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幽門螺桿菌攜帶者 都是移動的致癌物傳染源
比起一人一份的西餐,圍成一桌吃飯的中國人顯得更親近。但是,這份熱鬧的背後,卻藏著健康風險:共用筷子或相互夾菜,可能會傳染幽門螺桿菌(Hp)。
Hp可引起多種消化道癥狀,胃癌也跟它有關。怎麼和幽門螺桿菌斷絕關係。
半數國人感染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長」在胃黏膜上的螺旋形的細菌,最喜歡胃的幽門、胃竇部位。
全球約有44億幽門螺桿菌感染者。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為59%,也就是說,不到2個人中就有1人感染。
這種細菌主要通過「糞-口」傳播和「口-口」傳播兩種途徑傳染。
「糞-口」傳播不細說,總之每次上完廁所一定要好好洗手。
「口口相傳」,指的是唾液、飛沫傳播,在不分餐的中國,一起吃飯也會增加感染幾率。無論是共用筷子還是相互夾菜,都可能造成交叉感染。
咀嚼食物後餵養幼兒,或愛人之間接吻,也容易傳播Hp。
當然,一個人是否會感染幽門螺桿菌,也跟自身體質有關。比如每天一起生活的家人,可能有的感染了,有的卻沒事。
感染Hp,多數人沒有明顯的癥狀,少部分人會表現出較輕癥狀,如腹脹、上腹隱痛、噁心、口臭等,較嚴重的可能出現一些胃部炎症。
能引發多種胃病的致癌物
2012年,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機構將幽門螺桿菌列為一類致癌物,認為78%的胃癌可歸因於其造成的慢性感染。
除了胃癌,幽門螺桿菌還能引起多種胃病。
胃炎
幾乎所有Hp感染者都有胃炎,主要可分為非萎縮性胃炎、萎縮性胃炎、淋巴細胞性胃炎等。其中,1%會轉變為胃癌。
國際學術界公認胃炎癌變過程為:慢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癌變。
潰瘍
Hp感染者中,大約15%~20%會患上胃潰瘍、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等疾病。
腫瘤
約1%的Hp感染者會發生胃癌、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
消化不良
Hp感染者大約5%~10%會發生消化不良。
其他疾病
增生性胃息肉、胃黏膜肥大症等非常見胃病,以及缺鐵性貧血、血小板減少症、維生素B12缺乏症等胃外疾病。
是否感染幽門螺桿菌,可通過呼氣試驗來診斷。
要不要根治Hp,弄明白4個問題
雖然感染幽門螺桿菌後會引發胃炎,並且有癌變風險,但並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治療。下面這幾個問題幫你弄明白,你是否需要根治。
沒癥狀要治療嗎?
14歲以下兒童及70歲以上老人,若感染Hp但沒癥狀,通常不推薦治療,以免影響胃腸道微生物或增大胃食管反流風險。
但若檢查發現已有潰瘍或較嚴重胃部炎症,建議治療,並綜合考慮身體狀況。
治療能不能做到根除?
採用目前推薦的四聯方案,治療10~14天,Hp有效根除率可達到80%~90%。即便初次治療失敗,也可通過換藥進行補救,獲得根除機會。
會不會複發感染?
治療後有可能再次感染,但幾率不高。數據顯示,治療後每年約5%的患者再感染,隨著相隔時間的增長,再感染幾率也會有所提高。若複發感染,及時規範治療即可。
哪些人需要治療?
發現Hp呈陽性,且有消化性潰瘍,或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的人,強烈推薦治療。
而有慢性胃炎、有胃癌家族史、胃癌術後的人,一旦發現推薦治療。
預防幽門螺桿菌,從分餐開始
自己或家人中有人感染了Hp,最好在醫生指導下規範治療。同時用下面這些行動,保護好家人和朋友。
1.吃飯要分餐
分餐、用公勺、不相互夾菜,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交叉感染的風險。
外出就餐,盡量分餐,多用公筷,能保護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有條件的家庭,每人可以有自己專屬的筷子,減少感染風險。
如果家裡已有人感染Hp,須進行分餐,以防感染。
如果家裡有孩子,最好不要用嘴喂孩子。
2.學會洗筷子
幽門螺桿菌能附著在用過的碗筷上,特別是使用較久、已有溝壑劃痕的竹木筷子。
餐具使用後必須儘快清洗徹底,過一段時間,可用開水煮一煮筷子,能達到很好的殺菌效果。
清洗後,將筷子頭向上,放在筷子籠中,自然風乾,不要用抹布擦拭。
竹木筷使用半年或一年後最好更換。
3.吃得乾淨一點
盡量減少在外就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後洗手,蔬菜、瓜果要洗凈或削皮,不吃半生不熟的食物。
4.少吃刺激食物
不喝生冷水,不吃太燙的東西,特別是火鍋、燒烤,以及酒、咖啡及辛辣食物,它們會刺激胃黏膜,降低其抵抗力,從而為幽門螺桿菌的入侵創造條件。
飲食要營養豐富,食物軟爛易消化,少量多餐,細嚼慢咽,每天保持良好的心態、愉悅的心情等,可避免發生胃病。
溫馨提醒,幽門螺桿菌是胃癌的危險因素之一,即使根除了,也不代表以後一定不會得胃癌。想預防胃癌,一定要培養健康的飲食習慣,少吃腌制、熏制食物。
※常拉黑便可能胃癌作祟?細扒 胃癌早期癥狀
※對抗幽門螺桿菌「妙方」胃部健康它們來守護
TAG:胃癌學堂 |