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現平庸的中秋檔,印證了小檔期的「雞肋說」?
四天(9月21日-24日)中秋檔已過,雖說在9月30日國慶檔正式拉開戰線前還有四五天的喘息時間,依舊難掩今年中秋檔秋風掃落葉般的寂寥。
一方面,說好的19部影片一起發力,臨時卻有三部影片落跑。另一方面,整個中秋檔四天約6.3億的票房成績,與近四年的中秋票房表現相比,實屬平庸。可謂整體偏無力,外強中乾。
(近四年,中秋檔的票房表現)
除去2017年,中秋檔與國慶檔合併的特殊狀況不表,與2015年兩天中秋檔超6億的票房表現相較,今年四天收6.3億的成績,確實縮水不少。
16部影片,近一半沒有逃脫院線一日游的命運。社交媒體上,話題度最高的《江湖兒女》並未能在票房表現上,助力賈樟柯導演實現大的自我突破;中秋檔的疲軟,從9月21日第一天便能窺見一二。當天票房排名前五中,已上映多日的《反貪風暴3》和《碟中諜6:全面瓦解》赫然在列,居於四、五位。
中秋檔,到底怎麼了?
中秋檔票房失利的鍋,誰來背?
(七夕檔與中秋檔首日上座率對比)
和同樣的小檔期七夕相比,中秋檔首日上映影片的上座率有著明顯的差距。上座率的多寡自然會影響到票房收入的多少。《黃金兄弟》、《悲傷逆流成河》、《江湖兒女》平均10.3%的上座率,導致中秋檔首天的整體票房才9400多萬。對比七夕首天破四億的表現,著實非常慘淡。
而隨後三天的上座率走勢,並沒有特別逆轉性的不同。《黃金兄弟》穩中有漲,最高達13.3%,《悲傷逆流成河》則在上映的第三天,一度有19.7%的上座率,可惜一直未突破20%的大關。《江湖兒女》的數據十分穩定,一直在9%至10%間徘徊。這些數據,是觀眾用手中的電影票所作出的選擇。整體的上座率偏低,造就了中秋檔的冷清。
問題出在哪兒?恐怕是和上映影片的整體分量不夠,有密切關聯。
不論是打著港片集體懷舊的《黃金兄弟》,還是頂著郭敬明旗號的《悲傷逆流成河》,均不是老少咸宜能贏得絕大觀眾喜好的類型。這兩部影片的受眾相當清晰、明確且互不重疊。試想,熱血男子氣、動作電影的愛好者,自然不吃校園殘酷青春的那套。而就這兩部影片而言,本身的品質(豆瓣評分,一個5.3,一個5.8)是票房無法向前邁進的一大障礙。
但總歸說來,《悲傷逆流成河》的提檔是明確的決定,有了目前過億的票房成績。動作類型的《黃金兄弟》特別易於下沉至四五線城鎮,有了如今破2億的票房收入。
在《江湖兒女》里描寫小鎮青年命運軌跡的賈樟柯,即便努力在自我的創作體系里做了些偏娛樂化的嘗試,以及忙不停地奔走宣發,參加綜藝節目,和錦鯉本人楊超越互動等等,還是沒能實現影片的真正下沉。
這可能是觀念問題,觀眾或許一直沒變,賈樟柯還是小鎮青年時愛看的黑幫動作片,現在的小鎮青年也愛看,所以他們選擇了《黃金兄弟》,當然這與《江湖兒女》在四五線城鎮排片少也有關係。
(《江湖兒女》的受眾群體主要在北京、上海兩地)
而藝術、大師、文藝這些標籤在身的賈樟柯,一路以來是文藝青年和研究學者的共鳴所在。目前影片超5000萬的票房,雖說是賈樟柯之前所有作品在內地的票房總和,可就《江湖兒女》這般的文藝片或藝術片在國內如何推廣,進而培養更多的受眾則是一個長遠的課題。
在這樣一個影片類別均頗顯小眾的中秋檔,筆者不禁生髮出一個疑問,處於金九銀十的合家歡檔期,中秋檔如此慘淡的表現,是不是反證了小檔期的雞肋?
中秋檔和七夕檔,有什麼區別?
