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美媒稱台軍可靠250萬預備役和全面焦土戰挫敗解放軍「武統」

美媒稱台軍可靠250萬預備役和全面焦土戰挫敗解放軍「武統」

【文/觀察者網 於寶辰】據美國《外交政策》網站報道發表了其分析師坦納·格利爾的文章,介紹了一本叫做《中國入侵威脅:台灣軍事和美國在亞洲的戰略》(簡稱《中國入侵》)的著作。該著作認為即便美國不進行干預,中國軍隊進攻台灣也會失敗,因為台軍方面訓練有素,意志堅強,對全面戰爭的嚴酷性有更好的準備,可以動員250萬後備役,用路邊炸彈和化學武器將家鄉化為焦土而取勝。台灣人和西方國家有理由對台灣的自我防衛能力表示樂觀。

這本著作的作者是塔夫茨大學助理教授邁克爾·貝克利和2049項目研究所研究員伊恩·伊斯頓。後者曾在台灣師範大學和台灣政治大學學習,這一經歷或許可以解釋著作中想像的一些細節為何與台灣社交媒體上流傳的一些說法高度相似。

雖然一些研究認為,解放軍將用戰術導彈和空軍迅速癱瘓台軍的戰鬥力,繼而用一場大規模的兩棲登陸作戰橫掃台灣島。但貝克利在著作中卻對這種估計表示了懷疑。

根據他的研究,在1990年到1991年的海灣戰爭期間,美軍總共投放了88500噸彈藥,沒有能成功摧毀一個移動式「飛毛腿」發射架。而在北約轟炸南聯盟的78天中,塞爾維亞軍隊的22個移動式導彈營只有3個被摧毀。「沒有理由認為」中國空軍能比30年前的美軍和20年前的北約國家做得更好。因此台軍的自行火炮和機動式導彈發射車仍有很大的生存空間。

台軍「天弓3」機動式導彈發射車

不過,中國空軍的實力究竟如何,30年來對地攻擊武器在精確制導和反掩體上又取得了那些進步,似乎不在貝克利考慮的範圍之內。對於台灣的其他低機動性軍事設施和工業基礎設施是否會遭到類似伊拉克、南聯盟的下場,貝克利在著作中也未做研究。

另外,這本著作還指出,台灣海峽的氣候決定了攻台戰役只能在4月或者10月發起,因為其他時間的氣象條件不符合發動一場諾曼底之後最大規模兩棲登陸作戰的要求。

據作者研究稱台灣海峽每年11月到次年3月浪高涌大,對登陸艇和兩棲車輛航渡有很大影響;且有低雲,不利於空軍進行對地攻擊。5月和6月是梅雨季節,也不適合空軍出動,7月到9月是颱風季,不時伴有強對流天氣。

既然進攻的時機如此固定,而且大規模的作戰之前必定有長時間的準備,那麼攻台作戰也就毫無突然性可言。台軍大可以從容準備,將指揮和控制設施轉移到地下掩體中將艦隊出海,搜捕可疑人員和情報人員散布水雷,分散和偽裝部隊,進行經濟動員,尤其重要的是武裝250萬預備役人員。將如果解放軍錯過了一次攻台機會,那麼下一次進攻至少就得6個月以後到來了。

動員250萬預備役,台軍怕是只能恢復「抓壯丁」傳統了

不過,這位作者似乎只是通過簡單的月份氣象科普資料來下判斷的。實際上登陸行動並不會持續一整個月,哪怕是在颱風季也可以抓住幾天晴好天氣來完成作戰。以諾曼底登陸時的技術條件,對天氣的要求更加苛刻,為了確保登陸艇的安全登陸,海上風速不應該超過每小時13-18英里;為了增加攻擊戰艦火力的準確性,能見度不應該低於3英里:為了防止傘兵在降落過程中過於分散,陸地風時速要小於每小時20英里;在進攻的前幾天里,英吉利海峽不能有地面霧。

