。設計上,為了追尋當年發現和探索生物多樣性的足跡,重溫「科考大發現」時代人類的冒險精神,帳篷內空間還加入了一定的十九世紀復古探險元素,讓自然內外無界限。

高黎貢-康藤營地

同時在康騰營地的後方有一條通往原始森林的秘徑,也就是兩條徒步線路,其中一條為3小時,另一條為7小時,而這次我們在嚮導的帶領之下,成功完成3小時的徒步穿越,然而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自行前往,必須邀請嚮導,並需要將全身包裹,雖然景色無敵,但山上的螞蟥較多,需要注意。

我們返回營地已是傍晚,此時的夜空已經雲開霧散,晚餐之後,坐在露台之下,用肉眼方可清晰見到銀河與銀河中划過的流星,搖著杯中的紅酒,暢談著接下來的旅程,我認為人生中最愜意的經歷也莫過於此了。

康騰營地上的星空

9月16日 康騰營地-騰衝230公里 7小時 山路/省道/高速

發現指數:★★★★

9月16日的行程設計得非常輕鬆,在康騰營地里吃了一碗熱騰騰的雲南米線後,是前往參觀雲南著名小粒咖啡的生產流程,一方面科普一下我們熟悉的咖啡製造工藝,另一方面為後面的長途跋涉調整狀態。

不過雖然看似簡單的咖啡烘焙卻讓我們大開眼界,這裡由於平均海拔在兩千米,所以特別適合小粒咖啡的種植,大大小小的咖啡樹布滿著整個山區,每年秋分之後則是咖啡成熟的季節,咖啡果先是綠色,然後逐漸變成成熟的紅色,若摘下一粒紅色的咖啡果直接放進嘴裡,咬破之後會有甘甜的味道,而裡面藏著的正是我們所見到的咖啡豆,不過此時的咖啡豆為白色,在高達300度的烘焙爐旋轉30分鐘之後會變成褐色,之後便可以打磨成粉狀,手沖一杯可口的拿鐵了。

而要提到的是,騰衝附近所生產的咖啡豆在國際上都十分有名,這裡絕大部分的成品咖啡豆都遠銷海外,也就是說,當你坐在巴黎的街頭喝著的那杯濃縮就是原產自這裡。

9月17日 騰衝-六庫263公里 6小時 山路/省道/高速

發現指數:★★★

9月17日算是我們此次發現·無止境的分水嶺,也是我們「先甜後苦」行程的開始。甜只是相對而言的,而苦是苦於皮肉,卻凈化於心靈。

早上7點半我們一行約20餘輛發現家族開始踏上了滇藏線約1900公里的征程,當天是由騰衝前往六庫,這裡也是少數民族有名的傈僳族自治州,然而我們選擇的道路則是先前往潞江壩,然後下道之後延怒江北上,經過芒寬到達瀘水的六庫。

此段行程我們被分配到的車輛是一輛頂配的發現神行,在將第三排座椅放倒之後,成功放下了4個Rimowa,其中兩個20寸、一個22寸和一個26寸,並且還有一堆的零碎背包,加上車內四個人,幾乎將一輛發現神行的空間利用到了最大。

要說這段路程的難度並不大,全程263公里,耗時6小時,沿途的地貌相對平緩,不過目的地六庫卻是一個藏著驚喜的地方,這裡是我國最大的傈僳族聚居地,而這也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名族,他們的先民一直可以追溯到公元1世紀,傈僳族屬於蒙古人種南亞類型,民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文字分為新老傈僳文,普遍信奉原始宗教。主要分布怒江、恩梅開江(伊洛瓦底江支流)流域地區,也就是中國雲南、西藏與緬甸克欽交界地區,其餘散居於中國雲南其他地區、印度東北地區、泰國與緬甸交界地區。

我們在晚餐的時候,觀看了一場地道的傈僳族歌舞,他們在最古老的樂器類似於藏族的扎木聶進行彈奏,在獨有的節拍下起舞,這也是價值極高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9月18日 六庫-德欽470公里 15小時 省道

發現指數:★★★★☆

9月18日,幾乎是迎來了此次秋分之旅路程最長的一天,從六庫往西,由怒江翻越橫斷山脈跨至瀾滄江,再由瀾滄江北上至滇北的德欽,也就是著名的梅里雪山之下。

這段路程雖然只有470公里,但設計通行時間為15個小時,原因在於道路狀況並不理想,80%的時間都在瀾滄江邊上的S233省道上行駛。再加之瀾滄江對兩側山體的沖刷,讓這段路面一直處於在水泥路和碎石顛簸路的條件下,速度提升之後又會瞬間減速來通過越野道路。