在中秋節這天,如果是抱著看一部與節日氛圍相吻合的影片,那恐怕觀眾勢必要大失所望了。除了一部低齡的《大鬧西遊》能滿足大手牽小手的親子時光外,中秋檔里生拉硬套後與「團圓」二字相匹配的估計只有古惑仔「團聚」的《黃金兄弟》了。
與家庭相關的故事,大概只有《虎膽追兇》裡布魯斯·威利斯為家人復仇值得聊上幾句。中秋檔沒有自身特色的問題,也出在七夕檔。
今年七夕情人節,霍建起執導的愛情片《如影隨心》撤檔,喜歡愛情片的觀眾只能在《歐洲攻略》、《一出好戲》幾部作為點綴出現的愛情線了。更別提今年的清明檔了,《起跑線》、《暴裂無聲》、《奇葩朵朵》,沒有一部與驚悚、恐怖沾邊的。前幾年還有些苗頭的特色檔期搭配特色影片的苗頭,在今年是消失不見了。
2011年,《失戀33天》火熱了光棍節,2012年《LOVE》點燃了2.14情人節,每年的清明節檔也會比平時多增加2%至3%的恐怖片比例,來應特色檔期的景。但是,在國內真正能打出檔期特色,為此類型影片提供上映機會的檔期幾乎沒有。檔期優勢,只是特例。
對於影院來說,在各大檔期內排上類型相對豐富的影片,才能吸引更多的受眾前來影院觀看,提高上座率和觀影人次。而檔期特色,只是一個附加值。
如今的一個發展趨勢是,從影片的特色類型轉換為影院的特色活動,比如情人節活動、端午節活動,甚至是光棍節的觀影相親活動等,說白了,是刺激消費的一種策略。
這些小檔期,特別是帶有文化內涵的特色中式電影小檔期,顯然早已脫離了它所承載的文化屬性,僅僅是一個消費行為而已。
「所謂」的檔期優勢,不過還是靠天吃飯
而仍然有16部影片,一股腦地投身進中秋檔,看中的是另一層面的檔期優勢。
國內的電影檔期,目前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傳統大檔期,比如春節檔、暑期檔、國慶檔以及聖誕檔。僅以今年舉例,春節檔8天,拿下了60.74億的票房。春節檔如此瘋狂收割票房的狀況,為許多小片,可以說品質一般的片子帶來不錯的收益。《祖宗十九代》便是。這部片子雖然在排片佔比上才3%-4%,最終的票房收益有1.7億之多。
暑期檔的國產片保護月,更是不言自明。在沒有分賬大片來分割票房的暑期,為國產片的發力提供了便利條件。
另一種則是每年固定的小長假檔。在國內,有許多類似於中秋檔的三、四天的假期檔。大概從2013年開始,假期幾乎約等於一個重點的電影檔期,這與中國人的消費習慣有很深的關聯。看電影,是假期消費的一種重要模式。
印象中,中秋檔被津津樂道,與2015年在中秋兩天上映的《港囧》有關。兩天內,影片砍下了4.7億的票房,佔比總票房的77%。中秋檔作為國慶檔的前哨,開始發威。2016年,進入國慶檔易成炮灰的《七月與安生》,選擇在中秋檔上映,成了當年一匹不小的黑馬。
這兩部影片的成功,有著不一樣的意義。《港囧》的成功激發了市場對中秋檔的熱情,《七月與安生》則提供了找好小檔期,品相不錯的小體量電影能成為黑馬的可能。
(就目前看,中秋檔在今年小檔期中表現偏下)
慢慢地,這些小檔期也漸漸成了「半傳統」檔。許多為了躲避傳統大檔的影片紛紛衝擊小檔期,博一種可能性。怎奈折戟沉沙的多。重點在於影片的特質,要麼就如《港囧》這般有著極強的下沉能力,要麼就類似《七月與安生》那樣製作精良,易引發共鳴。不然,就如今年中秋檔這般蕭瑟。
特別是在當下,幾乎每一個周五都是一個潛在黑馬檔的情況下,更是難以去預判。比如在去年五月份五一檔之後,5月5日上檔的《摔跤吧!爸爸》狂砍了12.99億票房。而今年同樣是印度影片,《起跑線》和《小蘿莉的猴姆大叔》,一個選擇清明檔,一個選擇普通周五上線,均有2億多的票房表現,無法重現去年印度電影的風采。
而國產片《超時空同居》,選擇在5月18日上映,一個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檔期。依靠其前三天優異的票房表現,直到影片上映的第28天,仍有20.8%的排片佔比,最終攻下了8.99億的票房總額。這對於一部愛情片來講,實屬不易。更別提剛進入暑期檔不久,便所向披靡的《我不是葯神》。
這兩部影片的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黑馬的潛質、發酵的口碑,缺乏旗鼓相當的對手等等因素促成了一切的發生。
所以,一部影片能不能在一個檔期出挑,檔期、影片質量都很重要。可是不是一定行,這簡直是在靠天吃飯,沒人能作出上帝般的解答。
-END-
※網路電影競爭加劇,審核趨嚴,但這個公司卻以百分之百的命中率悶聲發大財!
TAG:導演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