這樣的理想天氣在英吉利海峽的初夏只有60分之一的概率出現。當年又被稱為英吉利海峽有史以來天氣最惡劣的一年,但是盟軍氣象機構還是通過短時氣象預報在狂風暴雨中抓住了36小時的好天氣,成功發動了兩棲登陸。二戰時期的技術已經足夠進行這樣的短時氣象預報,解放軍沒理由做不到。

諾曼底登陸被稱為「抓住了當年天氣最好的一天」,這是通過上世紀水平的短時氣象預報做到的

當然,這部著作中尤其有趣的部分大概是對台灣戰役登陸過程的預想,這種預想以一個解放軍士兵的視角來展開,以便讓讀者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解放軍將如何回憶起被「國軍」壓倒的恐怖。

作者要求讀者設想一位解放軍戰士,是一個出身於貧困省份的鄉下青年,懵懂愚昧,腦子裡只有粗糙的灌輸教育,說台灣已經完全被大陸的力量壓垮了

2016年,河南山東等傳統兵員大省大學生率已達30%以上,2018年浙江大學生兵比例達到70%以上,北京則已達80%以上

然而,來自台灣的匯款因為戰爭而停止,數百萬大陸的台企僱員因此失業,包括他在上海打工的姐姐。大陸的鐵路交通系統和電力系統遭到台灣特工的破壞,瀕臨癱瘓。解放軍海軍陸戰隊第一旅的旅長被台灣特工暗殺。解放軍「無敵神話」的崩潰會讓士兵陷入恐懼。

一旅防空戰士報告稱發現天上有牛在飛(觀察者網記者拍攝)

在海峽航渡過程中,解放軍船團在台軍F-16發射的魚叉導彈和台軍潛艇發射的魚雷打擊下損失慘重,然後貿然闖進水雷區中撞得頭破血流,緊接著台軍會引爆埋藏在淺水區的石油管線,形成幾公里長的火障,由於台灣島上適合登陸的灘頭只有13個,設防非常容易。

接下來,這位士兵將面臨台軍和250萬動員後備役力量的頑強抵抗,台軍會將道路和橋樑全部破壞並布設地雷和障礙,化工廠的產品會被釋放出來形成毒氣雲,最終在250萬預備役大軍的反擊下全軍覆沒。

《外交政策》的分析員格利爾在介紹了《中國入侵》的觀點之後,有表達了自己關於西方和台灣悲觀論者的不滿,他表示,明明台軍有那麼多手段可以挫敗解放軍的進攻,但台灣的軍人和民眾卻對此沒有信心,而一門心思指望美日的介入。

格利爾強調,「失敗主義比解放軍的任何武器都有威脅」,最關鍵的戰場是台灣人自己的思想,他們應該明白,只要台灣能夠自由地購進武器,就足以憑自己阻擋解放軍的進攻。

可是台灣民眾似乎對格利爾的論調不很買賬,他們紛紛抱怨美國又在騙台灣買武器,慫恿台灣進行總動員,焦土作戰乃是「別人的孩子死不完」。

新聞評論社交媒體截圖

觀察者網軍事評論員表示,格利爾,貝克利和伊斯頓三位研究人員在軍事推演上犯下的錯誤實在令人捧腹。台軍的所有打擊手段都能奏效,而解放軍別說搜索潛艇,攔截導彈,甚至連登陸之前要掃除水雷都不懂。台軍現役部隊的訓練狀況已經「草莓」的一塌糊塗,更別說「250萬預備役大軍」能起什麼作用。

不過比起這些,格利爾對於台灣民眾「失敗主義」的理解就更是令人噴飯。解放軍戰士當然都是肉長的人心,台灣民眾也不是鐵石心腸,渲染台灣如何「全民動員」、「焦土抗敵」乃至於動用化學毒氣,並不會讓台灣民眾燃起勝利的信心,只會讓他們對攻台戰役更加恐懼,更加悲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軍工頻道 的精彩文章:

無人機不算啥,委內瑞拉70年前就有B-25刺殺
華為歐洲發布麒麟 為何展銳選擇印度發布晶元

TAG:觀察者網軍工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