好歹從這段路程開始,我們四人的座駕調整為全新一代發現,不僅寬敞了許多,有了空氣懸架的加持,讓再艱難的道路都變得十分平坦。

所以在這段15小時的道路中,車內的一位女司機幾乎把持著手中的方向盤長達8個多小時,而後還說了一句讓我們目瞪口呆的話:這段路可把我開爽了。

不過好歹S233省道並非傳統意義上的滇藏線,在教科書里的滇藏路是昆明經過大理、麗江、香格里拉達到梅里雪山,所以S233相對更加清靜,大車也很少,所以能十分暢快的去享受駕駛激情。

在經過了90%的低海拔道路之後,從梅里雪山腳下便進入到翻山的道路,此時的海拔也開始不斷的提升,最終我們在晚上9點達到了德欽的高山別莊酒店,這家酒店要稍微提一下,這家酒店坐落在正對梅里雪山的腳下,院內有多間別墅,而在天氣十分晴朗的條件下,坐在自家的院中,方能一睹梅里雪山的雄偉。只是遺憾的是,我們到達已是在夜幕之下,而清晨出發時天還未亮。

德欽高山別莊酒店

9月19日 德欽-左貢382公里 10小時 縣道/國道

發現指數:★★★★★

將這條路被我評為發現5星的理由是,這段路將正式告別雲貴高原踏入青藏高原,滇藏線與川藏線318國道將在這條路上接壤,並且會翻越多座極高海拔的埡口。

早上我們依然是7點半出發,告別梅里雪山之後的G214西景線開始變得十分險峻,兩旁的大山失去的綠色的襯托露出著兇狠的笑容,翻越至山地,瀾滄江再次出現在眼前,只是它已變得更加湍急、深不可測。

午餐之後,我們在翻越了海拔4448米的紅拉山口後便達到了西藏芒康市,而進入318國道後,道路上的各種車輛也變得豐富了許多,好處是看起來熱鬧了,但壞處是我們要開始不斷的超車。

要知道,對於一隻長車隊來說,要實現整體超車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再加上川藏線上的物資大卡都是常年通行於此的老司機,對路況掌握的精準度不輸於我們對自家小區道路的熟悉程度,而在這種條件下,對一輛車的動力儲備與操控性要求極高,然而我所駕駛的新一代發現與車隊中的發現神行,並沒有讓我們失望,特別在高速通過一些彎道山路地段,過硬的底盤調校給了我極大的安全感。

有一段翻山的道路,由於頭車路況播報沒有來車,而輪到我超車的時機正處於彎道之上,在這個節點上,如果大力剎車必然會影響到後方車隊,所以我選擇了超車,在確保安全視野的前提下,我將發現旋轉至S檔位,油門過半,車輛瞬間拿出驚人的爆發力,其實不容易的是,在彎道中通常車輛判斷重心過度轉移時會幹涉發動機的噴油量,讓車輛慢下來,然而這輛發現卻一直能將速度頂上去,而四輪在空氣懸掛的配合下,同時在彎道中均能獲得最佳的抓地力,沒有讓車輛車出現一絲的側滑現象,這感覺極度讓人安心。

而這段路程的重點在後面,達到左貢之前我們需要翻越川藏線上最著名的東達山口,這裡的海拔達到了5130米,同時這也是川藏線上海拔最高的埡口之一,與達到拉薩前的米拉山口齊名。

只是難度在於我們翻山之前已經迎來了夜幕降臨,漆黑的夜晚只能憑藉LED大燈去尋找最佳的過彎角度,通過後視鏡看到車後整齊的燈光和發現隊伍矯健的姿態,才意識到人與車的關係原來可以這麼緊密,這不只是依託,更像是一種信任。

9月20日 左貢-然烏291公里 6.5小時 國道

發現指數:★★★★★

翻越東達山後,我們便進入到西藏的腹地左貢,而9月20日的行程是由左貢前往然烏,這意味著我們將經歷著名的「天路72拐」。

天路72拐又被稱之為「怒江72拐」,這條路是從最低點海拔3100米,一路攀升到最高點業拉山口海拔4651米,再盤旋下降至邦達鎮海拔4100米。長約12公里。作為川藏南線必經之路,對所有熱愛駕駛的人來說,正是因為它的險,才更具有挑戰價值,每年從這路過的行人無不對這條路充滿感嘆。

而我們此次則是先打到邦達鎮在車隊加滿油後開始登上業拉山口,接著開始進入到72拐,山頂上瞭望這條曲折的道路讓人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類的巧奪天工,但進入到這些髮夾彎後卻發現真正要順利流暢的通行並不容易,來往的無數貨車與狹窄的道路,任何一絲失誤都會造成不堪設想的後果,而這條路上我們必須要為此行發現無止境的車隊教官點個贊,十分詳細的路況播報,才讓我們後續的車型掌握到最佳的超車時機,最終沒有一輛車有半分缺失。

速降到山底之後,怒江再次呈現在我們眼前,這與在雲南境內見到的它已經判若兩人,泥土像是在滾燙的江水沸騰著,但逐漸能見到一絲綠色的清涼從江里翻騰起來,這預示著這距離怒江的上游那曲河不遠了,也距離我們此行的終點越來越近。

然而江水的險惡必然是因為山體的結構,在前往然烏之前的數十公里道路幾乎是此次秋分之旅最驚險的一段,整條道路幾乎在峽谷中蜿蜒,在我們通行的時候依然能見到無數的碎石從兩側陡峭的懸崖上墜落至峽谷之下,一路上雖然有人工修建的涵洞,但被砸開的裂痕依然清晰可見。

而在一段峽谷之後,眼前豁然開朗,迎接我們的是一片安靜的湖泊,這就是著名的然烏湖,它是一個由山體滑坡和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形成的堰塞湖,然烏湖的西南有崗日嘎布雪山,南有阿扎貢拉冰川,東北方向有伯舒拉嶺。四周雪山的冰雪融水構成瞭然烏湖主要的補給水源。它同時也是著名的帕隆藏布江的主要源頭,而這些雪山與冰川在晴朗的天氣下可以親眼目睹它們的震撼。

讓人極度欣慰的是,我們此晚的酒店則是位於湖邊的國際房車營地,而入住的房間均為由玻璃構建的小獨棟,夜晚透過屋頂的玻璃,仰望著明月和星空,這也許是最愜意不過的一個時刻了。

然烏湖國際房車營地

9月21日 然烏-林芝388公里 8.5小時 國道/高速

發現指數:★★★★★

雖然是第一次被秋季的西藏所震撼,但眼前的最後一天行程卻讓人有些依依不捨,即使我們車上的四位小夥伴依然強顏歡笑探討著旅程的美好,但每個人心底卻不斷感慨時間的飛逝。

由然烏出來,路面開始變得越來越好,曾經的通麥天險已被一座通麥特大橋所替代,雖然峽谷里的雅魯藏布江依然翻滾著湍急的江水,但這座牢固的鋼纜水泥大橋卻讓數個世紀以來的天險之路變得平坦,行車於橋上望著數百米深的峽谷,方能感知人類的偉大。

然烏至林芝幾乎處于海拔不斷下降的狀態,差不多由4000米一直到林芝的2900米,雖然其中要翻越一座3285米的魯朗山口,但相比之前的東達山似乎算不上什麼了。

雖然車輪的速度越來越快,發現車隊的步伐越來越矯健,但路邊的景色卻依舊刺激這我們的感官,喜馬拉雅山脈這時已被森林所覆蓋,道路兩旁是高山松葉林,由於空氣的極度乾淨,松枝上不時生長著樹掛,即使裸露在懸崖邊的岩石也變成了紅石,再加上秋季所帶來的金黃色彩,猶如讓人盤旋在法國的阿爾卑斯山上,讓我們不斷的感嘆著中國的盛世之美。

翻越魯朗山後便達到了林芝,這裡可堪稱是一片絕世寶地,背靠喜馬拉雅山,面向平緩的雅魯藏布江,風調雨順、氣候宜人,道路甚至由國道變成了高速公路,而在行走了7天的曲折山路之後,這裡彷彿一方凈地,無疑讓人覺得神清氣爽,但轉眼間迎來我們的則是林芝工布莊園希爾頓酒店,也就是此行發現·無止境-心至無疆的終點。

傍晚,雅魯藏布江畔下起了濛濛細雨,但朦朧夜色卻被這群挑戰者們的歡聲笑語所點燃,大家拿著紅酒杯慶祝著路虎家族70年來又一歷史性的時刻,因為在這群里心底,此次並不是真正終點,我們只是用一款帶著ATRS全地形科技的座駕,完成了200個小時的遠征,並將它深刻在路虎發現·無止境漫長的征途中,並期待著下一次的遠行。

晚上,路虎中國聯合機構市場營銷副總裁胡波先生參與了這趟旅程的慶典,而就在此時,路虎品牌與中國國家地理、百度地圖、馬蜂窩等國內知名旅行機構,共同發布了一項「自駕游評級」項目,未來我國的自駕游路線將根據人文、路況、駕駛環境以及主題等要素評定出1星到3星三種不同精彩程度的等級,而這些線路將成為大家規劃自駕游出行的參考,並且若自己認為有更精彩的路線,也可以在此分享,讓更多的人加入你的征程。

文/孟笑宇

主編/孟笑宇

chewenshe@sina.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車聞社 的精彩文章:

若非用時間來觸及感知 也許永遠不會懂得Q5L境界的深度
以後買車會是怎樣的?新零售或許會成為主流

TAG:車聞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